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虛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醫略六書》卷三十:補虛湯

【處方】 人蔘1錢半,黃耆3錢(蜜炙),白朮1錢半(制),當歸3錢,川芎1錢,茯神1錢半(去木),炙草8分,生薑3片,大棗3枚。

【功效與作用】 產後虛羸寒熱脈軟弦澀。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產後氣虛邪伏,營氣不振,故虛羸睏乏,寒熱不止。人蔘扶元補氣以御邪,白朮健脾生血以壯氣,黃耆補氣益衛,當歸養血益營,茯神安神定志,川芎活血行氣,炙草以緩中益胃,姜、棗以調和營衛。水煎溫服,使元氣內充,則虛邪外散而營衛調和。

【摘錄】 《醫略六書》卷三十

濟陰綱目》卷十三:補虛湯

【處方】 人蔘1錢,白朮1錢,黃耆5分,川芎5分,陳皮5分,甘草(炙)3分。

【製法】 上銼。

【功效與作用】 大補氣血。主產後一切雜病

【用法用量】 加生薑3片,水煎服。

熱輕,倍加茯苓;熱甚,加炒黑乾薑3分。

【各家論述】 汪琪箋釋:此方以中氣元氣為主,而無血藥者,必脾胃虛而本元不足也,其血藥只用川芎,又於補氣中以行肝血,抑血脫益氣,補脾生血之良方也。

【摘錄】 《濟陰綱目》卷十三

聖濟總錄》卷一○二:補虛湯

【處方】 赤芍藥1分,木香半兩,黃連(去須)半分。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肝腎虛目暗,兼治耳聾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二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補虛湯

【處方】 黃耆1錢,白朮1錢,當歸1錢,陳皮1錢,竹瀝半盞,薑汁半盞。

【功效與作用】 舌強。喉音如故,但舌本不能轉運言語,由於體虛有痰者。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補虛湯

【處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熟乾地黃(焙)1兩,當歸(切,焙)1兩,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柴胡(去苗)1兩,黃耆1兩,芍藥(炒)3分,人蔘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芎藭3分。

【製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產後虛羸,寒熱往來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大棗3枚(擘),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六四

《葉氏女科》卷三:補虛湯

【處方】 人蔘1錢半,黃耆(蜜炙)1錢半,肉桂5分,炙甘草5分,川芎1錢,當歸1錢,白芍1錢,白朮1錢(蜜炙)。

【功效與作用】 蓐勞

【用法用量】 上加生薑3片,大棗2枚,水煎服。

熱輕,加茯苓2錢;熱重,加黃芩(酒炒)1錢,熱甚,加乾薑(炒黑)1錢。

【摘錄】 《葉氏女科》卷三

《聖濟總錄》卷四十八:補虛湯

【處方】 半夏(湯洗7遍,焙)3兩,乾薑(炮)3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甘草(炙,銼)2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2兩,五味子2兩,黃耆2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半。

【製法】 上銼。

【功效與作用】 肺虛寒,咳嗽下利少氣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八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補虛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