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茴香散

【處方】 京三棱(炮,切)蓬莪術(炮,切)金鈴子去核,麩炒赤)各30克 茴香(炒)青橘皮(去白)甘草(炙)各15克 木香 當歸(洗,焙)30克

【製法】 上藥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一切氣疾,臍腹滿膀胱疝氣小腸氣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2片,煎至100毫升,空腹溫服。如小腸撮痛,炒生薑,酒調下,如人行五七里,再服一服。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

《楊氏家藏方》卷十九:茴香散

【處方】 香附子(用去殼巴豆2~7粒,同炒焦,巴豆不用)茴香(炒)各30克

【製法】 上藥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小兒外腎腫大,脹悶作痛。

【用法用量】 幼兒每服1.5克,空腹時煎紫蘇葉湯調下,如是3歲以上服3克。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普濟方》卷三○一引《千金》:茴香散

【處方】 白蒺藜附子、茴香子等分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陰瘡,風冷所傷,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溫酒調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一引《千金》

《保命集》卷下:茴香散

【別名】 茴香湯

【處方】 茴香(炒)、苦楝(炒)。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腎消病,下焦初證,小便如膏油。

【用法用量】 茴香湯(《潔古家珍》)。

【摘錄】 《保命集》卷下

《普濟方》卷三九九引《全嬰方》:茴香散

【處方】 茴香(炒)、川楝子(去核)、牽牛、巴戟各等分。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疝氣攻,陰核腫大。

【用法用量】 3歲半錢,燈心湯調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九引《全嬰方》

幼幼新書》卷十引《形證論》:茴香散

【處方】 茴香(炒)半錢,芸苔子半錢,田螺殼2錢,甘草3寸(炙),川楝子1分(用肉)。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瘹氣。小兒生下5個月以上至7歲,有結癖在腹成塊,如梅核大,來去,或似卵大,常叫疼痛不住,在臍下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煎沉香湯調下;木香湯亦得。

【摘錄】 《幼幼新書》卷十引《形證論》

醫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茴香散

【處方】 茴香(炒)、木香、黑附子(炮)、金鈴子(去核,用皮)、蘿卜子(炒)、檳榔破故紙(炒)、白豆蔻(煨)各等分。

【功效與作用】 小兒盤腸氣痛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錢,水半盞,入鹽煎服。

【摘錄】 《醫方大成》卷十引《幼幼方》

《本事》卷三:茴香散

【處方】 茴香(炒)1兩,蓬莪術1兩,京三棱1兩(2味炮熟,銼),金鈴子肉1兩,甘草半兩(炙)。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膀胱氣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熱酒調下。每發痛甚連日,只2-3服立定。

【各家論述】 《本事方釋義》:茴香氣味辛溫,入足厥明;金鈴子肉氣味苦微寒,入手、足厥陰;蓬莪術氣味苦辛溫,入足厥陰;京三棱氣味苦平,入足厥陰;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能緩諸藥之性;熱酒調送,欲藥性之入厥陰也。此治膀胱氣痛不可忍者。剛劑屢投而效,故治以攻堅破積之藥,雖有緩中之品,而苦辛泄肝之藥居多,氣既得泄,病自緩矣。

【摘錄】 《本事》卷三

《聖惠》卷七:茴香散

【別名】 茴香子散

【處方】 茴香子1兩,苦楝子1兩(炒微黃),木香半兩,檳榔1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盲腸氣,小腹連陰疼痛。

【用法用量】 茴香子散(《普濟方》卷二五○)。

【摘錄】 《聖惠》卷七

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茴香散

【處方】 舶上茴香1兩(炒),金毛狗脊1兩(颳去皮毛),黑牽牛2兩(微炒)。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膀胱氣腫硬,上下不定,腰膝氣滯疼痛,行履艱難。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入膩粉少許拌勻,以豬腎炒,臨臥鹽酒調下;鹽湯亦得。

【摘錄】 《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醫方類聚》卷一三三引《神巧萬全方》:茴香散

【處方】 茴香1兩,紫蘇1兩,檳榔1兩,木通2分,巴戟(去心)2分,人蔘2分,赤茯苓2分,當歸半兩,桃仁(去皮,麩炒黃)半兩。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氣淋,小腸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三三引《神巧萬全方》

《直指小兒》卷二:茴香散

【處方】 芸苔子(炒)1分,蓬莪術1分,茴香(炒)1分,青皮1分,甘草1分,辣桂半分,木香半分。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臍下氣塊瘹痛。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鹽湯調下。

【摘錄】 《直指小兒》卷二

《朱氏集驗方》卷十一:茴香散

【處方】 京三棱(炮)、茴香(炒)、甘草、沒藥各等分。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吊疝,大人膀胱疝氣痛。

【用法用量】 煎吊藤湯調下;蔥湯亦可。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十一

顱囟經》卷下:茴香散

【處方】 茴香、冬青膽(陰乾)、生甘草各等分。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孩兒赤眼,並治胎熱及疳障多淚。

【用法用量】 每洗眼時,取藥1分,水1盞,煎10沸後,溫洗之。

【摘錄】 《顱囟經》卷下

脈因證治》卷下:茴香散

【處方】 茴香、苦楝(炒)、五味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腎消,小便如油。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酒送下。

【摘錄】 《脈因證治》卷下

《醫方類聚》卷九十引《經驗良方》:茴香散

【處方】 茴香1兩,川楝肉(炒)半兩,破故紙(炒)半兩,香附子半兩,猴楂子半兩(去核)。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男子小腸氣,女子盤腸氣,寒濕氣入少腹疼痛,或外腎腫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空心溫酒、鹽湯任下,日3次。初生小兒女皆可服。如藥冷,將盞盛藥,於熱湯內坐熱,塗母乳與吃。

【摘錄】 《醫方類聚》卷九十引《經驗良方》

《醫方類聚》卷七十三引《經驗秘方》:茴香散

【處方】 廣木香1兩,1兩,八角茴香半兩,乳香半兩,人蔘半兩,川楝子2兩半(去皮子),甘草1兩半,知母1兩半,小茴香1兩半,貝母1兩半,沉香2錢,安息香2錢半。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牙痛

【用法用量】 好酒和聚,陰乾為末。每服3錢,空心酒下。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七十三引《經驗秘方》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茴香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