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陽明胃經

(重定向自足阳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足陽明胃經,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胃經。本經一側45穴(左右兩側共90穴),其中15穴分布於下肢的前外側面,30穴在腹、胸部與頭面部。首穴承泣,末穴厲兌。主治腸胃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某些病症和咽喉、頭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症。

靈樞.經脈》:「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中,旁納(一本作約字)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

本經鼻翼兩旁起始,上至鼻根中,在內眼角處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沿鼻外側(承泣四白巨髎)下行,入上齒中,回出來挾著口的兩旁,環繞嘴唇,向下交會於任脈承漿穴;然後退回來沿著下頜的後下方,淺出於本經的大迎穴,沿著下頜角(頰車),上至耳前,經過足少陽膽經上關穴,沿鬢髮邊際,上抵頭角頭維),行至額前(神庭)。它下行的支脈,從大迎穴前邊直下人迎,沿喉嚨,進入鎖骨上窩(缺盆)。深入體腔,貫穿膈肌,入屬胃腑,聯絡脾臟。它外行的主幹。從鎖骨上窩向下,經乳部內側向下挾著臍的兩旁,進入到腹股溝(氣街)部。它在腹內的一條支脈,從胃下口的幽門部開始,經腹至氣街與外行的主幹會合。自此合而下行,經大腿前邊的髀關、伏兔、下至膝臏中,再向下沿脛骨外側,走向足背,進入中趾內側(厲兌)。另有一條支脈,從膝下3寸(足三里)處分出,向下到中趾外側。它的又一條支脈,從足背部(沖陽)分出,至足大趾的內側端(隱白),脈氣由此與足太陰脾經相接。

本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洒洒惡寒,面色發黑,癲狂腹脹鼻塞衄血口頸腫,喉痛,頸部腫痛,沿胸、乳、股、脛外側及足背部本經脈過處皆痛,飲食不化或消谷善飢等。

足陽明胃經循行部位

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胃經起於鼻翼旁(迎香穴),挾鼻上行,左右側交會於鼻根部,旁行入目內眥,與足太陽經相交,向下沿鼻柱外側,入上齒中,還出,挾口兩旁,環繞嘴唇,在頦唇溝承漿穴處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頜骨後下緣到大迎穴處,沿下頜角上行過耳前,經過上關穴客主人),沿髮際,到額前。

足陽明胃經分支從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嚨向下後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過膈肌,屬胃,絡脾。直行向下一支是從缺盆出體表,沿乳中線下行,挾臍兩旁(旁開二寸),下行至腹股溝外的氣街穴。本經脈又一分支從胃下口幽門處分出,沿腹腔內下行到氣街穴,與直行之脈會合,而後下行大腿前側,至膝臏沿下肢脛骨前緣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側端(厲兌穴)。本經脈另一分支從膝下3寸處(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側端。又一分支從足背上沖陽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交於足太陰脾經

足陽明胃經腧穴

主條目:足陽明胃經穴

足陽明胃經腧穴有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地倉穴大迎穴頰車穴下關穴頭維穴人迎穴水突穴氣舍穴缺盆穴氣戶穴庫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乳根穴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關門穴太乙穴滑肉門穴天樞穴外陵穴大巨穴水道穴歸來穴氣沖穴髀關穴伏兔穴陰市穴梁丘穴犢鼻穴足三里穴上巨虛穴條口穴下巨虛穴豐隆穴解溪穴沖陽穴陷谷穴內庭穴厲兌穴

共45穴,左右合90穴。

參看


關於「足陽明胃經」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