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神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清神散

【處方】 檀香(挫.一兩) 人蔘(去蘆.一兩) 羌活(一兩) 防風(一兩) 甘草(炙.一兩) 荊芥穗(一兩) 薄荷(一兩) 細辛(去心.二兩半) 石膏(研.二兩半)

【功效與作用】 消風化痰。治頭風目眩耳鳴鼻塞咽嗌不利。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食後服,沸湯點服。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清神散

【處方】 荊芥穗(二兩) 薄荷葉(二兩) 甘草(炒 一兩) 牛旁子(炒.半兩) 川芎(半兩)

炮製】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風壅熱甚,咽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沸湯調,食後服。治熱風:以牛乳服之;去風熱:以椰子漿飲之。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清神散

【處方】 檀香、人蔘(去蘆)、羌活(去苗)、防風(去苗),各一十兩了。薄荷(去土)、荊芥穗、甘草,各二十兩。石膏(研)四十兩,細辛(去苗洗.焙)五兩。

【炮製】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消風壅,化痰涎。治頭昏目眩,心忪面熱腦痛耳鳴,鼻塞聲重,口眼俽動,精神昏憒,肢體疼倦,頸項緊急,心膈煩悶,咽嗌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沸湯點服,或入末點服亦得,食後服。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清神散

【處方】 檀香(銼)人蔘(去蘆)羌活(去苗)防風(去苗)各300克 薄荷(去土)荊芥穗 甘草(爁)各600克 石膏(研)1.2千克 細辛(去苗,先焙)150克

【製法】 上藥為末。

【功效與作用】 消風壅,化痰涎。治頭昏目眩,心忪面熱,頭痛耳鳴,鼻塞聲重,口眼瞤動,精神昏憤,肢體疼倦,頸項緊急,心膈煩悶,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次6克,食後用沸湯或茶末調服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

雞峰普濟方》卷十八:清神散

【處方】 荊芥穗 川芎 香附子 防風各30克 澤瀉 甘草 石膏 蒺藜各30克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頭目不清,精神昏憤。

【用法用量】 每服3克,茶調下,不以時。

【摘錄】 《雞峰普濟方》卷十八

《朱氏集驗方》卷九:清神散

【處方】 干菊花 白僵蠶(炒,去絲、嘴)各30克 荊芥穗 羌活 木通 川芎 防風各15克 木香6克 甘草 石菖蒲各9克

【製法】 上藥為末。

【功效與作用】 祛風痰,清頭目,開耳竅。治風痰阻遏清陽,頭目不清,耳常重聽

【用法用量】 每服9克,食後及臨臥時服,茶清調下。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九

外科正宗》卷二:清神散

【處方】 甘草節15克 真豆粉30克 大硃砂9克 梅花片1.5片 牛黃0.9克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鎮驚安神。治脫疽疔瘡發背熱毒甚者,腠理發越不盡,煩躁悶亂,睡則譫言嘔吐不食者。

【用法用量】 每服3克,淡竹葉燈心湯調服。

【摘錄】 《外科正宗》卷二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清神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