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湯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全生指迷方》卷三:白薇湯

【處方】 白薇30克 當歸30克 人蔘15克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治郁冒,又名血厥。患者平居無痰,忽然如死,身不動搖,默默不知人,目閉不能開,口噤不能言,或微知人,惡聞人聲,但如眩冒,移時方醒,由汗出過多所致。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熱服

【備註】 《普濟本事方》卷七載本方有甘草,余均同。

【摘錄】 《全生指迷方》卷三

《全生指迷方》卷三:白薇湯

【處方】 白薇1兩,當歸1兩,人蔘半兩,甘草(炙)1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郁冒血厥,居常無苦,忽然如死,身不動,默默不知人,目閉不能開,口噤不能語,又或似有知而惡聞人聲,或但如眩冒,移時乃寤;產後胃弱不食,脈微多汗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本事方釋義》:白薇氣味苦咸微寒,入足陽明;當歸氣味辛甘微溫,入手少陰、足厥陰;人蔘氣味甘溫,入足陽明;甘草氣味甘平,入足太陰,通行十二經絡。以咸苦微寒及辛甘微溫之藥和其陰陽,以甘溫甘平之藥扶其正氣,則病自然愈也。

【摘錄】 《全生指迷方》卷三

聖濟總錄》卷十四:白薇湯

【處方】 白薇(焙乾)1兩半,細辛(去苗葉)1兩半,龍齒(搗末)3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80枚。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風驚恐,四肢牽掣,神志不寧,或發邪狂叫,妄走見鬼,若癲癇狀。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2盞,煮取8分,去滓溫服,空心、午時、夜臥各1次。風熱盛實,即入竹瀝少許,攪勻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四

普濟方》卷二三八引《指南方》:白薇湯

【處方】 白薇3兩,紫蘇3兩,當歸2兩。

【製法】 上為粗末。

【功效與作用】 郁冒。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2盞,煎1盞,去滓服。

【摘錄】 《普濟方》卷二三八引《指南方》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白薇湯

【處方】 白薇半兩,蜀漆葉半兩,常山1兩,知母(切,焙)半兩,鱉甲(去裙襴醋炙黃)3分,甘草(炙,銼)半兩,苦參半兩,大黃(生)1兩,升麻半兩,石膏(碎)3分,豉1合,蒜3枚(獨棵者,切),淡竹葉(切)3兩,赤茯苓(去黑皮)3分,龍膽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

【製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效與作用】 瘴瘧,經百日或一年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酒半盞,同煎至1盞,去滓,未發前溫1服,發時1服,仍以藥汁塗手面良。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醫級》卷七:白薇湯

【處方】 白薇、生地丹皮丹參沙參芍藥、甘草、麥冬石斛

【功效與作用】 陰虛火旺身熱支滿;及熱入血室,傳熱歸陰,沖任受邪,潮熱詀語,或晝明夜亂。

【摘錄】 《醫級》卷七

辨證錄》卷三:白薇湯

【處方】 白薇2錢,麥冬3錢,款冬花3分,桔梗3分,百部2分,貝母5分,生地3錢,甘草3分。

【功效與作用】 喉癬喉嚨必先作癢,面紅耳熱不可忍,其後咽唾之時,時覺乾燥,必再加咽唾而後快,久而作痛,變為楊梅紅瘰,或痛或癢。

【用法用量】 水煎湯,漱口服,日服1劑。服10日蟲死。後用溉喉湯30劑。

【摘錄】 《辨證錄》卷三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白薇湯」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