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朴胃苓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濕溫時疫治療法》引樊開周先生經驗方:藿朴胃苓湯

【別名】 藿朴夏苓湯

【處方】 杜藿梗3錢,真川朴1錢,杜蒼朮8分,炒廣皮1錢半,炙甘草5分,生曬術1錢半,浙茯苓3錢,豬苓1錢半,建澤瀉1錢半,官桂5分。

【功效與作用】 辛淡泄濕,芳香化濁。主濕霍亂上吐下瀉胸痞腹痛,口膩不渴,小便短少,脈多弦滯,或沉而緩,舌苔白滑。又治濕瀉,腹中微痛,大便稀溏,小便淡黃,口膩不渴,胸痞肢懈,身重神疲,脈右緩滯,舌苔滑白而膩。

【摘錄】 《濕溫時疫治療法》引樊開周先生經驗方

方出《醫原》卷下,名見《濕溫時疫治療法》:藿朴胃苓湯

【處方】 杏仁、蔻仁、半夏厚朴、藿梗、苡仁通草、茯苓、豬苓、澤瀉。

【功效與作用】 啟上閘,開支河,導濕下行。宣化暢中,芳香化濕。主濕氣內蘊,氤氳濁膩,證見面色混濁如油膩,口氣濁膩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膩膜原邪重則舌苔滿布,厚如積粉,板貼不松,脈息模糊不清,或沉細似伏,斷續不勻,神多沉困、嗜睡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感證輯要》引作「藿朴夏苓湯」,方中通草,《感證輯要》作「淡豆豉」。又,本方劑量及用法,《濕溫時疫治療法》作:杜藿香一錢半至二錢,真川朴八分至一錢,姜半夏二錢至三錢,光杏仁二錢至三錢,白蔻仁八分(沖),生米仁四錢至六錢,帶皮苓三錢至四錢,豬苓一錢半至二錢,建澤瀉一錢半至二錢;先用絲通草三錢或五錢煎湯代水,煎上藥服。

兼風者,汗出惡風;兼寒者,惡寒無汗,前法酌加蘇梗桔梗豆豉蔥白生薑之類;邪在經絡,一身掣痛,酌加桂枝、水炒防己秦艽之類,以開毛竅經絡之壅;兼暑者,面赤口渴心煩,前法去蔻仁,酌加扁豆花、鮮荷葉清香辟穢,連翹山梔滑石輕清微苦淡滲,以解暑濕熱之結。

【各家論述】 《中醫方劑與治法》:方用香豉、藿香芳化宣透,以疏表濕,使陽不內郁,則身熱自解;藿香、白蔻、厚朴芳香化濕;厚朴,半夏燥濕運脾,使脾能運化水濕,不為濕邪所困,則胸悶肢倦,苔滑口膩等證即愈;再用杏仁開泄肺氣於上,使肺氣宣降,則水道自調;茯苓、豬苓、澤瀉、苡仁淡滲利濕於下,使水道暢通,則濕有去路,共奏開源潔流之功。全方用藥照顧到上中下三焦,以燥濕芳化為主,開宣肺氣,淡滲利濕為輔,與三仁湯結構略同。此方宣肺達表於上,淡滲利濕於下,體現上下分消之法。

【摘錄】 方出《醫原》卷下,名見《濕溫時疫治療法》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藿朴胃苓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