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地黃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一:乾地黃散

【處方】 生乾地黃(焙)4兩,當歸(切,焙)1兩,桂(去粗皮)1兩,熟乾地黃(焙)1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室女月水不通,臍下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空心、臨臥溫酒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方出《千金》卷二十,名見《聖濟總錄》卷五十三:乾地黃散

【處方】 赤雄雞腸2具,雞肶胵2具,乾地黃3分,桑螵蛸4分,牡蠣4分,龍骨4分,黃連4分,白石脂5分,蓯蓉6分,赤石脂5分。

【製法】 上藥治下篩,納雞腸及肶胵中縫塞,蒸之令熟,晒乾,合搗為散。

【功效與作用】 膀胱寒小便數漏精稠厚如米白泔。

【用法用量】 以酒和方寸匕,日3服。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方中赤、白石脂固脫,龍骨、牡蠣、桑螵蛸澀精,地黃、蓯蓉滋髓,雞腸、肫利水消積,川連專治便如泔汁也。

【摘錄】 方出《千金》卷二十,名見《聖濟總錄》卷五十三

《聖惠》卷四十六:乾地黃散

【處方】 熟乾地黃1兩,白茯苓3分,芎藭1兩,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桂心3分,紫菀3分(去苗土),人蔘1兩(去蘆頭),大麻仁1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肺傷咳嗽唾膿血,腹中有氣,不欲飲食,惡風目暗,足脛酸寒。

【用法用量】 主治中「惡風」,原作「惡水」,據《普濟方》改。

【摘錄】 《聖惠》卷四十六

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四五:乾地黃散

【處方】 乾地黃2分,當歸2分,羌活2分,苦參2分。

【製法】 上藥治下篩。

【功效與作用】 折骨斷筋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蓋筋傷則風乘虛藉,骨傷則濕乘虛藉,風濕相搏,則為熱為腫,故以羌活祛風散熱,苦參逐濕除腫,地黃滋血和傷,當歸和血止痛也。

【摘錄】 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見《聖濟總錄》卷一四五

《聖惠》卷七十五:乾地黃散

【處方】 生乾地黃1兩,益母草1兩,當歸半兩(銼,微炒),黃耆半兩(銼),芎藭半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妊娠從高墜下,腹痛下血,煩悶。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五

《聖惠》卷七十六:乾地黃散

【處方】 熟乾地黃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麥門冬1兩(去心),黃芩1兩,五味子1兩,桑寄生1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預防小產。主妊娠曾傷五月胎。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大盞,加生薑8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每於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六

《聖惠》卷七十五:乾地黃散

【處方】 熟乾地黃1兩半,乾薑半兩(炮裂,銼),當歸1兩(銼,微炒),人蔘3分(去蘆頭),阿膠3分(搗碎,炒令黃燥),甘草1分(炙微赤,銼)。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妊娠胎動,心神煩悶,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時候,稍熱服

【摘錄】 《聖惠》卷七十五

《聖惠》卷三十六:乾地黃散

【處方】 熟乾地黃1兩,防風1兩(去蘆頭),桑耳3分(微炒),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黃連1分(去須),木通3分(銼),黃耆3分(銼),檳榔3分,茯神3分,甘草3分(炙微赤,銼)。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耳中蟬鳴。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薑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三十六

《聖惠》卷六十七:乾地黃散

【處方】 生乾地黃1兩,當歸1兩(銼,微炒),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川大黃半兩,續斷半兩,桂1兩,琥珀半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微炒)。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從高墜下,傷損疼痛。

【用法用量】 以溫酒調下1錢,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十七

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見《聖濟總錄》卷五十一:乾地黃散

【處方】 生乾地黃5斤,蓯蓉8兩,白朮8兩,巴戟天8兩,麥門冬8兩,茯苓8兩,甘草8兩,牛膝8兩,五味子8兩,杜仲8兩,車前子5兩,乾薑5兩。

【製法】 上藥治下篩。

【功效與作用】 腎氣虛寒,陰痿腰脊痛身重緩弱,言音混濁,陽氣頓絕。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食後酒送下,1日3次。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此以腎氣不能流布中外而腰痛身重,陰痿陽絕,故用地黃、牛膝、五味滋陰,蓯蓉、巴戟、杜仲助陽,乾薑、白朮、甘草固本,麥冬、茯苓、車前治標,滋培氣化以資通調之力。

【摘錄】 方出《千金》卷十九,名見《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聖惠》卷四十六:乾地黃散

【處方】 熟乾地黃1兩,茜根3分,白芍藥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柏葉3分,白茯苓3分,當歸半兩,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鹿角膠1分(搗碎,炒令黃燥),羚羊角屑半兩,子芩半兩,貝母半兩(煨微黃)。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久咳嗽,唾膿血,四肢瘦弱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地黃散」。

【摘錄】 《聖惠》卷四十六

《聖惠》卷二十六:乾地黃散

【別名】 地黃湯

【處方】 生乾地黃2兩,赤茯苓1兩,玄參1兩,石菖蒲1兩,人蔘1兩(去蘆頭),黃耆1兩(銼),遠志半兩(去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腎勞實熱,脹滿,四肢黑色,耳聾多夢見大水,腰脊離解。

【用法用量】 地黃湯(《普濟方》卷三十)。

【摘錄】 《聖惠》卷二十六

《聖濟總錄》卷一六一:乾地黃散

【處方】 生乾地黃(焙)、芎藭各等分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產後余血不盡,結塊上沖,心煩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以酒半盞,水半盞,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1日3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一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乾地黃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