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半夏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金匱要略》卷中:甘遂半夏湯

【處方】 甘遂3克 半夏9克(以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芍藥15克 甘草6克(炙)

【功效與作用】 治留飲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後雖自覺輕快,但心下仍然堅滿者。

【用法用量】 上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以蜜100毫升和藥汁,煎取200毫升,頓服之。

【摘錄】 《金匱要略》卷中

金匱》卷中:甘遂半夏湯

【處方】 甘遂(大者)3枚,半夏12枚(以水1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藥5枚,甘草如指大1枚(炙)。

【藥理作用】 利尿作用《經方研究》:李春響等實驗報告,用本方100%水提取液進行家兔利尿作用的實驗,每公斤體重給藥1毫升,藥後30分鐘時5分鐘內尿液,與藥前5分鐘內的尿液比較無明顯增加,但1小時後5分鐘內尿量與藥前5分鐘內尿量比較,有顯著增加。

【功效與作用】 浚痰逐飲。主痰飲,病者脈伏,其人慾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飲家心下滿痛,欲嘔吐,或胸腹攣痛者。

【用法用量】 以水2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8合,頓服之。

【各家論述】 1.《金匱要略直解》:留者行之,用甘遂以決水飲結者散之,用半夏以散痰飲。甘遂之性直達,恐其過於行水,緩以甘草、白蜜之甘,收以芍藥之酸,雖甘草、甘遂相反,而實有以相使,此酸收甘緩,約之之法也。《靈樞經》曰:約方猶約囊,其斯之謂歟!2.《古方選注》:甘遂反甘草。反者,此欲下而彼欲上也。乃以白芍約之,白蜜潤之,則雖反而甘遂仍得下滲。《靈樞》有言:約方約囊是也。甘遂、半夏逐留飲??漫於腸胃之間,雖利而續堅滿,苟非以甘草、白蜜與甘遂大相反者激而行之,焉能去其留著之根。相反為方,全賴芍藥酸可勝甘,約以監反,庶不溷亂中焦而為害。

3.《金匱要略心典》:脈伏者,有留飲也。其人慾自利,利反快者,所留之飲從利而減也。雖利,心下堅滿者,未盡之飲,復注心下也。然雖未盡而有欲去之熱,故以甘遂、半夏因其勢而導之。甘草與甘遂相反,而同用之者,蓋欲其一戰而留飲盡去,因相激而相成也。芍藥、白蜜,不特安中,抑緩藥毒耳。

【臨床應用】 1.留飲:吳孚先治西商王某,氣體甚厚,病留飲,得利反快,心下積堅滿,鼻色鮮明,脈沉。此留飲欲去而不能盡去也,用甘遂、半夏、白芍,加白蜜5匙頓服,前症悉痊。或問:甘遂與甘草其性相反,用之無害而反奏效,何也?曰:正取其性之相反,使自相攻擊,以成疏瀹決排之功。

2.肺心病腹水:徐某某,女,46歲。患肺原性心臟病伴腹水已年余。用強心利尿劑後,病反加劇。症見胸滿腹脹,四肢水腫,喉間痰鳴,心悸而煩不得臥氣短欲絕,面色晦暗,唇周發紺,二便不通,不食不飢,口不渴,舌胖淡,苔潤脈弦結代。證屬脾腎兩虛,痰飲內阻,元氣欲脫。擬甘遂半夏湯化裁:人蔘15g,甘草3g煎湯,送服甘遂蜜丸(即本方)3g。服後4小時下大便3次,先下黑粒狀,繼下漿糊樣便,小便亦通,胸滿肢腫,痰鳴等症均已見輕,呼吸好轉,顏面轉微白,唇周淡紅,胃納好轉。翌日,投木香12g,人蔘15g,甘草3g煎湯吞服甘遂蜜丸3g。服後2便暢通,繼以8味丸固本,經治月余,諸症消失,至今6年,未複發。

3.腹壁脂肪增多症:蔣某某,女,32歲。患者腹部逐漸增大已4月,經中西藥治療無效而轉外地某醫院。診時見:腹部膨隆,大如妊娠8個月,按之鬆軟如棉絮,自覺脹悶不舒,沉重乏力,神疲嗜睡,納減便溏經閉3月,白帶量多,質清稀而有腥味,小便清長舌淡苔白膩,脈沉滑。證屬脾虛失運,痰濕內停。治以健脾滌痰,方用甘遂半夏東加減。甘遂9g,半夏9g,白芍9g,炙甘草9g,白朮12g,茯苓18g。3劑。藥後腹脹大為減輕,精神轉佳,食納增加,白帶減少,惟大便瀉反劇,瀉下之物粘膩如魚凍,余無不適。原方繼進3劑,腹脹大已減3分,余症俱覺好轉,大便仍間有粘膩物,脈沉滑,原方再進3劑。2年後,患者至某醫院分娩遇見,謂藥後健如常人,腹大全消,帶止經行,爾後懷孕

【摘錄】 《金匱》卷中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甘遂半夏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