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半夏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新法半夏湯

【處方】 陳皮(去白)、神僸(炒),各四兩。草果(煨.去皮)、半夏僸(炒),各二兩三錢。乾薑(炮)四兩,丁皮、木香白茯苓,各七錢半。甘草四錢半。

炮製】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脾胃不和,中氣滯,宿寒留飲,停積不消,心腹刺痛,脅肋膨脹嘔吐痰水,噫氣吞酸,中酒吐酒,逆噁心頭痛煩渴,倦怠嗜臥,不思飲食。

常服溫中破痰,開胃健脾,消酒進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鹽湯點服,不拘時候。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新法半夏湯

【處方】 縮砂仁、神僸(炒)、草果仁橘紅(淨洗.去白),各五兩;白豆蔻仁、丁香,各半兩;甘草(生炙)二兩,大半夏四兩(湯浸洗七次,每個切作二片,用白礬末一兩,沸湯浸一晝夜,漉出,別用湯洗去礬,俟干,一片切作兩片,再用生薑自然汁於銀盂中浸一晝夜,卻於湯中炖,令薑汁干盡,以慢火焙燥,為細末,再用生薑自然汁搜成餅子,日干或焙乾,炙黃勿令色焦)。

【炮製】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脾胃氣虛,痰飲不散,嘔逆酸水,腹肋脹痞,頭旋噁心,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先用生薑自然汁調成膏,入炒鹽少許,沸湯點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新法半夏湯

【處方】 青皮(去白)、乾薑(炮),各六兩;桔梗(炒)、陳皮(去白),各一兩;丁香皮四兩,甘草(炒)十二兩,半夏(湯洗.薑汁制)二兩半。

【炮製】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脾胃不和,中氣滯,宿寒留飲,停積不消,心腹刺痛,臟腑膨脹,嘔吐痰水,噫氣吞酸;或中酒吐酒,噦逆噁心,頭疼煩渴,倦怠嗜臥,不思飲食,並宜服之。

常服溫和三焦,開胃健脾,消宿酒,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入鹽一捻,沸湯點服,不拘時候。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新法半夏湯

【處方】 陳皮(去白)神曲(炒)各120克 草果(煨,去皮)半夏曲(炒)各69克 乾薑(炮)120克 丁皮 木香 白茯苓各22.5克 甘草13.5克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溫中破痰,開胃健脾。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滯,宿寒留飲,停積不消,心腹刺痛,脅肋膨脹,嘔吐痰水,噫氣吞酸;或飲酒過量,噦逆噁心,頭痛煩渴,倦怠嗜臥,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克,鹽湯點服,不拘時候。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新法半夏湯

【處方】 縮砂仁 神曲(炒)草果仁 橘紅(淨洗,去白)各150克 白豆蔻仁 丁香各15克 甘草(生、炙)60克 大半夏120克(湯浸洗七次,每個切作二片,用白礬末30克,沸湯浸一晝夜,漉出,別用湯洗去礬,俟干,一片切作二片,再用生薑自然汁於銀盂中浸一晝夜,卻於湯中炖,令薑汁干盡,以慢火焙燥,為細末,再用生薑自然汁搜成餅子,日干或焙乾,炙黃勿令色焦)。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健脾和胃,化痰行氣。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滯。痰飲不散,嘔逆酸水,腹脅脹痞,頭眩噁心,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克,先用生薑自然汁調成膏,入炒鹽少許,沸湯點服。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新法半夏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