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集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方集解》,醫方著作。三卷。清.汪昂撰。刊於1682年。本書選錄古今醫籍中常用方劑約六、七百首(分正方及附方)。按不同作用的方藥性質分為補養、發喪、涌吐攻里表裡、和解、理氣理血祛風、祛寒、清暑、利濕潤燥瀉火、除痰、消導收澀、殺蟲、明目、癰瘍、經產等21類方劑。除列述每個劑的方名、主治及處方外,並引錄歷代名醫各家學說,闡明方義。由於選方切於實用,流傳很廣。現有康熙年間初刻本、清刻本、多種近代刊本,1949年後有排印本。

醫方集解》醫方著作,本書為清代醫家汪昂所著,共三卷。書中搜集切合實用方劑 800餘首,分列21門。每方論述包括適應症、藥物組成、方義、服法及加減等。該書內容豐富,釋義說明、流傳甚廣,是一部非常有影響的方劑專著。

《清史稿》 卷一百 志一百 作《醫方集解》二十三卷,《湯頭歌括》一卷。(汪昂撰)

清代著名醫家汪昂於1628年刊行《醫方集解》、《勿藥元詮》。1689年刊行《素問靈樞纂約注》。1694年刊行《湯頭歌訣》、

《本草備要》。探究其在中醫學中的貢獻,評價其在醫學中的地位,對啟發後代的治學及發揚繼承中醫學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辭海》評價汪昂的醫著為「頗切實用,流傳甚廣,對普及醫學有所貢獻。」

在汪氏諸多著作中,《醫方集解》是《素問*靈樞類纂約注》、《本草備要》醫學研究的升華與發揮演繹。更輔以《湯頭歌訣》一書,對後世醫學的普及提高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勛。

汪氏的《醫方集解》摒除糟粕,以《內經》理論學說為指導,以仲景學說為基礎,裒合數十醫家碩論名言,對所採集方劑予以詮釋,集理法方藥四字,通貫全書。如大青龍湯,首列主症,然後討論病機,先引成無己之說「傷寒見風脈也。」汪氏認為「成注非也,此湯必脈浮緊浮數,煩躁無汗,方可服之。」

江氏原本一介儒生,但憑著其對醫藥的愛好,悉心研究,在方劑學上的成就對後世影響很大。

由於該書頗具實用價值,因此刊行後受廣大醫者的歡迎。費伯雄在《醫方論》中介紹:「當時之醫,每以《醫方集解》一書奉為枕秘。」公元1761年吳儀洛以《醫方考》和《醫方集解》為藍本,綜合兩書,撰《成方切用》。公元1865年費伯雄鑒於《醫方集解》的廣為流行,選取《醫方集解》355方,對各方逐一分析評論,撰《醫方論》。1904年南京名醫張秉成稟承汪氏思路,仿《醫方集解》體裁,撰著《成方便讀》。

汪氏又在《醫方集解》采輯方劑的基礎上撰《湯頭歌訣》,以七言歌訣形式便於學者誦讀和記憶,為初學者的入門良好讀物,作為階梯,擴大了《醫方集解》在醫學界的影響。今人嚴倉山在《湯頭歌訣》基礎上加以增輯,書名易為《湯頭歌訣正續集》更是廣泛流傳民間。

汪氏雖則是著名醫家,畢竟不是臨床家,因此不能無承訛襲衍之說,且由於時代局限,一些溫病時方、名方未能收集,是其缺陷。

自序 孔子曰。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夫仁為心性之學。尚不可以無方。況於百家眾藝。可以無方而能善此乎。諸藝之中。醫為尤重。其為生人之司令。而聖人之所必慎者也。竊嘗思之。凡病必有證。證者證也。有斯病必形斯侯者也。證必有脈。脈者臟腑經絡寒熱虛實所由分也。有與證相符者。有與證不相符者。必參驗確而後可施治者也。察脈辨證。而方立焉。方者一定不可易之名。有是病者必主是藥。非可移游彼此用之為嘗試者也。方之祖始於仲景。後人觸類擴而充之。不可計殫。然皆不能越仲景之範圍。蓋前人作法。後人因焉。創始者難為力。後起者易為功。取古人已驗之成規。而斟酌用之。為效旣易乎。然而執方醫病。而病不能瘳。甚或反以殺人者。又何以說焉。則以脈候未辨。藥性未明。惑於似而反失其真。知有方而不知方之解故也。方之有解。始於陳無擇。無擇慨仲景之書。後人罕識。爰取傷寒論而訓詁之。詮釋方。使觀者有所循入。誠哉仲景之功臣。而後覺之先導矣。厥後名賢輩出。謂當踵事增華。析微闡奧。使古方時方大明於世。寧不愉快。夫何著方者日益多。注方者不再見。豈金針不度歟。抑工於醫者未必工於文詞。不能達意。遂置而不講歟。迄明始有吳鶴皋集醫方考。文義清疏。同人膾炙。是以梨棗再易。豈為空谷足音。故見之而易喜歟。然吳氏但一家之言。其於致遠鉤深。或未撤盡。玆特博採廣搜。羅群書。經窮奧蘊。或同或異各存所見。以備參稽。使探寶者不止一藏。嘗鼎者不僅一臠。庶幾病者觀之得以印證。用者據之不致徑庭。寧非衛生之一助歟。或曰善師者不陳。得魚者忘筌。運用之妙。在於一心。何以方為。余曰。般捶不棄規矩。師曠不廢六律。夫易之為書。變動不居。然亦有變易不易二義。故曰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夫卦誠方矣。豈方智之中。遂無圓神之妙也哉。吾願讀吾書者。取是方而圓用之。斯真為得方之解也已。 康熙壬戌歲陽月休寧訒庵汪昂於延禧堂  

參看

關於「醫方集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