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母膏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處方】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甘)、白芷、沒藥(研)、赤芍藥肉桂(去粗皮)、當歸,各半兩;鹽花(研)一十四兩,麒麟竭(研)、菖蒲白芨川芎草龍膽、木香白斂防風(去蘆.叉)、厚朴(去粗皮.薑汁制)、麝香(研)、桔梗柴胡(去蘆頭)、松脂人蔘蒼朮(泔浸一宿)、黃芩夜合(用皮)、乳香附子(去皮.臍)、茯苓(去皮)、高良姜,各半兩;硝石(研如粉)、甘草雲母(光明白薄者.研粉),各四兩;桑白皮水銀(候膏凝如人體熱.以生絹袋盛水銀.以手彈如針頭大.鋪在膏上.謂之養藥母)、柏葉(不用近道者)、槐葉柳枝,各二兩;陳皮一兩,清油四十兩,黃丹(細研)一十四兩,黃蓍(去蘆)半兩。

炮製】 上除雲母、硝石、麒麟竭、沒藥、麝香、乳香、黃丹、鹽花八味別研外,並如豆大,用上件清油,於瓷器中浸所藥七日,以物封閉後,用文火煎,不住手攪,三上火,三下火。每上,候匝匝沸,乃下火,候沸定再上,如此三次,候白芷、附子之類黃色為度,勿令焦黑,以綿或新布絞去滓,卻入鐺中、再上火熬。後下黃丹與別研藥八味,以柳篦不住手攪,直至膏凝,良久色變再上熬,仍滴少許水中,凝結不黏手為度。先炙一瓷器,熱即傾藥在內,候如人體溫熱,彈水銀在上,每用膏藥,即先颳去水銀。

【功效與作用】 治一切瘡腫傷折等病。

【用法用量】 治發背,先以敗蒲一斤,用水三升,煎五十沸,如人體溫,將蒲水洗瘡,拭乾貼藥,一兩分為三服,溫酒下,未成膿者立瘥,於外貼之,奶癰外貼。

瘰倁骨疽,毒穿至骨,用藥一兩,分作三服,溫酒下,甚者即瀉出惡物,兼外貼,瘥。

腸癰,以藥半兩分為五服,甘草湯下,末成膿者當時消,已有膿者,隨藥下膿出,後每日酒下五圓,如梧桐子大,待膿止即住服。

風眼,貼兩太陽穴

壁鏡咬、蜘蛛咬,外貼,留瘡口。

發腦、發髭鬢、發眉發耳臍癰牙癰牙疼,並外貼包裹,即當時痛止。

箭頭所傷,箭頭在內,外貼,每日吃少許爛綠豆,箭頭自出。

虎、豹所傷,先以甘草湯洗,然後貼膏,每日換,不過三次貼。

狗、蛇咬,生油下十圓,如梧桐子大,仍須貼外。

難產三日不分娩,溫酒下一分便生。

血運欲死,以薑汁和小便半升溫酒下十圓,死者即返。

死胎在腹,以榆白皮湯下半兩便生。

丈夫本臟氣茴香溫酒下一分,每日服,不過二服瘥。

中毒藥酒洗襪(一本作中暑毒,取地水),溫下一分,每日服,不過四度,瀉出惡物瘥。

瘤贅,外貼消之。

一切腫,外貼立瘥。

但有所苦,並皆治之,藥到即瘥。

【注意】 已上主療,只忌羊血,餘無所忌。

【備註】 如人收此藥防身,以蠟紙裹,不令風乾,可三十年不損藥力。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目錄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雲母膏」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