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六一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黃耆六一湯

【別名】 黃耆湯(《普濟方》卷二二九)。

【處方】 黃耆(去蘆,蜜炙)180克 甘草30克

【製法】 上藥哎咀。

【功效與作用】 補氣生津。治諸虛不足,肢體勞倦,胸中煩悸,唇口乾燥面色萎黃,不能飲食;或先渴而欲發瘡,或病癰疽後而渴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大棗1枚,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五

《局方》卷五(寶慶新增方):黃耆六一湯

【別名】 黃耆湯、黃耆飲

【處方】 黃耆(去蘆,蜜炙)6兩,甘草(炙)1兩。

【功效與作用】 平補氣血,安和臟腑主氣虛津傷,肢體勞倦,口常乾渴,面色萎黃,不思飲食;或先渴而後生瘡癤,或患癰疽之後而口渴;或衛虛自汗;或痔漏膿水不絕。

【用法用量】 黃耆湯(《普濟方》卷二二九)、黃耆飲(《證治要訣類方》卷二)。

【摘錄】 《局方》卷五(寶慶新增方)

外科正宗》卷三:黃耆六一湯

【處方】 黃耆(半生,半蜜水炒)6錢,甘草(半生,半炙)1錢5分,人蔘1錢。

【功效與作用】 流注潰後,膿水出多,口乾作渴,煩躁不寧

【用法用量】 水2鍾,煎8分,食遠服

【摘錄】 《外科正宗》卷三

外科精要》卷下:黃耆六一湯

【處方】 綿黃耆6兩(用淡鹽水潤,飯上蒸),粉草1兩(半生半炙)。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治渴補虛,免癰疽。主渴疾癰疽,潰後作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侵晨、日午以白湯調下;不應,作大劑,水煎服。古人號黃耆為羊肉,可見其能補也。

【摘錄】 《外科精要》卷下

《直指》卷九:黃耆六一湯

【處方】 黃耆(炙)6錢,甘草(炙)1錢,白朮3錢,白芍藥3錢。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虛勞自汗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摘錄】 《直指》卷九

《朱氏集驗方》卷一:黃耆六一湯

【處方】 黃耆、當歸、甘草各等分

【功效與作用】 風濕相搏肌肉瞤動。

【用法用量】 本方治上症,宜先服滲濕湯,次用是藥。

【摘錄】 《朱氏集驗方》卷一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黃耆六一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