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普濟方》卷二○七:地榆丸

【處方】 地榆(微炒)當歸(微炒)阿膠糯米炒)黃連(去須)訶子肉(炒)木香(晒乾)烏梅肉各15克

【製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主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腹時用陳米湯下,每日至三次。

【備註】 本方原名"地榆散",與劑型不符,現據《證治準繩.類方》卷六改。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七

《外台》卷二十五引《延年秘錄》:地榆丸

【處方】 地榆6兩(炙),赤石脂7分,厚朴6分,白朮5分,乾薑6兩,龍骨7分,黃連10分,當歸5分,熟艾5分,烏梅肉6分,甘草4分(炙)。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冷痢。不消食,腹中脹痛,氣滿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25丸,飲送下,1日2次。

【摘錄】 《外台》卷二十五引《延年秘錄》

明醫指掌》卷六:地榆丸

【處方】 白朮半兩,黃柏(炒)2錢,生地黃2錢,白芍藥2錢,地榆2錢,黃芩(炒)2錢,香附2錢。

【製法】 上為末,蒸餅為丸。

【功效與作用】 臟毒挾濕者。

【用法用量】 口服。

【摘錄】 《明醫指掌》卷六

《普濟方》卷九十七:地榆丸

【處方】 大川烏頭(鹽炒,不得過熟,去皮臍尖)1兩,甜參1兩,地榆1兩,麝香1分(別研,入前4味中拌令勻)。

【製法】 上為末,5味同搗,煉白蜜5兩和為丸,如梧桐子大,以瓷盒密封貯之。

【功效與作用】 風氣攻注、榮衛壅滯,四肢疼痛無力,漸成癱瘓

【用法用量】 本方用法雲「五味同搗」,而實際組成僅四味,疑脫。

【摘錄】 《普濟方》卷九十七

片玉心書》卷五:地榆丸

【處方】 防風、烏梅肉、枳殼、阿膠、甘草(炙)、荊芥穗、黃連、生地、當歸身、槐花、白朮、伏龍肝、地榆。

【製法】 水為丸。

【功效與作用】 小兒時常糞後出血不止。

【用法用量】 陳米飲送下。

【摘錄】 《片玉心書》卷五

聖濟總錄》卷七十七:地榆丸

【處方】 地榆1兩,龍骨半兩,赤石脂半兩,無食子(炮)半兩,熟艾(微炒)半兩,黃柏(去粗皮)3分,橡實殼(炒)1兩半。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久痢不止。大便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七十七

《聖濟總錄》卷一七八:地榆丸

【處方】 地榆1兩,草豆蔻3枚(炮,去皮),黃耆(銼)1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

【製法】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效與作用】 小兒腸虛腹脹,瀉血不止。

【用法用量】 1-2歲兒每服10丸,草節湯送下,日3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七八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地榆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