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耳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桑耳 | 中藥圖典 |
桑耳 Sānɡ ěr |
|
---|---|
別名 | 桑菌、木麥、桑上寄生、桑檽、桑蛾、桑雞、桑上木耳 |
功效作用 | 治腸風,痔血,衄血,崩漏,帶下,婦人心腹痛。 |
英文名 | Jew's Ear on Mulberry tree |
始載於 | 《神農本草經》 |
毒性 | 有毒(一說無毒) |
歸經 | 脾經、肝經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 |
【桑耳的功效介紹】:
桑耳 (《本經》)
【異名】桑菌、木麥(《別錄》),桑上寄生(《證類本草》),桑檽(《唐本草》),桑蛾、桑雞(《廣菌譜》)。
【來源】為寄生於桑樹上的木耳。
【植物形態】
1.銀耳 子實體純白色,膠質,半透明,寬5-10cm,由多數寬而薄的瓣片組成,新鮮時軟,干後收縮。擔子近球形,縱分隔,(10-13)μm×(9-10)μm。孢子無色,光滑,近球形,(6-8.5)μm×(4-7)μm。
2.黃木耳 子實體腦狀或瘤狀,不規則皺卷,基部狹窄,從樹皮縫隙間生出,寬1-3cm,高0.5-2cm。鮮橙黃色、金黃色至橙紅色,膠質,干後縮小變為軟骨質,但基本保持原狀和原色。菌肉柔軟多汁,金黃色,半透明。子實層同色,厚100-150μm,成熟時表面出現霜狀的擔孢子或分生孢子。擔子球形,(16-25)μm×(14-20)μm。孢子球形至洋梨形,無色,直徑4-5μm。
3.木耳 子實體叢生,常覆瓦狀疊生。耳狀。葉狀或近林狀,邊緣波狀,薄,寬2-6cm,最大者可達12cm,厚2mm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基部固著於基質上。初期為柔軟的膠質,粘而富彈性,以後稍帶軟骨質,干後強烈收縮,變為黑色硬而脆的角質至近革質。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絨毛。絨毛基部褐色,向上漸尖,尖端幾無色,(115-135)μm×(5-6)μm。裡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脈狀皺紋,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鎖狀聯合的菌絲組成,粗約2-3.5μm。子實層生於裡面,由擔子、擔孢子及側絲組成。擔子長60-70μm,粗約6μm,橫隔明顯。孢子腎
形,無色,(9-15)μm×(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μm×(4-7)μm,無色,常生於子實層表面。
4.毛木耳 子實體初期杯狀,漸變為耳狀至葉狀,膠質、韌,干後軟骨質,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皺褶,直徑10-15cm,干後強烈收縮。不孕麵灰褐色至紅褐色,有絨毛,(500-600)μm×(4.5-6.5)μm,無色,僅基部帶褐色。子實層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並稍有皺紋,成熟時上面有白色粉狀物即孢子。孢子無色,腎形,(13-18)μm×(5-6)μm。
5.皺木耳 子實體群生,膠質,干後軟骨質。幼時杯狀,後期盤狀至葉狀,(2-7)cm ×(1-4)cm,厚5-10mm,邊緣平坦或波狀。子實層面凹陷,厚85-100μm,有明顯的皺褶並形成網格。不孕面乳黃色至紅褐色,平滑,疏生無色絨毛;絨毛(35-185)μm×(4.5-9)μm。孢子圓柱形,稍彎曲,無色,光滑,(10-13)μm×(5-5.5)μm。
【性味】甘,平。
①《別錄》:味甘,有毒。
②《藥性論》:平。
③孟詵:寒,無毒。
【功用主治-桑耳的功效】治腸風,痔血,衄血,崩漏,帶下,婦人心腹痛。
①《本經》: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積聚,陰痛,陰陽寒熱,無子。
其金色者治癖飲,積聚腹痛,金瘡。
③《藥性論》:能治風,破血,益力。
④《日華子本草》:止腸風瀉血,婦人心腹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
五升米下蒸過,和棗膏搗丸,麻子大。
每服一、二丸,取利止。
(《瀕湖集簡方》) ③治少小鼻衄,小勞輒出:桑耳熬焦搗末,每發時,以杏仁大塞鼻中。
(《肘後方》) ④治遺尿且澀:桑耳為末,每酒下方寸匕,日三服。
(《聖濟總錄》) ⑤治五痔:桑耳二兩。
搗細羅為散,每於食前,以粥飲調下二錢。
(《聖惠方》) ⑥治崩中、帶下:桑耳燒令黑,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
(《千金方》) ⑦治血崩:桑耳(煅存性,研細)。
每用桑耳灰二分,香附末三分,潑醋湯空心調服。
(《本草經疏》) ⑧治咽喉痹痛:五月收桑上木耳,白如魚鱗者,臨時搗碎,綿包彈子大,蜜湯浸含之。
(《便民圖纂》)
【名家論述】《本經逢原》:桑耳,善祛子臟中風熱,不但主漏下血病,並可以治寒熱積聚,積聚去,不難成孕。
《本經》專取黑者達腎,赤者走肝,補中寓瀉,瀉中寓補之機,具見言外矣。
其黃熟陳白者,止久泄,益氣。
金色者,治癖飲積聚,及腸風瀉血,衄血,五痔下血,血痹虛勞,咽喉痹痛,一切血症咸宜用之。
|
關於「桑耳」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