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支睾吸蟲病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華支睾吸蟲病(clonorchiasis sinensis)又稱肝吸蟲病中華分支睾吸蟲病,是由華支睾吸蟲(中華分支睾吸蟲)寄生肝臟膽管內所引起的疾病。主要因食入未熟的淡水魚而感染臨床表現主要為慢性消化功能紊亂、肝區疼痛和肝臟腫大,重者可致肝硬變。還常並發膽道感染膽囊炎膽石症膽管細胞癌等。本病分布在亞洲,多見於中國、日本、朝鮮等國。估計全世界感染人數達1900萬。1984年中國湖北江陵西漢古屍研究結果表明,早在2300多年前,此病就存在於中國。現分布於華南、西南、華北、東北等24個省、市、自治區,人群感染率約為0.1~57.0%。尤其是廣東等省居民有食「魚生」和「魚生粥」的習慣,更易受染。

目錄

病原學

中華分支睾吸蟲扁形動物門吸蟲綱,復殖目,後睾吸蟲科,分支睾吸蟲屬。成蟲體形狹長、扁薄,前端尖,後端鈍,大小為10~25×3~5mm。有口、腹兩個吸盤。雌雄同體,兩個睾丸前後排列,睾丸大而多、分枝,為本蟲的特徵。蟲卵為人體寄生蟲卵中的最小者,黃褐色,形似芝麻,前端較窄,有小蓋,內含一個已育好的毛蚴。成蟲定居於人或其他終寄主(貓、狗等)的肝膽管里,以組織液和粘液為營養。排出的蟲卵隨膽汁到達腸腔,再隨糞便排出體外。蟲卵落入水中,被淡水螺(第一中間寄主)吞食後,卵內的毛蚴即在螺體內孵出,形成胞蚴。胞蚴發育、增殖,形成多個雷蚴,雷蚴再發育成多個尾蚴,成熟的尾蚴自螺體逸出後,在水中遇到一定種類的淡水魚(第二中間寄主),就鑽入其體內形成囊蚴。人或動物若食入未熟的帶囊蚴的魚,蚴蟲即在十二指腸內破囊而出,經總膽管進入肝膽管,經20天左右發育為成蟲,並開始排卵。成蟲壽命可達15~25年。在中國能作第一中間寄主的淡水螺種類甚多。能作第二中間寄主的淡水魚主要屬鯉科。感染階段的囊蚴主要寄生於魚體的肌肉中,亦可見於鰓、皮、鱗和鰭等部位。在中國福建、遼寧、江西、廣東還發現淡水蝦也可為本吸蟲的第二中間寄生。除人外,很多哺乳動物(如貓、狗)都可有本蟲成蟲的自然感染,成為自然貯存寄主。在中國,食用淡水魚常和螺生活在同一水體,若人和動物含蟲卵的糞便污染水域,螺和魚即有受染的可能,而當地若有吃生或半生魚蝦的習慣,本病就有可能在人群中流行。

臨床表現

華支睾吸蟲病的臨床症状輕重懸殊很大,輕者常毫無症状。一般病例大多呈消瘦、倦怠乏力食慾減退腹瀉(時斷時續,或成慢性)、腹痛腹部飽脹等慢性消化道症状,體格檢查可見60%以上的病兒有肝腫大,肝區壓痛不明顯或有輕度壓痛。部分病人出現浮腫、夜盲及不規則發熱。重度感染者除上述症状外,可出現全身浮腫、腹水脾大貧血等類似肝硬變的症状,或營養不良、生長停滯等發育障礙的症状。少數病例因一次大量感染,可出現寒戰高熱、肝區疼痛及輕度黃疸,血轉氨酶升高,血象嗜酸粒細胞顯著增高等急性華支睾吸蟲病症狀。有膽道感染及膽結石等併發症時,腹痛、黃疸均較顯著,但兒童比成人少見。

診斷

根據流行學史和臨床表現可懷疑本病。糞便或膽汁中查到蟲卵即可確診。由於糞便中殘渣多,蟲卵小,有時需要多次複查才能發現。膽汁中蟲卵多,檢出的陽性率高,但十二指腸流操作複雜,不能普遍應用。此外,皮內試驗、間接血凝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間接熒光抗體和對流電泳免疫學診斷方法,均可協助診斷及流行學調查,但不能作為確診的唯一根據。

實驗檢查:1.血象;2.肝功能檢查;3.蟲卵檢查;4.免疫學檢查。  

疾病病因

1、傳染源 感染了華支睾吸蟲的人和哺乳類動物(如貓、狗、鼠、豬等是主要的傳染源。

2、傳播途徑 通過進食未經煮熟含有活的華支睾吸蟲囊的淡水魚蝦而從消化道感染。生食魚肉或蝦是主要的感染方式,此外,烤、煎等烹飪時間不夠完全殺滅囊蚴,或炊具生、熟食不分也可致感染。

3、人群易感性 人對本病普遍易感,因此只要進食了含活的華支睾吸蟲囊蚴的淡水魚蝦均可被感染。不同地方及不同人群的感染率差異主要與生活習慣、飲食嗜好及淡水魚類分布的不同相關。  

病理生理

寄生在人體膽管的蟲體數目多少不一,感染輕者僅有十餘至數十條,可不出現明顯的病理損害臨床表現。較嚴重的感染者其肝內膽管中的蟲體數目可多達上千條,甚至見於肝外單刀膽道、膽囊膽總管胰管。成蟲本身的機械刺激及其分泌五的化學刺激作用,使膽管上皮細胞發生脫落繼而顯著增生,可呈腺瘤樣,並伴有粘蛋百分泌活躍。隨著干山時間延長,膽管壁增厚,管腔逐漸變窄而阻塞致膽汁淤積。有時阻塞以上之單幹擴大成圓筒形、壺形或憩室。膽管及門靜脈周圍纖維增生,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進順,並向肝實質侵入。肝組織有不同程度地濁腫或萎縮,長期重複感染者可能導致肝纖維化左肝管與膽總管的連接較平直,蚴蟲易於上行,故肝左葉的病變較重。膽總管或內的成蟲,可引起肝外梗阻。激發細菌感染則發生膽管炎、膽囊炎。蟲體進入胰管可引致胰管炎或胰腺炎。蟲卵在膽道沉積後,可以其為核心形成膽道結石。長期的華支睾吸蟲感染膽管細胞癌的發生密切相關。  

治療方案

(一)病原治療吡喹酮是治療本病的首選藥物,為廣譜蠕蟲藥毒性低,吸收、代謝排泄快,對華支睾吸蟲病有肯定而滿意的療效。治療劑量,無論感染輕重,以25mg/kg,短暫,可有頭痛、頭暈、腹痛、腹瀉、噁心、乏力等,一般治療劑量對心、肝、腎均無明顯影響,個別病人可有心律失常、早搏等,治療前宜做常規心臟檢查(包括心電圖),心功能不良者慎用或劑量酌減。此外,丙硫咪唑於本病也有較好的去蟲效果,劑量每次mg/kg,2次/d,連服7d,可獲滿意療效,但療程較長。短程治療可選用總劑量60—84mg/kg為,分天服用,效果亦佳。本藥較吡喹酮副作用更輕,停藥後自行緩解,驅蟲更為安全。

(二)對症和支持治療 對重度感染有較重營養不良者,應加強營養,給予高度蛋白高熱量飲食,少量多餐。如患者消化功能不好,不能接受過多飲食則考慮靜注葡萄糖液、復方胺基酸水解蛋白等以供應熱量及補充蛋白質。肝功能明顯損害者,使用護肝降酶藥物保護肝,待情況好轉後方予驅蟲。合併膽道細菌感染時,加用抗菌藥物。若合併膽總管狹窄梗阻、膽石症、則予手術治療,術後予以驅蟲。

預防

大力開展衛生宣傳教育,不吃未熟的魚,抓魚後洗手,切生、熟菜用的刀、砧板要分開。搞好糞便管理,減少魚、螺等感染機會,切斷本蟲的生活史和流行環節。有條件時在病區進行普查普治。

參看

健康問答網關於華支睾吸蟲病的相關提問

關於「華支睾吸蟲病」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