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消毒飲
A+醫學百科 >> 普濟消毒飲 |
【方名】 普濟消毒飲
【出處】 《東垣試效方》
【組成】 黃芩(15克) 黃連(15克) 陳皮(6克) 甘草(6克) 玄參(6克) 柴胡(6克) 桔梗(6克) 連翹(3克) 板藍根(3克) 馬勃(3克) 牛蒡子(3克) 薄荷(3克) 僵蠶(2克) 升麻(2克)
【方歌】 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此方先。
【趣記】 普及消毒, 芩戀皮草選柴根,敲板罵牛不產生。
普濟消毒(飲),(黃)芩、(黃)連、(陳)皮、(甘)草、玄(參)、柴(胡)、(桔)梗、(連)翹、板(藍根)、馬(勃)、牛(蒡子)、薄(荷)、(僵)蠶、升(麻)。
【功用】 清熱解毒,疏風散邪。
【主治】 大頭瘟。惡寒發熱,頭面紅腫灼痛,目不能開,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有力。(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伴淋巴管迴流障礙等屬風熱邪毒為患者。)
【用法】 水煎服。
【禁忌】 斟酌。
【化裁】 若大便秘結者,可加酒大黃以瀉熱通便;腮腺炎並發睾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龍膽草以瀉肝經濕熱。
【附註】 本方為治療大頭瘟的常用方劑。臨床應用以頭面紅腫灼痛,惡寒發熱。舌紅苔白兼黃,脈浮數為辨證要點。
【各家論述】本方主治大頭瘟(原書稱大頭天行),乃感受風熱疫毒之邪,壅於上焦,發於頭面所致。風熱疫毒上攻頭面,氣血壅滯,乃致頭面紅腫熱痛,甚則目不能開;溫毒壅滯咽喉,則咽喉紅腫而痛;里熱熾盛,津液被灼,則口渴;初起風熱時毒侵襲肌表,衛陽被郁,正邪相爭,故惡寒發熱;舌苔黃燥,脈數有力均為里熱熾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風熱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勢利導。疏散上焦之風熱,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當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熱解毒為主。方中重用酒連、酒芩清熱瀉火,祛上焦頭面熱毒為君。以牛蒡子、連翹、薄荷、僵蠶辛涼疏散頭面風熱為臣。玄參、馬勃、板藍根有加強清熱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陳皮理氣疏壅,以散邪熱鬱結,共為佐藥。升麻、柴胡疏散風熱,並引諸藥上達頭面,且寓「火郁發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諸藥配伍,共收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功。
目錄 |
普濟消毒飲-《醫方集解.瀉火之劑》
【方名】普濟消毒飲 (大頭天行《東垣》)
【來源】《醫方集解.瀉火之劑》
【組成】黃芩(酒炒)、黃連 (酒炒)各五錢 ,陳皮( 去白)、 甘草(生用)、 玄參各 二錢, 連翹、板藍根、馬勃、鼠粘子、薄荷 各一錢 ,僵蠶、升麻 各七分 ,柴胡、桔梗各 二錢。一方無薄荷,有人蔘三錢。亦有加大黃治便秘者,或酒浸,或煨用。
【用法】為末湯調,時時服之。或蜜拌為丸,噙化。
【主治】治大頭天行,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俗云:大頭天行,親戚不相訪問,染者多不救。泰和間多有病此者。醫以承氣加藍根下之,稍緩,翌日如故,下之又緩,終莫能愈,漸至危篤。東垣視之曰:夫身半以上,天之氣也,身半以下,地之氣也,此邪熱客於心肺之間,上攻頭而為腫盛,以承氣瀉胃中之實熱,是為誅伐無過,病以適至其所為,故遂處此方,全活甚眾,遂名普濟消毒飲子。
【各家論述】《醫方集解》:此手太陰少陰足少陽陽明藥也。芩連苦寒,瀉心肺之熱為君;玄參苦寒,橘紅苦辛甘草甘寒,瀉火補氣為臣;連翹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藍根甘寒,馬勃僵蠶苦平,散腫消毒定喘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陽陽明二經之陽氣不得伸,桔梗辛溫,為舟楫,不令下行,為載也。(此解本之東垣,而稍加刪潤。然十書中無此方,見於準繩。)
附:普濟消毒飲子-《東垣試效方》卷九
【別名】普濟消毒散
【來源】《東垣試效方》卷九
【組成】黃芩半兩,黃連半兩,人蔘3錢,橘紅(去白)2錢,元參2錢,生甘草2錢,連翹1錢,黍粘子1錢,板蘭根1錢,馬勃1錢,白僵蠶(炒)7分,升麻7分,柴胡2錢,桔梗2錢。
【加減】如大便硬,加酒煨大黃1錢或2錢以利之。腫勢甚者宜砭刺之。
【功效】清熱解毒,祛厲疫之氣。
【主治】時毒,大頭天行,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
【製法】上為細末。
【用法】半用湯調,時時服之;半蜜為丸,噙化之。或加防風、薄荷、川芎、當歸身,(口父)咀,如麻豆大。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食後稍熱,時時服之。
【附註】普濟消毒散(《溫疫論》卷二)。本方方名,《醫方集解》引作「普濟消毒飲」。
【各家論述】
1.《東垣試效方》:用黃芩、黃連味苦寒瀉心肺間熱以為君;橘紅苦辛,玄參苦寒,生甘草甘寒,瀉火補氣以為臣;連翹、黍粘子、薄荷葉苦辛平,板蘭根味苦寒,馬勃、白僵蠶味苦平,散腫消毒定喘以為佐;新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陽、陽明二經不得伸;桔梗辛溫為舟楫,不令下行。
2.《成方便讀》:大頭瘟,其邪客於上焦。故以酒炒芩、連之苦寒,降其上部之熱邪;又恐芩、連性降,病有所遺;再以升、柴舉之,不使其速下;僵蠶、馬勃解毒而消腫;鼠、元、甘、桔利膈以清咽;板蘭根解疫毒以清熱;橘紅宣肺滯而行痰;連翹、薄荷皆能輕解上焦,消風散熱。合之為方、豈不名稱其實哉!
【臨床醫案】時毒: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癘,初覺憎寒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開,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雲大頭天行,親戚不相訪問,如染之多不救。張縣丞侄亦得此病,至五六日醫以承氣加藍根下之稍緩,翌日其病如故,下之又緩,終莫能愈,漸至危篤。或曰李明之存心於醫,可清治之。遂命診視。此邪熱客於心肺之間,上攻頭目,而為腫盛。以承氣下之,瀉胃中之實熱,是誅罰無過,殊不知適其所至為故。遂處此方,服盡愈。
普濟消毒飲-《顧松園醫鏡》卷六
【來源】《顧松園醫鏡》卷六。
【組成】連翹、黃連、黃芩、玄參、青黛、薄荷、荊芥、人蔘(不虛勿加)、牛蒡、甘菊、甘草、桔梗、柴胡、橘紅。
【功效】散邪退熱消毒。
【主治】初覺憎寒壯熱體重,次傳頭面腫盛,目不能閉,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雲大頭傷寒風,諸藥不愈者。
【製法】共為細末。
【用法】半用湯調,時時呷之,病在上者,服藥不厭少而頻也。半用蜜丸,噙化就臥,令藥性上行也。外用清涼救苦散敷之。
【各家論述】方中連翹、黃連、黃芩瀉心肺之火;玄參治無根之火;青黛散鬱火,止熱煩;薄荷、荊芥散風熱,清頭目;牛蒡散風熱,消浮腫;甘菊治頭目腫痛;甘草、桔梗為舟楫之劑,恐其速下也;柴胡為升提之藥,欲其達上也;橘紅利氣以開壅;人蔘扶正以驅邪;便秘加大黃,從其實而瀉,釜底抽薪之法也。
普濟消毒飲-《羊毛溫證論》
【來源】《羊毛溫證論》
【組成】川黃連5錢,黃芩5錢,甘草2錢,桔梗2錢,元參3錢,荊芥穗2錢,防風2錢,升麻1錢,薄荷葉1錢,連翹(去心)1錢,馬勃1錢,白僵蠶3錢,蟬退殼12枚,牛蒡子(炒)1錢,柴胡1錢2分,炒山梔2錢,生大黃8錢,芒消(提淨)4錢。
【主治】羊毛溫邪,惡寒壯熱,體重身倦,頭面腫大,或兩腮腫,咽喉不利,喉蛾咽腫,口乾舌刺,胸悶氣脹。
【用法】水煎,去滓,下芒消,加黃蜜5錢,陳黃酒5錢,和溫服。
【各家論述】用甘、桔、升麻,柴、薄疏通其氣;芩、連、元,參、山梔以降溫邪毒火;馬勃、僵蠶、牛子以消腫;荊、蟬、翹、防宣熱散結,再加消、黃以攻逐其熱,則溫毒解散,頭腫皆消,而清氣舒暢矣。
關於「普濟消毒飲」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