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鉤端螺旋體病
醫學電子書 >> 《傳染病學》 >> 螺旋體感染 >> 鉤端螺旋體病 |
傳染病學 |
|
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簡稱鉤體病。是由致病性鉤端螺旋體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傳染病。其臨床特點為高熱、全身酸痛、乏力、球結合膜充血、淋巴結腫大和明顯的腓腸肌疼痛。重者可並發肺出血、黃疸、腦膜腦炎和腎功能衰竭等。
1886年,Weil首次報導本病,稱為外耳病,後證實為黃疸型鉤體病。1914年。稻田用鉤體病患者的血感染動物成功;1916年,井戶從家鼠和溝鼠腎臟中查見具毒力的鉤體;1917~1918年,野口認為從患者、鼠體查到的鉤體與已知的螺旋體不同,故命名為鉤端螺旋體。
我國古代醫書中有「打穀黃」、「稻疫病」記載,與近代鉤體病類似,直到1943年才有正式報導。
目錄 |
病原學
鉤端螺旋體菌體纖細,常呈C型或S型,長6~20μm,寬0.1~0.2μm,有12~18細密螺旋,一端或兩端彎曲呈鉤狀,無鞭毛。既往用鍍銀染色顯黑色,姬姆薩染色法呈淡紅色。現用免疫熒光和免疫酶染色觀察。在暗視野顯微鏡下可直接觀察其形態,其菌體發亮似串珠,運動活潑,呈特殊的螺旋運動。電鏡下鉤體由柱形菌體、軸絲和外膜組成。原生質之外的外膜有保護性抗原。鉤體是需氧菌,在含兔血清的柯索夫(korghof)培養基、pH7.2~7.4,28℃條件下需1~2周方生長。也可用幼齡豚鼠和金芳地鼠腹腔接種分離。鉤體對外界抵抗力頗強,在冷濕及弱鹼環境中生存較久。在河溝及田水中能存活數日至月余。對乾燥、熱、酸、鹼和清毒劑很敏感。日光直射2h,60℃下10分鐘,余氯超過0.3~0.5ppm3分鐘死亡。
鉤體的抗原結構複雜,主要為型特異性抗原和群特異性抗原。致病性鉤體分為20個血清群,172個血清型。我國已發現18個血清群,70個血清型。以黃疸出血群、波摩那群、犬群、秋季熱群、澳洲群、七日群和流感傷寒群分布較廣。北方地區以波摩那群為主。南方流行群複雜,以黃疸出血群為稻田型流行區的主要菌群。各群鉤體之間多無交叉免疫力。有些菌群如黃疸出血群、流感傷寒群與犬群之間,流感傷寒群與波摩那群之間可有交叉保護作用。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鉤體的宿主非常廣泛。家畜如豬、犬、牛、羊、馬等。野生動物如鼠、狼、兔、蛇、蛙等均可成為傳染源。但主要傳染源為鼠類、豬和犬。鉤體在動物的腎臟內生長繁殖,菌隨尿排出,污染水及土壤。帶菌期豬排菌可達1年;鼠、犬排菌可長達數月至數年。
人尿為酸性,不適宜鉤體生存,故作為傳染源的意義不大。
(二)傳播途徑 主要間接接觸傳播。人們在下田割稻、接觸生活用水、抗洪、泅渡、開荒生產、飼養家畜、宰割病畜及坑道井下作業接觸被污染的疫水或土壤均可受到感染;病原體通過破損的皮膚或粘膜侵入體內而受染;患鉤體病的孕婦可經胎盤傳給胎兒;進食被鉤體污染的食物,可經消化道感染。實驗室操作、處理含菌物或感染動物也有受染可能。
(三)人群易感性 人們對鉤體病普遍易感。非疫區居民進入疫區,尤易受梁。病後對同型鉤體產生特異免疫,但對其他型鉤體仍可感染。鉤體以體液免疫為主,型特異性抗體可保持多年。
(四)流行特徵:
1.流行形式 主要為稻田型、洪水型及雨水型。我國南方各省以稻田型為主,主要傳染源是鼠類,以黑線姬鼠為主。北方各省呈洪水型暴發流行;平原低洼地也可呈雨水型,主要傳染源為豬。當南方各省發生洪水暴發流行時,豬也是主要傳染源。
2.發病季節 稻田型主要集中於夏季之交水稻收割期間,以7~9月份為高峰。在雙季稻區有兩個高峰。洪水型發病高峰與洪水高峰一致,常在6~9月。
3.發病年齡 青壯年發病多。20~40歲組占病例總數40%左右。疫區兒童常下河洗澡、嬉水、亦易感染。性別與職業的發病情況常取決於與傳染源及疫水接觸的頻度。農民、漁民發病率較高,畜牧業及屠宰工人常與病畜接觸,亦易發病。
發病原理與病理變化
鉤體經皮膚、粘膜侵入人體,經小血管和淋巴管至血循環。在血流中繁殖,形成敗血症,並釋放溶血素、細胞致病作用物質、細胞毒因子及內毒素樣物質等致病物質,引起臨床症状。鉤體大量侵入內臟如肺、肝、腎、心及中樞神經系統,致臟器損害,並出現相應臟器的併發症。病情的輕重與鉤體的菌型、菌量及毒力有關。毒力強的鉤體可引起肺出血或黃疸出血等嚴重表現。免疫低下者病情亦重。
鉤體侵入人體後,血液中粒細胞、單核吞噬細胞增多,呈現對鉤體的吞噬作用。發病一周後,血液中出現特異性IgM抗體,繼之出現IgG抗體。隨著鉤體血症逐漸消除,體液免疫在抗感染中起重要作用。部分患者對鉤體毒素出現超敏反應,至使首次熱退後或於恢復期出現後發症。
鉤體病的病變基礎是全身毛細血管中毒性損傷。輕者除中毒反應外,無明顯的內臟損傷,重者可有不同臟器的病理改變。
1.肺臟 鉤體的毒素作用於肺毛細血管,使內皮細胞損傷及完整性功能受損,影響了肺微循環。主要表現為肺毛細血管廣泛擴張充血、瀰漫性點片狀出血。肺泡含有紅細胞纖維蛋白及少量白細胞。部分肺泡內含有滲出的漿液。肺間質呈現輕重不等的充血、水腫、較輕的炎性反應。電鏡下可見肺泡毛細血管和肺泡上皮細胞缺口、缺口處可見毛細血管修復現象;有的上皮細胞與內皮細胞質內粒線體腫脹變空;嵴突消失。有的細胞質內有變性的鉤體。
2.肝臟 肝小葉顯示輕重不等的充血、水腫及肝細胞退行性變與壞死。肝竇間質水腫、肝索斷裂、炎性細胞浸潤,以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為主;匯管區膽汁淤積。電鏡下肝細胞漿內粒線體腫脹,嵴突減少或消失、變空。毛細膽管的微絨毛減少。在肝細胞和星狀細胞內可見變性鉤體。
3.腎臟 腎組織廣泛充血、水腫。腎小管退行性變與壞死。腎間質水腫、單核和淋巴細胞浸潤,見小出血灶。間質內亦可見鉤體。電鏡下腎小球上皮細胞不規則,呈灶性足突融合和灶性基底膜增厚。近曲管上皮細胞刷毛顯著減少或完全消失。多數腎組織中可查見鉤體。
4.其他 腦膜及腦實質充血、出血,神經細胞變性及炎性細胞浸潤。心肌呈點狀出血,灶性壞死及間質炎。骨骼肌,尤其是腓腸肌腫脹、灶性壞死 。出血傾向與菌體內毒素損傷、血液內凝血酶原降低及微循環障礙有關。
臨床表現
潛伏期2~20日,平均10日。
鉤體臨床表現複雜,輕重差異很大。根據發病原理可將本病分為敗血症期和免疫反應期。據臨床特點又可分為流感傷寒型、肺出血型、黃疸出血型、腦膜腦炎型、腎功能衰竭型及後發症等。
(一)流感傷寒型 約60~80%鉤體病屬於此型,特點為:
1.發熱 急起發熱,多呈稽留熱,部分病人弛張熱。1~2日體溫達39℃以上。伴畏寒或寒戰。熱程1周左右,長者10天。
2.肌肉疼痛 全身肌肉酸痛,尤以頭、腓腸肌、腰肌為著。外觀無任何紅腫跡象。
3.乏力 全身酸軟無力,熱不高或熱退後仍明顯乏力。肢體酸軟,甚至難以下床站立和行動。
4.眼結合膜充血 發病第1日即可出現,隨後迅速加重。整個結膜呈紅色或粉紅色。輕者內,外眥部、穹隆部球結膜血管擴張呈網狀。或全結合膜充血,小血管交織成細網狀。重者結膜下出血,但無疼痛、畏光感覺,也無分泌物。
5.腓腸肌壓痛 發病第1日即可出現,輕者感輕度脹痛,進而壓之疼痛,猶如刀割。一般認為與橫紋肌變性、壞死、間質出血、水腫及炎性浸潤有關。
6.表淺淋巴結腫大與壓痛,於發病第2日即可出現。主要為雙側腹股溝淋巴結,其次為腋窩淋巴結。常如黃豆大小,個別大似鴿卵,疼痛與壓痛,質較軟。局部無紅腫、不化膿。
少數患者可有咽痛,咽充血、扁桃體腫大,齶粘膜有小出血點、鼻衄;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瀉水樣便或粘液便以及里急後重也可出現。肝脾可有輕度腫大,有壓痛與叩痛。
以上表現持續時間長短不一,短者3~5天,重者達10日左右,但預後多良好。
(二)肺出血型 為本病病情最重、病死率最高的一型。起病初期與流感傷寒型相似,但3~4日後病情加重,可呈現下述類型:
1.普通肺出血型 咳嗽或痰中帶血,為鮮紅色泡沫。肺部可聞及少量濕性羅音,X線見肺紋理增粗或見散在點、片狀陰影。
2.肺瀰漫性出血型 又稱「肺大出血型」。臨床上先有鉤體敗血症早期表現,於2~5病日突然發展成肺瀰漫性出血。病人面色蒼白、煩躁、恐懼不安、心慌、呼吸變頻、心率加速。肺部羅音不斷增多,咳嗽、咳血。進而口唇發紺,面色灰暗,咯出鮮紅色血痰,雙肺布滿濕性羅音。X線示雙肺廣泛點片狀陰影或大片融合。如果病情繼續惡化,則極度煩躁,神志模糊,甚至昏迷。喉部痰嗚、呼吸不規則或減慢,極度紫紺;繼而口鼻湧出不凝的血性泡沫液體。最終以窒息或血壓下降,呼吸循環衰竭而亡。
少數患者呈暴髮型,開始不出現咯血,而在人工呼吸時血才從口鼻大量湧出。
(三)黃疸出血型 早期表現同流感傷寒型。於病程3~5日,退熱前後,出現黃疸;肝臟腫大、壓痛。黃疸於病程10日左右達高峰。深度黃疸者可發展成急性或亞急性肝壞死。出現凝血機制障礙,腔道出血、休克。尿中常見細胞、蛋白、管型;重者尿少、尿閉,以至酸中毒、尿毒症、急性腎功能衰竭。
此型也稱為「Weil』s」病,以往為致死的主要原因。占病死率60~70%。近年國內此型已減少。
(四)腦膜腦炎型 起病後2~3日左右,出現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嗜睡、譫妄、或昏迷,部分患者有抽搐、出現癱瘓等,頸項強直,克氏征與布氏征均陽性。重者可發生腦水腫,腦疝導致呼吸衰竭。腦脊液外觀呈毛玻璃狀,細胞數為5×108/L以下,以淋巴細胞為主,蛋白含量增多,糖正常或稍低,氯化物正常。腦脊液可分離出鉤體。單純腦膜炎者預後較好。腦炎或腦膜炎者病情較重。
(五)腎功能衰竭型 各型鉤體病人都有不同程度腎臟損害的表現,如尿中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與管型,多可恢復正常。僅少數病人因腎功能衰竭,而發生氮質血症。此型常與黃疸出血型合併出現,單獨腎功能衰竭者少見。
一般將發生於病程早中期的症状稱為敗血症或併發症,而將中毒症状消退後又起的症状稱為後發症。此乃系免疫反應所致,常見的有:
1.後發熱 部分鉤體病經治療或自愈後3~4日,再度發熱,重視早期症状,經1~3日自行緩解。此時無鉤體血症,血內嗜酸細胞可增高。無需青黴素治療。
2.反應性腦膜炎 少數患者在後發熱時可出現腦膜炎症状與體征,但腦脊液培養陰性。用青黴素治療無效,預後良好。
3.神經系統後發症 鉤體病急性期熱退後2~5月,個別可在9個月後,發生腦內動脈炎、蛛網膜下腔出血、脊髓炎、周圍神經炎、精神異常等,其中以閉塞性腦動脈炎較嚴重。多由波摩那型引起,好發於兒童及青壯年,多系隱性感染,因而診斷困難。臨床表現為偏癱、失語、可短暫反覆發作。腦脊液蛋白輕度增多,白細胞輕度或中度增加,腦脊液鉤體補體結合試驗陽性。血清鉤體補體結合試驗與鏡凝試驗陽性。腦血管造影顯示腦基底部多發性動脈炎。除與遲發性變態反應有關外,亦有人認為系鉤體直接損害腦血管所致。
4.眼後發症 本病在我國北方流行區常見,南方較少,與波摩那群感染有關。常發生於熱退後一周至1月。表現為虹膜捷狀體炎、脈胳膜炎或葡萄膜炎、球後視神經炎,玻璃體渾濁等。其中葡萄膜炎病情較重,遷延持久。
診斷
(一)流行病學資料 在本病流行地區,夏秋季節,於1~3周內有疫水接觸史或病畜接觸史。
(三)實驗室檢查
1.常規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輕度增高或正常。黃疸出血型常增高,白細胞總數常於20×109/L。約70%患者有輕度白尿,可見紅、白細胞及管型。通常血沉增快。
2.病原體檢查與分離 第1周取血,有腦膜炎者取腦脊液,第二周取尿為檢材。取血、腦脊液、尿等檢材離心後取沉澱塗片,以暗視野或鍍銀染色或甲苯胺染色後鏡檢,可查見典型鉤體。但陽性率較低。做熒光抗體檢查,特異性與敏感性均高。也可將上述檢材接種於含兔血清培養基內,陽性率為30~50%,或接種於幼齡豚鼠、金黃地鼠腹腔內,於1周內發病或兩周內死亡,取心血及腹腔液培養,陽性率70%以上。
(1)凝集溶解試驗 以活標準型別鉤體作抗原,與患者血清混合, 如血中有特異抗體,則發生凝集現象,稱顯凝試驗。因血清中溶解素,可使鉤體溶解,此取決於血清稀釋度,稀釋度高時僅顯凝集,稀釋度低時則以溶菌佔優勢,故稱凝集溶解試驗。一次凝集效價達到或超過1/400,或早、晚期雙份血清效價遞增4倍以上可確診。病後1周出現,15~20天達高峰,可持續多年,故多用於流行病學調查。
(2)補體結合試驗 測定屬特異性抗體。效價1:20有診斷價值。本法不能分型,但抗體在病後2~3天即可查出,可協助早期診斷。
(3)間接凝集試驗 測定屬特異性抗體。可用鉤體抗原致敏綿羊紅細胞、炭末、乳膠等載體進行凝集試驗。近年用鉤體抗體致敏乳膠進行反向乳凝試驗,於病初3日內可查出鉤體抗原,3~5分鐘出結果,簡便、快速、敏感,有早期診斷價值。
其次,有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熒光抗體測定、反向血凝、紅細胞凝集試驗等。
4.X線胸片檢查 雙肺呈毛玻璃狀或雙肺有彌散性點、片狀或融合性片狀陰影。
鑒別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特點進行鑒別。
1.流感傷寒型應與下列疾病鑒別之。
(1)流感 急起高熱,無疫水接觸史,無腓腸肌疼痛與壓痛,無淋巴結腫痛。發熱一般在3日以內,白細胞不增高。
(2)傷寒 起病緩慢,發熱呈梯形上升,白細胞數減低,血、骨髓培養可有傷寒桿菌生長,肥達氏反應陽性。
2.黃疸出血型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急性黃疸型病毒性肝炎 主要症状為食慾減退,厭油,發熱不高,中毒症状不重。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正常或稍低。肝功能改變明顯。尿膽紅素,尿肝元陽性。
(2)流行性出血熱 急起發熱、頭痛、腰痛、眼眶痛;顏面、頸與上胸部充血,球結合膜充血水腫,肩背部出血點呈搔抓樣。有明顯的發熱、低血壓休克、少尿等典型的5期經過。外周血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增高,異性淋巴細胞增多。尿中有大量的蛋白、紅細胞,白細胞與管型。
(3)急性溶血性貧血 小便呈醬油色,病前有服用某些藥物或蠶豆史,血紅蛋白與紅細胞減低,網織紅細胞增高,無出血傾向。
3.肺出血型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大葉性肺炎 急起發熱、胸痛、咳嗽、咳鐵鏽痰帶膿性。肺部有實變體征。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顯著增高。X線顯示大片陰影。
(2)肺結核或支氣管擴張 咳嗽咯血、多無急性發熱等中毒症状。常有肺結核或支氣管擴張咯血史。X線示肺結核或支氣管擴張。
此外腎功能衰竭型需與急性腎炎、出血熱相鑒別。及膜腦炎型應與病毒性腦炎、經核性腦膜炎、中毒型菌痢相區別。
預後
本病預後相差懸殊,與治療的早晚個體差異、疾病類型有關。起病48小時內接受抗生素與相應治療者恢復快,很少死亡。但如遷延至中晚期,則病死率增高。低免疫狀態者易演變為重型,肺瀰漫性出血型病死率為高達10~20%。葡萄膜炎與腦動脈栓塞者可有後遺症。
治療
盡量做到「三早一就」,即早發現,早休息,早治療,就地治療,不宜長途轉送。
(一)一般治療與對症治療 早期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飲食,保持體液與電解質平衡。體溫過高者,可物理降溫。密切觀察病情,警惕青黴素治療後的赫氏反應與肺瀰漫性出血的徵象。煩躁者可給鎮靜劑,如苯巴比妥鈉0.1~0.2或異丙嗪與氯丙嗪各25mg肌注。
(二)病原治療 鉤體對多種抗菌藥物敏感,如青黴素、鏈黴素、慶大黴素、四環素、氯黴素、頭孢噻吩等以及合成的鹽酸甲唑醇(methimidol)和咪唑酸酯。國內首選青黴素G。常用40萬U肌注,每6~8小時一次,至退熱後3日即可,療程一般5~7日。但其治療首劑後發生赫氏反應者較多(23.1~68.4%或更高)。赫氏反應:部分鉤體病病人在青黴素治療後發生的加重反應。一般在首劑青黴素注射後2~4小時發生。突起發冷、寒戰、高熱,甚至超高熱,持續0.5~2小時,繼後大汗,發熱驟退,重者可發生低血壓或休克。反應後病情恢復較快。但一部分病人在此反應之後,病情加重,促發肺瀰漫出血。赫氏反應的機理可能與抗生素使螺旋體大量裂解,釋放毒素有關。慶大黴素每日~24萬U,分次肌注,5~7天一個療程。鏈黴素0.5g,每日2次,療程5天。
(三)肺瀰漫性出血型的治療 採取抗菌、解毒、鎮靜、止血、強心為主的綜合措施。①抗菌素同(二)。②鎮靜藥物:使病人完全安靜,避免一節不必要的檢查和搬動。同時選用多種鎮靜藥物。如鹽酸哌替定100mg肌注,或加用適量苯巴比妥鈉或異丙嗪肌注。亦可用10%水化氯醛20~30ml灌腸。③解毒:氫化考地松200~300mg加入5%葡萄糖中靜滴,每日可用至400~600mg,或地塞米松10~20mg靜推。危重患者可用琥珀酸鈉氫化考地松,首劑500mg,每日可用至1000mg。用至熱退後或主要症状明顯減輕立即減量。④強心:根據心臟情況可將毒毛旋花子甙K0.25mg加入10%葡萄糖10~20ml靜推;必要時可重複應用0.125~0.25mg/次,24小時內不超過1mg。⑤止血:酌情給雲南白藥、三七、維生素K等。無心血管疾患者可用垂體後葉素5~10U溶於20ml葡萄糖中,緩慢靜推。有播散性血管內凝血者可給肝素治療。亦可輸新鮮全血、血小板等。⑥給氧:保持呼吸通暢,及時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和血凝塊。如血管堵塞氣管須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清除血塊,加壓或高速給氧。病情嚴重者輸液速度不易過快,一般每分鐘20滴左右。如合併感染中毒休克,可在嚴密觀察下適當加快輸液速度。
(四)黃疸出血型的治療 病原治療同(二)。其他參見病毒性肝炎節。
(五)腎功能衰竭型的治療 參閱流行性出血熱的治療。
(六)腦膜腦炎型的治療 病原治療同(二),余參閱流行性乙型腦炎節。
(七)後發症的治療 後發熱和反應性腦膜炎明確診斷後,一般採取對症治療,短期即可緩解。①眼後發症 虹膜捷狀體炎應及早應用阿托品擴瞳、熱敷、狄奧寧眼藥水滴眼,儘可能使瞳孔擴大至最大限度。將已形成的虹膜後粘連分開。必要時可使用氫化考的松球結膜下注射。口服煙酸、維生素B1、B2,靜滴妥拉蘇林,山莨菪鹼等。②神經系統後發症:早期應用大劑量青黴素,並給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如有癱瘓,可給針炙、推拿治療。口服維生素B1、B6、B12及血管擴張藥,亦可選用中藥治療。
預防
開展群眾性綜合性預防措施,滅鼠和預防接種是控制鉤體病暴發流行,減少發病的關鍵。
1.消滅和管理傳染源 開展滅鼠保糧滅鼠防病群眾運動。結合「兩管(水、糞)、五改(水井、廁所、畜圈、爐灶、環境)」工作,尤應提倡圈豬積肥、尿糞管理,從而達到防止污染水源、稻田、池塘、河流的目的。對帶菌者和病畜進行檢查治療。對病人的血、腦脊液等嚴密消毒處理。
2.切斷傳播途徑 結合工農業生產改造疫源地,防洪排澇。保護水源和食物,防止鼠和病畜尿污染。在流行地區和流行季節避免在疫水中游泳、嬉水、涉水。收割水稻前放乾田水,或放農藥處理;加強個人防護、皮膚塗布防護藥。
3.增強個人免疫力 疫區居民、部隊及參加收割、防洪、排澇可能與疫水接觸的人員,儘可能提前1個月接種與本地區流行菌型相同的鉤體多價菌苗。每年2次,間隔7天。劑量成人第1次ml,第二次ml。全程注射後人體產生的免疫力可持續1年左右。以後每年仍需同樣注射。有心、腎疾患、結核病及發熱患者不予注射。
4.藥物預防 對高危易感者如孕婦、兒童青少年、老年人或實驗室工作人員意外接觸鉤體、疑似感染本病但無明顯症状時,可注射青黴素每日~120萬U,連續2~3日。此外,還可因地制宜選用土茯苓30g,魚腥草15~30g,穿心蓮、金銀花等煮水服,或服中藥成方「普濟消毒飲」加減。
參看
螺旋體感染 | 回歸熱 |
|
關於「傳染病學/鉤端螺旋體病」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