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樓瞿麥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金匱要略》卷中:栝樓瞿麥丸

【處方】 栝樓根6克 茯苓 薯蕷各9克 附子5克(炮)瞿麥3克

【製法】 上五味,研末,煉蜜丸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溫腎利水生津潤燥。治腎不化氣,水氣內停,小便不利,其人苦渴。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一日三次,溫開水送下;不知,增至7~8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

【備註】 本方所治小便不利,是因腎陽不足為患。方中附子溫腎壯陽,以助膀胱之氣化,腎陽充足,膀胱氣化有權,小便自然通利;配伍茯苓淡滲利水,山藥潤燥止渴,使水濕下行,津液上承,則小便利,口渴止,又用栝樓根生津潤燥,瞿麥以增強通利水道之功,二味性寒,又可監製附子之燥熱,以期助陽而不傷陰五藥相配,具有補腎陽,利小便,生津液,止口渴的效果。

【摘錄】 《金匱要略》卷中

金匱》卷中:栝樓瞿麥丸

【別名】 瓜蔞瞿麥丸

【處方】 栝樓根2兩,茯苓3兩,薯蕷3兩,附子1枚(炮),瞿麥1兩。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化氣,利水,潤燥。主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苦渴。

【用法用量】 瓜蔞瞿麥丸(《濟陽綱目》卷九十二)。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瞿麥丸」。

【各家論述】 ①《金匱要略心典》:此下焦陽弱氣冷,而水氣不行之證,故以附子益陽氣,茯苓、瞿表行水氣。觀方後雲「腹中溫為知」可以推矣。其人苦渴,則是水寒偏結於下,而燥火獨聚於上,故更以薯蕷、栝樓根除熱生津液也。夫上浮之焰,非滋不息;下積之陰,非暖不消;而寒潤辛溫,並行不悖,此方為良法矣。欲求變通者,須於此三複焉。②《金鑒》:小便不利,水蓄於膀胱也。其人苦渴,水不化生津液也。以薯蕷、花粉之潤燥生津,而苦渴自止;以茯苓、瞿麥之滲泄利水,而小便自利;更加炮附宣通陽氣。上蒸津液,下行水氣,亦腎氣丸之變制也。然其人必脈沉無熱,始合法也。

【臨床應用】 ①慢性腎小球腎炎《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1;1:59):劉某某,女,40歲,重慶建設銀行職工,1964年12月20日初診:水腫,小便不利一年許,口渴增劇,水腫加重兩月左右。現證:全身水腫,口渴引飲,腰冷腿軟,精神萎靡不振,納差,每餐約1兩米飯,小便不利,短少而淡黃,尿無熱感,大便2-3天1次,不結燥,面色浮白,唇淡,無苔乏津,脈沉細。西醫診斷為慢性腎小球腎炎,經服中西藥,治療一年左右療效不顯,近兩月來,病情加劇,其人苦幹渴飲,水腫愈增,小便淡黃短少,於是前來重慶市第二中醫院就診。此系腎陽不足,氣化紊亂,形成上燥下寒之渴腫、小便不利證。擬以潤燥生津,溫陽利水主治,方用栝樓瞿麥丸改用湯劑,加鹿膠以填補精血。方藥:栝樓根30g、淮山藥30g、茯苓15g、瞿麥15g、制附片15g(另包,先煎2小時)、鹿膠12g(另包,蒸化兌服)。上方服2劑,口渴大減,飲水量減少一半,水腫亦大減,小便量增多而暢利,飲食增加,其餘舌脈同上,效不更方,將原方再進2劑。口渴更減,小便暢利,水腫基本消失,飲食接近正常,大便正常,腰冷消失。現覺腰酸腿軟,精神仍疲倦,夜尿3-4次,舌質淡,無苔微潤脈沉細。於原方中將栝樓根改用15g,其餘藥物和劑量不變,囑進2劑。服藥後渴飲,水腫消失,飲食正常,精神比原來大有好轉,時而仍感疲乏,尿色淡黃無熱感,夜尿2-3次,腰酸腿軟,面色接近正常,唇淡紅,舌質淡,無苔津潤,脈沉細。②癃閉《山東中醫雜誌》:(1983;2:8):患者余某,年72歲,患小便點滴不通,曾用八正五苓西藥利尿、導尿諸法均不效。患者拒用手術,經友人介紹余診,診見:口渴甚苦而不欲飲,以水果自憩之,小便點滴不通,少腹脹急難忍,手足微涼,舌質淡胖有齒痕,苔黃膩偏干,脈沉細而數。診為高年癃閉,投瓜蔞瞿麥丸加車前、牛膝天花粉12g、瞿麥10g。茯苓12g、山藥12g、牛膝12g、車前子12g(包)、熟附子10g。藥服1劑,小便漸通,脹急略減,再3劑病去若失。

【摘錄】 《金匱》卷中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栝樓瞿麥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