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龍湯
A+醫學百科 >> 大青龍湯 |
大青龍湯出自張仲景《傷寒論》,由麻黃、桂枝、甘草、杏仁、生石膏、生薑、大棗7味藥組成,具有發汗解表、兼清鬱熱的功效。
目錄 |
簡介
【來源】《傷寒論》
【組成】麻黃去節六兩(12克), 桂枝二兩(6克) ,甘草炙二兩(6克) ,杏仁去皮、尖四十粒(6克) ,生薑切
三兩(9克),大棗擘二十枚(10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20克)
【用法】上七味,以水九升(900毫升),先煮麻黃,減二升(200毫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300毫升),去滓,溫服一升(100毫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惡風煩躁,不得眠。
註:關於「溫粉」,《傷寒論》中未註明系何方、何藥組成,後世所載也不盡相同。《傷寒論講義》(統編教材5版)錄有三種:1、葛洪《肘後備急方》姚大夫辟溫病粉身方為「芎藭、白芷、藁本三物各等分」;2、孫思邈「備急千金方」為「鍛牡蠣、生黃芪各三錢,粳米粉一兩,共研細末,和勻,以稀疏絹包,緩緩撲於肌膚」;3、《孝慈備覽》撲身止汗法:麩皮糯米粉二合,牡蠣、龍骨各二兩,共為極細末,以疏絹包裹,周身撲之,其汗自止。
【功用】發汗解表,清熱除煩。
【主治】外感風寒,兼有里熱,惡寒發熱,身疼痛,無汗煩躁,脈浮緊3亦治溢飲,見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得名由來
青龍是傳說中的四象之一(另外三個是白虎、朱雀、玄武),是代表東方的神獸,東方屬木,色青,故曰青龍。龍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長,有麟,有頭角,有腿腳,能行走,能飛騰,能翻江倒海,能行雲降雨。言青龍者,必然與水有關係,大青龍湯能發汗解表,與「水」相關,得名也由此而來。
主治
歸經
足太陽藥
方義
(1)成氏曰:「桂枝主中風,麻黃主傷寒。今風寒兩傷,欲以桂枝解肌驅風,而不能巳其寒;欲以麻黃髮汗散寒,而不能去其風,仲景所以處青龍而兩解也。」
(2)麻黃甘溫,桂枝辛熱。寒傷營,以甘緩之;風傷,以辛散之。故以麻黃為君,桂枝為臣。甘草甘平,杏仁甘苦,佐麻黃以發表。大棗甘溫,生薑辛溫,佐桂枝以解肌。
(3)營衛陰陽俱傷,則非輕劑所能獨解,必須重輕之劑同散之,乃得陰陽之邪俱已,營俱和。石膏辛甘微寒,質重而又專達肌表為使也。
煎服法
先煮麻黃去沫,內諸藥,煎一服,汗者止後服。
藥學明細
大青龍湯
【來源】《傷寒論》。
【組成】麻黃12克(去節) 桂枝4克(去皮) 甘草5克(炙) 杏仁6克(去皮、尖) 生薑9克(切)大棗10枚(擘) 石膏20克{碎)
【用法】上七味,用水900毫升,先煮麻黃,減200毫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00毫升,去滓,溫服100毫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復服,汗多亡陽,惡風煩躁,不得眠。
【功用】發汗解表,清熱除煩。
【主治】外感風寒,兼有里熱,惡寒發熱,身疼痛,無汗煩躁,脈浮緊3亦治溢飲,見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方論
風寒束表,衛陽被遏則惡寒發熱;腠理閉塞則無汗;寒客經絡則頭身疼痛;熱傷津則口渴;熱擾胸中則煩,煩甚則燥。治當發汗解表,兼清里熱。
方中用麻黃、桂枝、生薑辛溫發汗以散風寒,能使內熱隨汗而泄。甘草、生薑、大棗甘溫補脾胃、益陰血,以補熱傷之津;無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里熱,與麻黃配伍能透達鬱熱。杏仁配麻黃,一收一散,宣降肺氣利於達邪外出。諸藥配伍,一是寒熱並用,表裡同治,側重於「於在表者,汗而發之」;二是發中寓補,汗出有源,祛邪而不傷正。
臨床應用
以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煩躁,口渴,脈浮緊為辨證要點。
1、內科:(1)流感:里熱明顯者,增加石膏用量,配以天花粉。
(3)急性腎炎:咽喉痛甚者加銀花、連翹、牛蒡子;浮腫者者加茯苓、澤瀉、蘇葉;
2、外科:隱疹:熱甚者加大青葉、蟬蛻;氣血虛甚者加黃芪、白朮、生地、何首烏;淤甚者加當歸、丹參。
3、兒科:小兒夏季外感高熱:咽紅、扁桃體大加銀花、蒲公英、牛蒡子;煩躁不安加鉤藤、蟬蛻。
注意事項
◆本方發汗作用強烈。體質較好者,用之無妨;體質較弱者,應當慎用;若脈搏微弱,出汗容易受涼者,絕對不可使用。臨床應用中,患者一出汗即停藥,不可過量服用,否則,會因出汗過多而傷身。
◆現代醫家認為,麻黃的有效成分麻黃鹼,有興奮中樞神經和心臟的作用。用藥過量時易引起精神興奮、失眠、不安、神經過敏、震顫等症状;有嚴重器質性心臟病或接受洋地黃治療的患者,可引起心律紊亂。
◆麻黃是大青龍湯的主要藥物,過量服用會出現多種不良反應,特此提醒患者必須在醫師指導下應用。
大青龍湯解表清里,其發汗力量比麻黃湯更強,現代臨床多用大青龍湯治療毛孔閉塞、不出汗且身體內熱患者。主治呼吸系統疾患,如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亦用於治療鼻出血、汗腺閉塞征、風濕性關節炎者。
◆支氣管哮喘。表現為咳喘氣促,痰黃黏稠,渴喜冷飲,面赤發熱,無汗煩躁,舌紅苔黃。證屬寒邪外束,內熱壅肺。治療應以宣肺清熱,止咳平喘為主。
處方:麻黃、杏仁、甘草、桂枝、生薑各10克,石膏60克,桔梗15克,大棗7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
功效:5劑後,汗出煩解,咳喘減輕;繼服10劑,症状即可消除。
◆汗腺閉塞症。表現為夏季大汗出時用冷水沖浴,此後再未出汗,在盛夏或劇烈運動後仍無汗出,伴心中煩躁,頭昏身熱,汗孔突起,舌質紅,苔薄黃。
處方:麻黃、杏仁、桂枝、生薑各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30分鐘),党參20克,甘草10克,大棗4枚。
用法:水煎20分鐘後取汁分2次服。
功效:若服1次後便出汗,可不必再服,避免風寒;若服藥1次,未出汗,可感覺身熱灼手,心煩意亂,過3小時可再服余藥,服後20分鐘開始汗出,逐漸增多。1個月後,出汗逐漸正常,病告痊癒。
◆鼻出血。表現為發熱惡寒,頭身痛,煩躁時甚,繼後鼻出血,初時點滴,斷斷續續,而後長淌不止,舌尖紅,苔白厚膩中微黃。治療應以發汗解表、清熱止血為主。
處方:淨麻黃(先下)、薏苡仁各12克,桂枝、炙甘草各4克,杏仁10克,石膏40克(先下),大棗8克,生薑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劑。
關於「大青龍湯」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