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

(重定向自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魚腥草
Yú Xīnɡ Cǎo
魚腥草
別名 側耳根、豬鼻孔、臭草、魚鱗草、臭菜、臭根草、臭靈丹、岑草、蕺、葅菜、蕺菜、紫背魚腥草、紫蕺、葅子、臭豬巢、九節蓮、重藥、狗貼耳、肺形草、魚鱗真珠草、豬姆耳、秋打尾、狗子耳、野花麥、熱草、臭質草、菹菜、菹子、折耳根、臭腥 草
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清癰排膿,利尿通淋
英文名 Heartleaf Houttuymia Herb, Herb of Heartleaf Houttuynia
始載於 履巉岩本草
毒性 有毒(一說無毒)
歸經 肺經
藥性
藥味

魚腥草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菜的乾燥水上部分。產於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名見《名醫別錄》。唐蘇頌說:"生濕地,山谷陰處亦能蔓生,葉如蕎麥而肥,莖紫赤色,江左人好生食,關中謂之菹菜,葉有腥氣,故俗稱:魚腥草。"

目錄

簡介

基本信息

【拉丁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Bk4wt.jpg

【英文名】 chameleon

【別名】岑草、蕺、菹菜、紫背魚腥草、紫蕺、菹子、臭豬巢、側耳根、豬鼻拱(豬鼻孔)、九節蓮、(臭)折耳根、肺形草、臭腥草、狗腥草、節節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帶根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採收和儲藏:夏、秋採收,將全草連根拔起,洗淨晒乾。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60cm。莖下部伏地,節上輪生小根,上部直立,無毛或節上被毛。葉互生,薄紙質,有腺點;葉柄長1-4cm;托葉膜質,條形,長約2.5cm,下部與葉柄合生為葉鞘,基部擴大,略抱莖;葉片卵形或闊卵形,長4-10cm,寬3-6cm,先端短漸尖,基部心形,全緣,上面綠色,下面常呈紫紅色,兩面脈上被柔毛。穗狀花序生於莖頂,長約2cm,寬約5mm,與葉對生;總苞片4枚,長圓形或倒卵形,長1-1.5cm,寬約0.6cm,白色;花小而密,無花被;雄蕊3,花絲長為花藥的3倍,下部與子房合生;雌蕊1,由3心皮組成,子房上位,花柱3,分離。蒴果卵圓形,長2-3cm,先端開裂,具宿存花柱。種子多數,卵形。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生態分布

生態環境:生長於溝邊、溪邊及潮濕的疏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陝西、甘肅、 川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Bk4wu.jpg

  

栽培技術

1.生物學特性 野生於陰濕或水邊低地,喜溫暖潮濕環境,忌乾旱。耐寒,怕強光,在-15℃可越冬。土壤以肥沃的砂質壤土及腐殖質壤土生長最好,不宜於粘土和鹼性土壤栽培。

栽培技術 種子發芽率不高,發芽適宜17-25℃變溫,發芽率為20%左右。根莖繁殖:春季將老苗上的根莖挖出,選白色而粗壯的根莖剪成10-12cm小段,每段帶2個芽,按行株距20cm×20cm開穴栽植,繁殖,覆土3-4cm,稍稍鎮壓後澆水,1星期後可生出新芽。分株繁殖:4月下旬挖掘母株,分成幾小株,按上法栽種。

田間管理 栽種後注意澆水,需保持土壤潮濕,出苗後,要勤除雜草,地上部封壟以後,可以不進行鋤草,以免鋤傷根苗。  

性狀特徵

性狀鑒別莖扁圓形,皺縮而彎曲,長20-30cm;表面黃棕色,具縱棱,節明顯,下部節處有鬚根殘存;質脆,易折斷。葉互生。多皺縮。展平後心形,長3-5,寬3-4.5cm;上面暗綠或黃綠色,下面綠褐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成鞘狀。穗狀花序項生。搓碎有魚腥氣,味微澀。以葉多、色綠、有花穗、魚腥氣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葉片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多角形,有較密的波狀紋理,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4-5個;油細胞散在,類圓形,周圍7-8個表皮細胞呈放射狀排列。腺毛無柄,頭部3-4個細胞內含淡棕色物,頂部細胞常已無分泌物、或皺縮。非腺毛(葉脈處)2-4(-10)個細胞,長180-蛐200μm,基部直徑約40μm表面有條狀紋理。下表皮氣孔、非腺毛較多。葉肉組織中有小簇晶微在.直徑6-10μm。  

化學成份

地上部分含揮髮油、內含抗菌有效成分癸醯乙醛(deCanoy acetaldehyde),月桂醛(lauric aldehyde),a-蒎烯(a-pinene)和芳樟醇(linlool),前兩者並有特異臭氣。還含甲基正壬基甲酮(methyL-n-nonylketone),樟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檸檬烯(limonene),乙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丁香烯(caryophellene)。通常所說的魚腥草素指的是癸酸乙醛的亞硫酸氫銷的加成物。另含阿福甙(afzelin),金絲桃甙(hy-perin),芸香甙(rutin),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以及β-谷甾醇(β-sitosterol),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亞油酸(linoleicacid)。葉含槲皮甙(qUercitrin),花和果穗含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  

藥理作用

1.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魚腥草可以增強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備解素,在治療慢性氣管炎時,合成魚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對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顯提高,血清備解素明顯升高。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魚腥草素8mg。連續給藥3天後,血清中備解素也明顯升高,魚腥草提高機體兔疫力,對感染性病的治療有著重要的意義。

2.抗菌的作用:魚腥草中提得一種黃色油狀物,對各種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黴菌)均有抑制作用,對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醯乙醛亞硫酸氫鈉加成物稱為合成的魚腥草素。合成的十二醯乙醛亞硫酸氫鈉加成物稱為新色腥草素,體內外實驗對多種細菌均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黴素MIC為62.5-80mcg/ml,對流感桿菌為1.25mg/ml。普拜氏液體培養基上對結核桿菌H37RY株為16mcg/ml。在改良的蘇通氏半固體培養基上則為25mcg/ml,其鉀鹽為12.5mcg/ml。合成的魚腥草素異煙腙對TB桿菌有較強的作用,其MIC為0.78-3.1mcg/ml,對感染TB的小鼠。能明顯的延長生存時間,每鼠1mg腹腔注射能使小鼠存活期延長62天,拌食喂飼療效更好。

3.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腎原代單層上皮細胞組織培養,魚腥草煎劑(l:10)對流感亞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並能延緩孤兒病毒ECHO11的生長。朱宇同報導:用乙醇提取得到幾個非揮髮油部份。其中魚腥草素Ⅲ對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預防性保護作用,對EMC和HSVⅡ作用不明顯,合成魚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較強的抗病毒作用。魚腥草提取物(4g生藥/ml)對復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明顯預防保護作用。而對腦心肌炎病毒及皰疹病毒Ⅱ型感染無明顯保護作用。並證明魚腥草抗流感病毒成分不在揮髮油部分,而在非揮發物中。

4.利尿作用:用魚腥草提取物灌流蟾蜍腎或蛙蹼,能使毛細血管擴張,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從而具有利尿的作用。其作用可能由有機物所致,鉀僅起增加利尿的附加作用,直接作用時,能使鉤端螺旋體活動減弱-死亡—裂解,亦能推遲人工感染鉤端螺旋體的豚鼠的發病期。

5.和TMP配伍作用的研究:張永恆報導,0.75mg/ml魚腥草組和0.75mg/ml魚腥草-7.5mg/mlTMP配伍組對比(t=5.6)P<0.001,有非常顯著的差異性。0.75mg/ml魚腥草素-7.5mg/mlTMP配伍組與7.5mg/mlTMP組對比(t=2.78)P<0.01,差異顯著。說明二者合用的抑菌作用比單用為優,二者有協同作用。0.1ml/ml魚腥草揮髮油無抑菌作用,0.1ml/ml魚腥草揮髮油-7.5mg/mlTMP配伍組和7.5mg/mlTMP組對比(t=4.2)P<0.001,有極顯著拮抗作用,說明魚腥草揮髮油能降低TMP的抑菌作用。但亦有例外,二者配伍能增強抗副傷寒宋內氏痢疾桿菌的作用,故在肯定拮抗作用的同時,亦不應忽視對個別菌株有協同作用。

6.其它作用:魚腥草尚有鎮痛鎮咳止血、抑製漿液分泌,促進組織再生,傷癒合促進紅皮病銀屑病的好轉等作用,蕺菜鹼有刺激皮膚發泡的作用。皮下注射魚腥草水溶物還具有輕度的鎮靜、抗驚作用,能抑制小鼠的自發活動,延長環己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對抗士的寧所致的驚厥,20-40mg/kg 脈注射於犬可使血壓下降40-50mmHg。

毒性 魚腥草毒性很低。魚腥草素給小鼠口服之半數致死量為1.6±0.081g/kg;對犬靜脈滴注,38-47mg/kg不致引起死亡,如增至61-64mg/kg則可引起死亡,解剖可見肺臟有嚴重出血血栓。給犬灌胃,每日-160mg/kg,連續1個月,可見有大量流涎現象,早期常出現嘔吐,此外則未見異常。魚腥草毒性很低,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是1.6±0.081g/kg,給體重17-20g的小鼠靜脈注射1.5mg的魚腥草素(相當於人體注射劑量的200倍左右),觀察1周無死亡現象,且90%體重增加,經解剖亦未見病變發生。對犬靜脈滴注38-47mg/kg不致引起死亡,劑量增至61-64mg/kg則可引起死亡,解剖可見肺部有嚴重出血和血栓。給犬皮下注射每日-160mg/kg,連續1mo,可見有大量的流涎,早期常出現嘔吐,對食慾、血象及肝腎功能等均無明顯的影響。  

功用

藥性功能

魚腥草的藥性 相傳當年越王勾踐做了吳王的俘虜,臥薪嘗膽,發誓一定要使越國強大起來。但回國的第一年就碰上了罕見的荒年,百姓無糧可吃。勾踐親自上山尋找可以食用的野菜,終於發現了一種。於是,越國上下竟然靠著這小小的野菜渡過了難關。因為這種野菜有魚腥味,便被勾踐命名為魚腥草。

魚腥草的藥物作用

魚腥草別名側耳根、豬鼻孔等,涼拌側耳根是民間的一道傳統佳肴。魚腥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的作用,在我國傳統醫學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臨床報導廣泛用於治療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感冒發燒肺癌宮頸糜爛腎病症候群鼻炎化膿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等。

以魚腥草為主要成分的常用中成藥製劑有魚腥草注射液,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用於肺膿瘍、痰熱咳嗽白帶尿路感染、癰等。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適宜流行性感冒患者、經常便秘脾胃濕熱脘腹脹滿噁心嘔吐、不思飲食者;

2. 但是虛寒性體質及疔瘡腫瘍屬陰寒,無紅腫熱痛者,不宜服食。

每100克魚腥草的營養成分 碳水化合物0.3克

膳食纖維0.3克

維生素A575微克

胡蘿卜素3450微克

維生素C70毫克

鈣123毫克

磷38毫克

鉀718毫克

鈉2.6毫克

鎂71毫克

鐵9.8毫克

鋅0.99毫克

銅0.55毫克

錳1.71毫克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排膿消癰;利尿通淋。主肺癰吐膿;痰熱喘咳;喉哦;熱痢;癰腫瘡毒;熱淋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25g,不宜久煎;或鮮品搗汁,用量加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

1.用於肺癰咳吐膿血及肺熱咳嗽,痰黃而稠等。前者,常與桔梗蘆根冬瓜仁等同用,以加強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作用;後者,常與黃芩貝母桑白皮清肺化痰止咳藥同用。本品為治肺癰之要藥。

2.用於熱毒瘡瘍,常與紫花地丁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同用。內服外用均可。

3.用於熱林小便澀痛,常與木通滑石車前子等利尿通淋藥同用。

現代多用治肺膿瘍,肺炎,急、慢性氣管炎,尿路感染等。

魚腥草入藥,中醫認為其味辛、性寒涼,能清熱解毒、排痛消腫療瘡、利尿除濕健胃消食,用治實熱、熱毒、濕邪、疾熱為患的肺癰、瘡瘍腫毒、痔瘡便血、脾胃積熱等,單用或配伍復方,內服外用或民間多種食療方法的使用均療效確切。藥理研究,魚腥草主含揮髮油,癸醯乙醛魚腥草素等多種成份,對各種致病桿菌、球菌、流感病毒、鉤端螺旋體等有抑制抗菌作用,並能提高人體免疫調節功能。 

注意

1.虛寒症及陰性外瘍忌服。

2.《名醫別錄》:多食令人氣喘

3.孟詵:久食之,發虛弱,損陽氣,消精髓。  

中藥作用

【用法用量】

15~30g,不宜久煎;鮮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記憶歌訣】

明代龔廷賢著《藥性歌括四百味》:蕺菜微寒,肺癰宜服,熏洗痔瘡,消腫解毒。

【性狀】

本品莖呈扁圓柱形,扭曲,長20~35cm,直徑0。2~0。3cm; 表面棕黃色,具縱棱數條,節明顯,下部節上有殘存鬚根;質脆,易折斷。葉互生,葉片卷折皺縮,展平後呈心形,長3~5cm,寬3~4。5cm;先端漸尖,全緣;上表面暗黃綠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綠色或灰棕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黃棕色。搓碎有魚腥氣,味微澀。

【特性】

蕺菜為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株有腥臭味;莖上部直立,常呈紫紅色,下部匍匐,節上輪生小根。葉互生,薄紙質,有腺點,背面尤甚,卵形或闊卵形,長4~10厘米,寬2.5~6厘米,基部心形,全緣,背面常紫紅色;掌狀葉脈5~7條;葉柄長1~3.5厘米,無毛;托葉膜質長1~2.5厘米,下部與葉柄合生成鞘。花小,夏季開,無花被,排成與葉對生、長約2厘米的穗狀花序;總苞片4片,生於總花梗之頂,白色,花瓣狀,長1~2厘米;雄蕊3枚,花絲長,下部與子房合生;雌蕊由3個合生心皮所組成。蒴果近球形,直徑2~3毫米,頂端開裂

成分 全草含揮髮油,油中主要成分為甲基正壬酮月桂油烯,辛酸及月桂醛等,具有特殊臭氣。此外尚含有刺激性的蘸菜鹼。葉含槲皮甙。花穗及果穗含有異槲 皮甙。

【貯藏】置乾燥處。

【藥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肺炎雙球菌

2.利尿作用,使毛細血管擴張,增加腎血流量及尿液分泌,所以也用於尿路感染的頻尿澀痛。

3.增強免疫系統作用,提高慢性氣管炎患者白血球的吞噬作用

4.抗腫瘤作用,提高癌細胞中的CAMP而抑制艾氏腹水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一兩,煎服。因本品含有揮髮油,故不宜久煎。外用適量

【功用】 內服有利尿、解毒、消炎、排膿、祛痰作用。據近年研究,本品水煎劑,粉劑,注射劑,對肝臟出血有良好止血作用,此值得進一步研究。又據中醫臨床經驗證明,對肺膿瘍,癰節等化膿性炎症有效。生嚼根莖,能緩解冠心病心絞痛。  

中藥魚腥草在動物治療中的應用

具有清熱解毒、抗菌的功效。抗菌作用強、對肺炎雙球菌、金葡菌、溶血性鏈球菌、結核桿菌作用最顯著。高濃度尚可抑制真菌生長。與蘿力素聯用亦可提高機體免疫作用,用於治療呼吸道感染,如咽喉炎、肺炎、支氣管炎、異物性肺炎、肺膿瘍等。尚可治痢疾胃腸炎乳腺炎泌尿道感染外傷感染等。煎劑或散劑,內服牛、馬30~120克,豬、羊15~30克,禽1~2克(注意,煎煮時間不宜過久)。與蘿力素合成魚腥草素片,含癸醯乙醛20毫克/片,內服,牛、馬20~40片,豬、羊4~6片,禽1/4~1/2片。

臨床上魚腥草常與蘿力素聯合使用用於治療五號病、產後消炎等均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食療價值

(1)魚腥草清熱解毒的作用頗佳,常與桔梗、鮮蘆根瓜蔞皮冬瓜子、生苡仁桃仁象貝等用同用,治肺癰胸痛、咳吐膿血等症;與百部、鵝兒不食草、麥冬蜂蜜等藥配伍,可用於百日咳。用於熱毒癰腫,可單味煎湯內服,也可用鮮草搗爛外敷。

(2)魚腥草原名蕺菜,因它的新鮮淨葉中有一股濃烈的魚腥氣,不耐久聞,故以氣味而得名。一般人在未使用它的時候,往往顧名思義,以為此藥氣腥味劣,難以下咽。這是未經實踐的原故。其實,此藥陰乾後,不但沒有腥氣,而且微有芳香,在加水煎汁時,則揮發出一種類似肉桂的香氣;它煎出的汁如淡的紅茶汁,仔細口嘗,也有類似紅茶的味道,芳香而稍有澀味,毫無苦味,且無腥臭,對胃也無刺激性。魚腥草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作用,故前人用以治肺癰(肺膿瘍)的要藥。近年來在臨床應用本品在前人的基礎上有所發展,用於大葉性肺炎急性支氣管炎腸炎腹瀉等疾患,頗有療效;本否又有利尿作用,故又可用於尿路感染、尿頻澀痛。

魚腥草辛、微寒,歸肺經

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水消腫、通淋的功效;

主治扁桃體炎、肺膿瘍、尿路感染、肺熱喘咳、瘧疾水腫、癰腫瘡毒、熱淋、濕疹脫肛病症。 

三白草科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或嫩莖、芽。又稱蕺、菹菜、蕺菜、臭豬巢、側耳根、豬鼻孔、臭腥菜。我國西北、華北、化中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均有野生。春、夏季採收,除去鬚根,洗淨用,或晒乾備用。

[性能]味辛,性微寒。能清解熱毒,利尿通淋,開胃消食

[參考]含揮髮油,其中主要為癸醯乙醛、月桂醛、甲基正壬酮、香葉烯等;並含蕺菜鹼、鉀鹽、槲皮甙、異槲皮甙等成分。

對金黃色葡萄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卡他球菌、白喉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結核桿菌及流感病毒、鉤端螺旋體均有抑制作用(但加熱後作用降低)。能明顯促進白細胞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增進機體免疫功能。魚腥草煎液,能延緩實驗性結核病變的發展。所含鉀鹽、槲皮甙均有利尿作用。此外,還有止咳、止血,改善毛細血管脆性的作用。

[用途]用於肺癰,肺熱咳嗽,百日咳;痢疾,痔瘡及癰腫瘡瘍;熱淋,小便不利,小腫;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用法]本品以新鮮者為佳。作煎劑時不宜久煎。健胃消食,以生食為好。治療癰腫瘡瘍、痔瘡時,除內服外,可配合外敷或熏洗。

[附方]

1,蕺菜寧肺汁:鮮魚腥草250g,略搗,絞取汁液。一日分3次服。

《滇南本草》載本品「治肺癰咳嗽帶膿血。痰有腥臭」。《本草經疏》治肺癰,則用「蕺搗汁,入年久之芥菜鹵飲之。」

蕺菜自古為清熱解毒、治療肺癰的要藥,故可單用奏效。芥菜鹵有祛痰開胃之功,有利於排除癰膿,增加食慾,在治療上亦有一定幫助,故可加用。

2,蕺菜炖豬肚:魚腥草120g,豬肚1具,將蕺菜放於豬肚中,扎定,以小火炖湯服食。

魚腥草能清肺熱、解毒,在實驗上對結核病變又有一定治療意義;豬肚能補脾以益肺。用於肺癆咳嗽盜汗

3,蕺菜山楂湯:魚腥草60g,山楂6g。加水煎湯服。

源於《嶺南草藥志》。魚腥草能解大腸熱毒,並健胃消食;山楂能活血治痢疾,亦可消飲食。配伍應用,其效益佳。

4,蕺菜車前草湯:魚腥草60g,車前草30g。加水煎湯服。

方中兩者均有清熱利尿、通淋之功,魚腥草又能清熱解毒。用於熱淋、小便不利或濕熱水腫。

5,風味蕺菜:鮮魚腥草250g,用熟食油(或熟油辣椒),鹽、醋、白糖、味精拌食。

魚腥草之鮮嫩而氣味濃者,大能開胃進食,幫助消化。用於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有胃熱者尤宜。

魚腥草 魚腥草是惟一在原子彈爆炸點能頏強再生的中藥材。魚腥草具有抗輻射作用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且無任何毒副作用,不僅適用於空勤人員,也適用於經常接近輻射源的人員,如X光機和電腦操作人員,以及常看電視的人群。電腦一族必吃的防輻射食物。  

美食菜譜

涼拌魚腥草

調料:鹽、醬油、醋、白糖、雞精、紅油、干辣椒 、花椒

魚腥草食療

做法:

1、將魚腥草的老根、須掐去,留下嫩白根及葉片,用清水多洗幾遍,洗淨去泥沙,用冷水浸泡10分鐘,撈出控干水分待用;也可以用開水焯一下。

2、將干辣椒切成段,放到溫油中炸至酥脆,發出香味,連同油一塊倒入碗中待用;

3、將魚腥草放到盆里,放入鹽、醬油、白糖、醋、雞精、紅油、花椒面、炸好的辣椒油拌勻,即可食用,口昧可根據自己的喜好與地域的不同著相應調整。

特點:麻辣酸甜,清淡爽口,是夏季餐桌上的一道佳品。

提示:1、食用時魚腥草只能吃白根和葉,食用時必須用冷水泡,消除異味。

2、冬春交際時其剛吐嫩芽,味道最佳。

涼拌魚腥草

一、原料:

1.主料:魚腥草250 克。

2.調料:精鹽、味精、花椒粉、辣椒油、白糖。

二、製法:

將魚腥草去雜洗淨,切成段,再用鹽水泡幾分鐘,放味精、精鹽、花椒粉、辣椒油、白糖,拌勻即可上桌。

按: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做成涼拌菜對上呼吸道感染、肺膿瘍、尿路炎症、乳腺炎、蜂窩組織炎、中耳炎、腸炎等有一定療效。

魚腥草性寒不宜多食。

魚腥草蒸雞

一、原料:

1.主料:嫩母雞1隻(重約1500克),魚腥草200克。

2.調料:精鹽、味精、胡椒粉、蔥段、薑片。

二、製法:

1.將雞宰殺、去毛、內臟、腳爪洗淨,放入沸水鍋內焯一下,撈出洗淨血污。將魚腥草去雜洗淨切段。

2.取湯盆1隻,放入全雞、精鹽、姜、蔥、胡椒粉和適量清水,上籠蒸至雞熟透,再加入魚腥草、味精,略蒸即可出籠。

按:此菜由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魚腥草與溫中益氣、補髓添精的雞肉相配而成,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溫中益氣的功效。可作為肺膿瘍、虛勞瘦弱、水腫、脫肛等病症患者的輔助食療菜看食用。

魚腥草炒雞蛋

一、原料:

1.主料:鮮魚腥草150克,雞蛋4隻。

2.調料:精鹽、味精、蔥花、素油。

二、製法:

1.將魚腥草去雜洗淨切小段,雞蛋磕入碗內攪勻。

2.鍋內油燒熱,投入蔥花煸香,放人魚腥草煸炒幾下,倒入雞蛋一起煸炒至成塊,加入適量水和鹽,炒至雞蛋熟而入味,點入味精推勻即成。

按:此菜是由魚腥草與潤肺利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雞蛋相配而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可作為肺炎、肺膿瘍、癰腫、虛勞出血、目赤、熱痢等病症患者輔助營養食療菜肴使用。

魚腥草肉絲

一、原料:

1.主料:豬肉200克,魚腥草100克。

2.調料:精鹽、味精、薑絲、濕澱粉、豬油、鮮湯。

魚腥草肉絲

二、製法:

1.將豬肉洗淨切絲,放碗內加鹽、濕澱粉拌勻。魚腥草去雜洗淨切段。鹽、味精、濕澱粉、鮮湯兌成汁。

2.鍋放油燒至六成熱,下肉絲炒散,放魚腥草炒幾下,烹入兌好的汁,翻炒幾下起鍋裝盤即成。

按:此菜由魚腥草與滋陰潤燥、溫中益氣的豬肉相配而成,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消炎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適用於肺炎、肺膿瘍、瘦弱乾咳營養不良、脫肛等病症。

魚腥草燒豬肺

一、原料:

魚腥草燒豬肺

1.主料:豬肺250克,鮮魚腥草100克。

2.調料:料酒、精鹽、味精、醬油、白糖、蔥段、薑片、豬油。

二、製法:

1.將豬肺切成塊,多次洗去血水。魚腥草去雜洗淨切段。

2.鍋加豬油燒熱,放人豬肺煸炒至於,烹入料酒、醬油煸炒幾下,加入蔥、姜、精鹽和適量水,燒至豬肺熟,加入白糖、料酒繼續燒至豬肺熟透,投入魚腥草燒至入味,點入味精即可出鍋。

按:魚腥草與補肺潤肺的豬肺組成此菜,具有消炎解毒、滋陰潤肺的功效。可作為肺炎、肺膿瘍、肺虛咳嗽、咳血及肺痿等病症患者的輔助食療菜看食用。  

偏方驗方

1.柿癰吐膿痰

鮮草洗淨,炒作菜吃。或用魚腥草36克 (鮮草),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2.肺熱咳嗽,咯痰帶血 (包括急性支氣管炎、肺結核)

魚腥草18克 (鮮草36克),甘草6克,車前草30克,水煎服。

3.小兒高熱驚風,大人肺炎,熱咳氣急

魚腥草、黃荊條各30克,鉤藤9克,水煎服,小兒酌減。

4.遍身生瘡 (包括多發性癰療等)

魚腥草嫩葉和米粉做成餅,油煎食之。

5.癰癤發背,疔瘡腫毒

不拘已潰未潰,可用濕紙包裹鮮魚腥草,置於灰火中煤熟,取出搗爛,塗敷患處。

6.黃疸發熱 (包括膽囊炎等)

魚腥草150~180克,水煎溫服,據稱療效頗佳。

7.心臟病,心絞痛,心痛徹背

鮮魚腥草的莖每次用1~2寸放口中生嚼,一日~3次,不但能緩解疼痛,持續久服亦有治癒的病例。

8.婦女子宮內膜炎宮頸炎附件炎,赤白帶下腥臭,下腹痛等

魚腥草30~60克 (鮮草加倍),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水煎服。

9.痧症腹脹小兒疳積,食傷不化,腹痛瀉痢

鮮葉或全草洗淨搗汁,每次用半調匙。溫開水沖服。

10.癰疽不破頭、膿排不出

將此草搗爛、塗貼於患部能出膿,故此草又名"代刀草"。(槍珠、彈片、竹籤、木刺進入肌肉,即以濕紙包裹本品,於火中煤熟,搗爛敷貼之,有吸出彈片、簽、刺之功)。

11.項疽搭背,膿栓不出

濕紙包裹鮮草,於灰火中娘熟,搗爛敷於患部,可吸出膿液,並有止血止痛、消炎防腐之功。  

鑒別

理化鑒別(1)取本品粉末適量。置小試管中、用玻棒壓緊,滴加品紅亞硫酸試液少量至上層粉末濕潤,放置片刻,自側壁觀察,濕粉末顯粉紅色或紅紫色。(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熱迴流10min,濾過。取濾液2ml,加鎂粉少量與鹽酸3滴,置水浴中加熱,顯紅色。

(3) 薄層色譜①取粉末1g,加甲醇10ml,浸泡過夜,濾過。濾液濃縮至lml,作洪試液。另取金絲桃甙少許,甲醇溶解後作對照液。分取供試品及對照品適量點於同一矽膠G板上,以乙醚-甲醇-水(4.5:1:1.5)展開,用1%的三氯化鋁乙醇溶液顯色,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上顯淡黃色斑點,紫外光燈下呈暗棕色斑點。②取本品粉末2g,加水10ml及8%氫氧化鈉8滴,冷浸2h,不斷攪拌,濾過。濾液置於分流漏斗中,加醋酸乙酯10ml,7%鹽酸溶液6滴,振搖5min,靜置,分取醋酸乙酯提取液,作供試品溶液。另取癸酸乙醛對照品,加醋酸乙酯溶解製成每1ml含2mg溶液,作對照液。吸取供試品和對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板上,以苯-無水乙醇(7:2)展開,噴以5%三氯化鐵試液顯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斑點。  

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主蠼螋溺瘡。

2.《日華子本草》:淡竹筒內煨,敷惡瘡白禿。

3.《履巉岩本草》:大治中暑伏熱悶亂,不省人事。

4.《滇南本草》:治肺癰咳嗽帶膿血,痰有腥臭,大腸熱毒,療痔瘡。

5.《本草綱目》:散熱毒癰腫,瘡痔脫肛,斷店疾,解硇毒。

6.《醫林纂要》:行水,攻堅,去瘴,解暑。療蛇蟲毒,治腳氣,潰癰疽,去瘀血

7.陳念祖:生搗治嘔血

8.《分類草藥性》:治五淋消水腫,去食積,補虛弱,消膨脹

9.《嶺南採藥錄》:葉:敷惡毒大瘡,能消毒;煎服能去濕熱,治痢疾。

10.《現代實用中藥》:生葉:烘熱外貼,為發泡藥,可治瘡癬。凡疥癬腫脹,濕疹,腰痛等可作浴湯料。生嚼其根,防止冠心病的心絞痛發作。

11.《中國藥植圖鑑》:可作急救服毒的催吐劑。

12.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消炎解毒,利尿消腫。治上呼吸道感染,肺膿瘍,尿路炎症及其它部位化膿性炎症,毒蛇咬傷

1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治乳腺炎,蜂窩織炎,中耳炎,腸炎。

摘錄《中華本草》

魚腥草

魚腥草為三白草科蕺菜HouttuyniacordataThunb ,的嫩莖葉,又名蕺兒

菜、折耳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具魚腥氣,可炒食、涼拌或作湯。

魚腥草每百克嫩莖葉含碳水化合物6 克,蛋白質2.2 克,脂肪0.4 克,

鈣74 毫克,磷53 毫克,揮髮油(甲基正壬酮、丹桂油稀、羊脂酸、月桂醛)

0.49 毫克,還含有魚腥草素、蕺菜鹼和多種維生素。

魚腥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扁桃體炎、肺膿瘍、尿路

感染等。虛寒症及陰性外瘍者少食。

魚腥草

魚腥草又名蕺菜、蕺兒根、摘兒根等,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因其莖葉搓碎後有魚腥味,故名魚腥草。魚腥草廣泛分布在我國南方各省區,西北、華北部分地區及西藏也有分布,常生長在背陰山坡、村邊田埂、河畔溪邊及濕地草叢中。魚腥草植株矮小,莖下部伏地或作地下根狀莖生於淺層土壤中,白色,節上生根;莖上部直立,葉心形或寬卵形,常見綠色,偶有紫色;花期5-6月,果期10-11月。魚腥草生命力極強,直接用其根莖插於潮濕泥地,即可成活,並生根發芽,廣為繁衍。

在西雙版納,魚腥草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野生蔬菜,當地居民大多喜食之,常見的吃法有幾種:一是將魚腥草地下莖除去節上的毛根,洗淨後切成2至3公分的小段(也可將嫩葉加入其中),放入醋、醬油、辣椒粉、味精等佐料涼拌生吃,清脆爽口,但腥味較重;二是將地下莖連同嫩莖葉一同煮湯、煎、炒或炖,清香宜人,入口宜化,略有腥味;三是腌漬加工成鹹菜食用,酸香生脆,令人開胃。

野生魚腥草腥味較重,初食者大多不適應,地下莖纖維多,適口性不理想,因此作為商品性蔬菜發展較晚。起初以魚腥草作為蔬菜食用的,多為知其功效的醫生。近年來由於受「回歸大自然」、「藥食同源」之風的影響,民間採挖魚腥草出售和作為特色山野菜食用之風漸盛,尤其在雲南、四川、貴州等地,開發利用魚腥草的規模不斷擴大,野生資源供不應求,市場價格較高。目前為了緩解供需矛盾,開始出現人工大量種植,並已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魚腥草由野草變為栽培作物後,由於生境改善,生長周期短,植株生長快,地下莖粗狀,澱粉含量增多,纖維含量減少,食用時鮮嫩可口,易於消化吸收,特異的魚腥味變淡,適口性增強,更受食者歡迎。

在西雙版納,魚腥草又是一種傳統藥用植物,民間醫師大多認為,它性味辛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利尿涌淋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肺膿潰瘍、肺熱咳喘、熱痢熱淋、水腫、腳氣、尿路感染、白帶過多、癰腫瘡毒等症。所以,魚腥草在中醫處方中往往成為有關肺病泌尿系統疾病的主藥。

現代醫學則對魚腥草有更新更深的認識:其特異氣味主要來源於魚腥草揮髮油中的一種有效成分——魚腥草素(癸醯乙醛)。魚膽草素是魚腥草的主要抗菌成分,對卡他球菌、流感桿菌、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有明顯抑制作用。此外,魚腥草還含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和利尿作用。臨床實踐證明:魚腥草對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慢性氣管炎、慢性宮頸炎、百日咳等均有較好的療效,對急性結膜炎、尿路感染等也有一定療效。另外,魚腥草還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增加白細胞吞噬能力,具有鎮痛、止咳、止血,促進組織再生,擴張毛細血管、增加血流量等方面的作用。

魚腥草既可作為野生蔬菜進行產業化生產,深入開發利用,也可作為醫藥原材料,加工成西藥針劑或中成藥,因此目前具有較為理想的市場前景。

【摘錄】《中國藥典》  

故事傳說

故事一: 

唐本草說江左人好生食,我聞過揉碎的魚腥草葉子,有刺激的魚腥味,那真是有逐臭之夫喔。會稽賦說凶年民斷其根食之,會稽志也說越王曾采蕺於蕺山。可能不大好吃,平常是不當蔬菜上桌的,但是什麼收成都沒有的時候,就只好將就吃囉。越王不止臥薪嘗膽,還親自採集沒有人要吃的菜來吃,宣示作用吧。僅魚腥草處於泥土中的根部為食部,涼拌味道極佳,其餘部分不宜食用。 

故事二:

魚腥草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其根莖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之功效。魚腥草主產湖南,而又以懷化市各縣最多,其他下莖成為人們最愛吃的桌上佳肴。近幾年,在一些城市的商店裡,還出現了真空包裝的袋裝魚腥草食品。公路邊,還有人用稻田大片進行人工栽培魚腥草,很多農民靠種植魚腥草走上了致富路。其實,吃魚腥草是有個由來的。那是從古沅洲(即今芷江)開始流傳著的一個真實的故事。

相傳宋朝熙寧6年夏季,大雨滂沱,河水猛漲,泥沙淤塞,沖毀房屋,淹沒農田,弄得沿河兩岸侗民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傳說雨停水退後,沿河兩岸的侗民甚至牲畜大多患上了同樣的一種病,整天拉稀。由於當時醫療條件很差,沒有人知道得的是什麼病,一時間,鬧得人心惶惶。

就在這緊要關頭,在白馬灘侗寨(今芷江新店坪鎮白馬鋪村)里,有一個張姓後生手持一把魚腥草,對寨子里的人說:「這種草大概可以治這種病,大家不妨試試看吧。」

侗民們半信半疑,想了想,反正等死也是死,那就死馬當作活馬醫吧,試一試也無妨。於是,侗民們就拖著病軀上山下地挖魚腥草的根吃,果然病情見好。消息很快傳遍了沅洲各寨,所有染病之人全都因吃了魚腥草把病治好了。

原來,姓張的後生是因為他家常用房前屋後的魚腥草餵豬,左鄰右舍的豬都病了,惟獨他家的豬沒有發病,全家人都甚覺奇怪。由於他對草藥也略知一二,他想:難道是吃了魚腥草的緣故?難道魚腥草可以清熱解毒、通淋利尿?於是全家人試著挖魚腥草吃。果然不出三天,全家人的病情大為好轉。

從此,沅洲侗民對魚腥草特別珍愛,覺得越吃越好吃了。吃的方法也越來越講究,把魚腥草在地下莖洗淨切短,拌上烤香的辣椒粉、生薑芫荽、蔥蒜、味精、香料、食醋等。就這樣一直吃到今天,吃出了一種傳統美味,吃出了一道藥食同源的佳肴。

參看

關於「魚腥草」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