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觀音散

【處方】 人蔘一兩,茯苓一錢半,神曲(炒)二錢,石蓮肉(炒.去心)一分,綿白芷木香(炮)、白扁豆(去皮.炙焦黃.去火毒)、甘草(炙),各一錢。

炮製】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小兒外感風泠,內傷脾胃,嘔逆吐瀉,不進乳食,久則漸漸羸弱。

大抵脾虛則瀉,胃虛則吐,脾胃俱虛,吐瀉不已。此藥大能溫養脾胃,進美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錢,水一小盞,棗一枚,藿香三葉,煎四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洪氏集驗方》卷五:觀音散

【處方】 白朮1分,人蔘1分,甘草1分(炙),干葛(出粉)1分,藿香葉1分,白扁豆3錢(炒),茯苓3錢,罌粟子3錢(炒),綿黃耆1分(炙),木香1分。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理脾胃。主小兒脾胃不利,氣弱昏倦多困,不思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用生薑、棗子、紫蘇煎湯調下,不拘時候,每日3次。

【摘錄】 《集驗方">洪氏集驗方》卷五

楊氏家藏方》卷十八:觀音散

【處方】 人蔘半兩(去蘆頭),白朮半兩,冬瓜子半兩,天南星1兩(炮裂,入地坑內去火毒用)。

【功效與作用】 小兒脾胃氣弱,嘔吐下利,昏困不省。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淡漿水7分,白扁豆5粒捶碎,同煎至3分,去滓,乳食前溫服。

【摘錄】 《楊氏家藏方》卷十八

普濟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觀音散

【處方】 木香1塊(方1寸),黃連半兩。

【製法】 上藥用水半升同煎干,去黃連,只薄切木香,焙乾為末,分服。

【功效與作用】 大人、小兒痢。

【用法用量】 第1服橘皮湯下,第2服陳米飲下,第3服甘草湯下。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一○引《十便良方》

產寶諸方》:觀音散

【處方】 辰砂(成塊者)、乳香、人蔘、滑石(研)。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難產

【用法用量】 臨產每服4錢,雞子清1個,生薑汁半合,無灰酒1盞,同調熱下。

【摘錄】 《產寶諸方》

《普濟方》卷三九五:觀音散

【處方】 扁豆(炒)、白朮(煨)、茯苓、人蔘(炙)、神曲(炒)、麥芽(炒)、香附子等分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腸虛而胃氣上逆,以致吐利

【用法用量】 空心米飲調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五

《幼科發揮》卷二:觀音散

【處方】 全蠍(去毒,炒)10個,天麻2錢5分(煨),防風2錢5分,白芷2錢5分,黃耆2錢5分,甘草2錢5分,白茯苓2錢5分,人蔘2錢,扁豆(薑汁炒)1錢5分。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慢驚風

【用法用量】 棗湯調下。

【摘錄】 《幼科發揮》卷二

《普濟方》卷三九四:觀音散

【處方】 人蔘、白朮、白茯苓、陳皮、扁豆、蓮肉、藿葉、薏苡仁丁香、甘草各等分。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身冷吐乳。

【用法用量】 每服1錢,木瓜鹽湯調下。

慢驚、陰癇,加全蠍。

【摘錄】 《普濟方》卷三九四

《得效》卷十一:觀音散

【處方】 人蔘2錢半,白朮2錢半(紙裹,煨),扁豆(炒)2錢半,白茯苓半兩,冬瓜子仁半兩,酸棗仁半兩(去皮,蚌粉炒),甘草(炙)半兩,藿香2錢半,枳殼(去瓤)2錢半,紫蘇葉少許,木香半兩(不見火),石蓮肉半兩(去心),嫩黃耆半兩。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小兒慢驚;或胃氣不和,脾困,下瀉過多,不思飲食,乳食不化,精神昏慢,四肢困冷。

【用法用量】 每服1錢,烏梅湯、冬瓜子仁湯或陳米湯調皆可。

【摘錄】 《得效》卷十一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觀音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