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效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醫方類聚》卷一一二引《居家必用》:百效丸

【處方】 大黃(生用)3兩,黑牽牛(取頭末)3兩,橘紅2兩,青皮(湯浸,去白)2兩。

【製法】 上為細末,蒸熟蘿卜膏子和為劑,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遠年近日一切積聚及酒食所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或加至50-60丸,空心、臨臥溫湯送下。

【摘錄】 《醫方類聚》卷一一二引《居家必用》

《經驗奇效良方》:百效丸

【處方】 貝母2錢,川厚朴2錢,血竭1錢5分,柴胡2錢,上肉桂1錢5分,巴豆(去油)2錢,玄參2錢,肉豆蔻1錢5分,知母2錢,真麝香1分,冰片1分,神金10張,辰砂2錢。

【製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以辰砂為衣,宜盛瓷瓶,不可泄氣。

【功效與作用】 消積理滯,鎮驚化痰。主小兒急慢驚風,痰喘氣促,寒火結胸,大小便閉塞,一切食積痰瘧,腹疼腹脹,紅白痢疾,及發斑出疹,熱毒內陷等證。

【用法用量】 未滿周歲每服3丸,周歲以上每服5丸,用蔥白1寸,燈心7根,煎湯將丸溶化,加白糖少許,溫服

【摘錄】 《經驗奇效良方》

《病醫大全》卷三十五:百效丸

【處方】 黃柏苦參連翹川牛膝何首烏當歸尾生地牡丹皮防風防己荊芥紫蘇葉

【製法】 上為末,神曲打糊為丸。

【功效與作用】 不拘遍身上下手足膿窠,血風疥癬。

【用法用量】 每服3錢,白湯送下。1斤服完,除根不發。加蛇蛻1兩研更妙。

【各家論述】 黃柏為君,苦參為臣,連翹、川牛膝、何首烏、當歸尾、生地、牡丹皮為佐,防風,瘡在上為使,防己、荊芥、紫蘇葉,瘡在下,此三味為使。

【摘錄】 《病醫大全》卷三十五

《醫統》卷八十七:百效丸

【處方】 生地黃(取汁)150枚,烏頭150枚,大豆3升半。

【製法】 烏頭以酒1升半,和地黃汁浸烏頭至爛,絞去滓,納豆子於二汁中,至除日晒之,有餘汁更浸至汁盡為度。

【功效與作用】 令人能食,益氣,強盛有子,發白反黑,齒落更生。主痼冷風眩寒中手足冷,胃寒臍冷,百病五勞

【用法用量】 初服2豆(走尺??),漸服至20豆,有病空腹服,無病食後服,四時合亦得,2月制尤美。

【注意】 先病熱之人不可服。

【摘錄】 《醫統》卷八十七

瘍醫大全》卷七:百效丸

【處方】 草烏頭(酒浸半日,颳去皮,切片,炒)1兩,馬錢子(切薄片,炒黃色,篩去毛,淨)1兩,全當歸(切片,酒拌,晒乾,炒)1兩,麻黃(去節,不見火,曬脆)1兩,真僵蠶(酒洗,炒去絲)1兩,穿山甲(炒,去沙)1兩,大甘草(不見火,晒乾,研)5錢。

【製法】 上為細末,蔥汁熬湯,水為丸,如芥子大,晒乾,瓷瓶密貯。

【功效與作用】 一切大毒惡瘡,無論已潰未潰。

【用法用量】 高年者5-6分,中年者7-8分,少年者3分,凡服俱用蔥汁白湯送下。務須避風取汗,如汗出後,必須次日辰已時方可起床見風,如不遵戒守,汗出見風,則手足堅硬。凡犯此者,即用甘草末,調服即解。

【注意】 孕婦忌服。

【摘錄】 《瘍醫大全》卷七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百效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