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飲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九:防己飲

【別名】 防己散

【處方】 防己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桑根白皮1兩,羌活(去蘆頭)1兩,蒼朮(米泔浸1宿,切,焙)1兩半,郁李仁(去皮)1兩半。

【製法】 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風水,面腫骨痛惡風咳喘

【用法用量】 防己散(《普濟方》卷一九二)。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九

《聖濟總錄》卷二十:防己飲

【處方】 防己3兩,桑根白皮(銼)3兩,桂(去粗皮)3兩,麻黃(去根節)3兩,白茯苓(去黑皮)4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風寒濕痹,四肢攣急,或身體浮腫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

《顧松園醫鏡》卷十五:防己飲

【處方】 漢防己1錢許,黃柏2錢,忍冬花(鮮藤數兩,煎湯代水更效)5錢,川萆薢5錢,木瓜3錢,白茯苓3錢,澤瀉1錢許,木通1錢許,石斛5錢,米仁5錢。

【功效與作用】 腳氣濕熱在足。

【用法用量】

紅腫,加犀角,沖心煩悶亦用,再加檳榔羚羊角;如喘嘔,加麥冬枇杷葉;如頭痛,加甘菊

【各家論述】 漢防己通下焦濕熱,壅遏腳氣,非此不除,黃柏治下焦濕熱腫痛,忍冬花療腳氣筋骨引痛,川萆薢祛濁分清,木瓜祛濕舒筋,白茯苓、澤瀉、木通利水除濕,石斛、米仁益脾除濕。此清熱除濕利水之劑,腳氣皆由濕熱,通宜以此方為主,隨兼症而擴充,以加減之則善。

【摘錄】 《顧松園醫鏡》卷十五

仙拈集》卷二引鄭總戎方:防己飲

【處方】 漢防己5錢,當歸4錢,蒼朮3錢,黃柏3錢,茵陳3錢,澤瀉3錢,牛膝3錢。

【功效與作用】 腿膝流火

【用法用量】 用生薑5片,黃酒1大碗,水2大碗,煎服。

【摘錄】 《仙拈集》卷二引鄭總戎方

丹溪心法》卷三:防己飲

【處方】 白朮、木通、防己、檳榔、川芎甘草梢、犀角、蒼朮(鹽炒)、黃柏(酒炒)、生地黃(酒炒)。

【功效與作用】 濕熱腳氣足脛腫痛,憎寒壯熱

【用法用量】 《醫學正傳》:有黃連。用量及用法:黃柏、蒼朮、白朮、防己各7分,生地黃、檳榔、川芎各5分,犀角屑、甘草節、木通、黃連各3分。上細切,作1服,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

大便實,加桃仁小便澀,加杜牛膝;有熱,加黃芩、黃連;大熱及時令熱,加石膏;有痰,加竹瀝薑汁

【各家論述】 1.《醫方考》:是方也,木通、防己、檳榔,通劑也,可以去塞;犀角、黃柏、生地黃、甘草梢,寒劑也,可以去熱;蒼、白二術,燥劑也,可以去濕。然川芎能散血中之氣,犀角能利氣中之血,先痛而後腫者,氣傷血也,重用川芎;先腫而後痛者,血傷氣也,重用犀角。

2.《醫方集解》:此足太陽藥也。防己行水療風,瀉下焦之濕熱;檳榔攻堅利水,墜諸藥使下行;木通降心火,由小便出;草梢泄脾火,徑達腎莖;黃柏、生地滋腎陰,而涼血解熱;蒼、白二術燥脾濕,而運動中樞;腫由血郁,川芎行血中之氣;痛由肝實,犀角涼心而清肝。合之以清熱利濕消腫止痛也。

3.《退思集類方歌注》:防己、蒼朮、白朮、川芎行血燥濕,生地、黃柏、草梢、犀角涼血清熱,木通通關節、利濕熱,檳榔下行疾速,墜諸藥入下焦,消腫痛也。腳氣無不由濕熱而成,其證憎寒發熱,狀類傷寒,但足脛腫痛為異耳。

【摘錄】 《丹溪心法》卷三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防己飲」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