甘露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甘露飲

【處方】 枇杷葉(刷去毛)、干熟地黃(去土)、天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瓤.麩炒)、山茵陳(去梗)、生乾地黃、麥門冬(去心.焙)、石斛(去蘆)、甘草(炙)、黃芩,各等分

炮製】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治丈夫、婦人、小兒胃中客熱牙宣口氣,齒齦腫爛,時出膿血,目瞼垂重,常欲合閉,或即飢煩,不欲飲食,及赤目腫痛,不任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之。又療脾胃受濕,瘀熱在里,或醉飽房勞濕熱相搏,致生疸病,身面皆黃,肢體微腫,胸滿氣短大便不調,小便黃澀,或時身熱,並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食後,臨臥。

小兒一服分兩服,仍量歲數,加減與之。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甘露飲

【別名】 甘露飲子(《閻氏小兒方論》)。

【處方】 枇杷葉(刷去毛)干熟地黃(去土)天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瓤,麩炒)山茵陳(去梗)生乾地黃 麥門冬(去心,焙)石斛(去蘆)甘草(炙)黃芩各等分

【製法】 上藥為末。

【功效與作用】 清熱養陰行氣利濕。治胃中客熱,牙宜口臭,齒齦腫爛,時出膿血;目瞼垂重,常欲合閉;或飢餓心煩,不欲飲食;目赤腫痛,不任涼藥;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瘡疹已發未發;脾胃受濕,瘀熱在里,或醉飽房勞,濕熱相搏,致生黃疽,身面皆黃,肢體微腫,胸悶氣短,大便不調,小便黃澀,或時身熱。現用於口腔炎咽炎齒齦腫痛慢性扁桃體炎陰虛而有濕熱者;亦用於眼科工業性眼灼傷角膜實質炎。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O毫升,去滓,食後臨臥時溫服。小兒一服分兩服。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

傷寒心要》:甘露飲

【處方】 茯苓 澤瀉 甘草 石膏 寒水石各60克 白朮 桂枝 豬苓各15克 滑石120克

【製法】 上藥研末。

【功效與作用】 治傷寒汗後,煩渴不止;伏暑大渴。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湯調或新汲水調服,薑湯尤妙。

【摘錄】 《傷寒心要》

醫學傳燈》卷下:甘露飲

【處方】 天冬麥冬生地熟地茵陳、枇杷葉、黃芩、苡仁、石斛、甘草、山梔(一方無茵陳、山梔,用枳殼)。

【功效與作用】 三消

【摘錄】 《醫學傳燈》卷下

傷寒大白》卷一:甘露飲

【處方】 知母、麥冬、連翹薄荷桔梗、黃芩、玄參、滑石、石膏、甘草。

【功效與作用】 三陽熱毒上沖之咽喉痛

【摘錄】 《傷寒大白》卷一

普濟方》卷二九九引《如宜方》:甘露飲

【處方】 枇杷葉、石斛、甘草(炙)、生地黃、黃芩、麥門冬(去心)各等分。

【功效與作用】 口舌生瘡,牙宣心熱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食後服

【摘錄】 《普濟方》卷二九九引《如宜方》

《得效》卷十一:甘露飲

【處方】 寒水石、石膏、鬱金、甘草、薄荷各等分。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潮熱乍來乍去,心煩面赤口乾如瘧狀。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後薄荷湯調下。

【摘錄】 《得效》卷十一

《普濟方》卷三九五:甘露飲

【處方】 石膏1兩,寒水石1兩,甘草3錢。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伏熱吐瀉,兼中暑昏迷,煩渴不止,心燥體熱,頭疼及傷風體熱,煩渴嗞煎

【用法用量】 3歲半錢,燈心湯調下,暑熱,冷水調下。

【注意】 立夏後、立秋前宜用,余月不可。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五

醫學摘粹》:甘露飲

【處方】 生地3錢,熟地3錢,天冬3錢,麥冬3錢,石斛3錢,甘草2錢,枳殼2錢,枇杷葉3錢。

【功效與作用】 口糜齦爛出血食亦,善食而瘦。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 《醫學摘粹》

痘科金鏡賦集解》卷六:甘露飲

【處方】 人蔘白茯苓、甘草、生地、麥冬、五味子、知母、花粉葛根

【功效與作用】 喉舌牙疳,痘後牙出血,口臭口爛。

【用法用量】

上焦火,加生汁,桔梗、山梔;中焦火,加石膏、黃連下焦火,加黃柏、熟地,去葛根。

【摘錄】 《痘科金鏡賦集解》卷六

《靈驗良方彙編》卷一:甘露飲

【處方】 枇杷葉(拭去毛)1錢,生地黃1錢,熟地1錢,天冬1錢,黃芩1錢,石斛1錢,山豆根1錢,犀角屑1錢,枳殼1錢,甘草5分。

【功效與作用】 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牙齦腫爛,時出膿血。

【用法用量】 水2鍾,煎7分,食後服。

【摘錄】 《靈驗良方彙編》卷一

瘍醫大全》卷十四:甘露飲

【處方】 犀角1錢,生甘草1錢,生地1錢,銀柴胡1錢,枳殼1錢,麥門冬1錢,知母1錢,枇杷葉1錢,黃芩1錢,釵石斛1錢,茵陳1錢。

【功效與作用】 繭唇

【用法用量】 用淡竹葉7片,燈心10很為引,水煎服。

【摘錄】 《瘍醫大全》卷十四

《玉鑰.續編》:甘露飲

【處方】 大熟地3錢,大生地2錢,玉竹3錢,大麥冬(去心)2錢,天門冬(去心)1錢,馬料豆2錢,炙甘草4分。

【功效與作用】 喉白咽干不潤,咳嗽,唇燥舌干。

【用法用量】 是方得人蔘更妙。

【摘錄】 《玉鑰.續編》

白喉全生集》:甘露飲

【處方】 生地黃4錢,熟地3分,麥冬(去心)3錢,僵蠶2錢(薑汁炒),銀花1錢5分,天冬1錢5分,石斛1錢,枳殼1錢,粉草1錢。

【功效與作用】 白喉虛熱症,白見於關內外,色稍不潤,喉內紅腫,下午痛甚,口乾不渴,舌苔雖黃而滑,小便略赤而長,飲食稍礙,心煩不眠。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白喉全生集》

醫方簡義》卷二:甘露飲

【處方】 大生地5錢,鮮生地6錢,天冬3錢,麥冬(去心)3錢,鮮石斛4錢,黃芩(炒)1錢,銀花3錢,川貝母1錢,生甘草5分,炙甘草5分。

【功效與作用】 存陰清邪,以復胃中津液。主溫熱病

【用法用量】 加竹茹1團,薑汁炒。

【摘錄】 《醫方簡義》卷二

《準繩.幼科》卷六:甘露飲

【處方】 麥門冬(去心)1兩,天門冬(去心)2兩,生地黃4分,熟地黃6分,石斛(去根)5分,枇杷葉5分,山茵陳6分,枳殼6分,黃芩6分,犀角屑6分,甘草1字。

【功效與作用】 小兒牙疳。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準繩.幼科》卷六

《醫統》卷九十一:甘露飲

【處方】 黃芩、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枇杷葉、茵陳、石斛、桔梗、甘草、枳殼各等分。

【功效與作用】 痘瘡,熱毒攻牙,口腫。

【用法用量】 水煎,食後服。

【注意】 不可吃熱物。

【摘錄】 《醫統》卷九十一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甘露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