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學/消渴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內科學》 >> 氣血津液病證 >> 消渴
中醫內科學

中醫內科學目錄

消渴病是由於先天稟賦不足,復因情志失調、飲食不節等原因所導致的以陰虛燥熱為基本病機,以多尿、多飲、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為典型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

消渴病是一種發病率高、病程長、併發症多,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病證,近年來發病率更有增高的趨勢。中醫藥在改善症状、防治併發症等方面均有較好的療效。

在世界醫學史中,中醫學對本病的認識最早,且論述甚詳。消渴之名,首見於《素問奇病論》,根據病機及症状的不同,《內經》還有消癉膈消肺消消中等名稱的記載。

《內經》認為五臟虛弱,過食肥甘,情志失調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內熱是其主要病機。《金匱要略》立專篇討論,.並最早提出治療方藥。《諸病源候論.消渴候》論述其併發症說:「其病變多發癰疽。」《外台秘要,消中消暑腎消》引《古今錄驗》說:「渴而飲水多,小便數,……甜者,皆是消渴病也。」又說:「每發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對消渴的臨床特點作了明確的論述。劉河間對其併發症作了進一步論述,《宣明論方.消渴總論》說:消渴一證「可變為雀目內障」,《儒門事親.三消論》說:「夫消渴者,多變聾盲、瘡癬、痤癘之類」,「或蒸熱虛汗,肺痿勞嗽」。《證治準繩.消癉》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對三消的臨床分類作了規範,「渴而多飲為上消(經謂膈消),消谷善飢為中消(經謂消中),渴而便數有膏為下消(經謂腎消)」。明清及其之後,對消渴的治療原則及方藥,有了更為廣泛深入的研究。

本節之消渴病與西醫學的糖尿病基本一致。西醫學的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煩渴的臨床特點,與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處,可參考本節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1.稟賦不足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即已認識到先天稟賦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內在因素。《靈樞.五變》說:「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其中尤以陰虛體質最易罹患。

2.飲食失節長期過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損傷脾胃,致脾胃運化失職,積熱內蘊,化燥傷津消谷耗液,發為消渴。《素問.奇病論》說:「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3.情志失調長期過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傷肝肝氣鬱結,或勞心竭慮,營謀強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熱內燔,消灼肺胃陰津而發為消渴。正如《臨證指南醫案.三消》說:「心境愁郁,內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4.勞欲過度房室不節,勞欲過度,腎精虧損,虛火內生,則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終致腎虛肺燥胃熱俱現,發為消渴。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說:「房勞過度,致令腎氣虛耗,下焦生熱,熱則腎燥,腎燥則渴。」

消渴病的病機主要在於陰津虧損,燥熱偏盛,而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兩者互為因果,陰愈虛則燥熱愈盛,燥熱愈盛則陰愈虛。消渴病變的臟腑主要在肺、胃、腎,尤以腎為關鍵。三臟之中,雖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響。

肺主氣為水之上源,敷布津液。肺受燥熱所傷,則津液不能敷布而直趨下行。隨小便排出體外,故小便頻數量多;肺不布津則口渴多飲。正如《醫學綱目.消癉門》說:「蓋肺藏氣,肺無病則氣能管攝津液之精微,而津液之精微者收養筋骨血脈,余者為溲。肺病則津液無氣管攝,而精微者亦隨溲下。」

胃為水谷之海,主腐熟水谷,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為胃行其津液。脾胃受燥熱所傷,胃火熾盛,脾陰不足,則口渴多飲,多食善飢脾氣虛不能轉輸水谷精微,則水谷精微下流注入小便,故小便味甘;水谷精微不能濡養肌肉,故形體日漸消瘦。

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寓元陰元陽腎陰虧虛則虛火內生,上燔心肺則煩渴多飲,中灼脾胃則胃熱消谷,腎失濡養,開闔固攝失權,則水谷精微直趨下泄,隨小便而排出體外,故尿多味甜。

消渴病雖有在肺、胃、腎的不同,但常常互相影響,如肺燥津傷,津液失於敷布,則脾胃不得濡養,腎精不得滋助;脾胃燥熱偏盛,上可灼傷肺津,下可耗傷腎陰;腎陰不足陰虛火旺,亦可上灼肺胃,終至肺燥胃熱腎虛,故「三多」之證常可相互並見。

消渴病日久,則易發生以下兩種病變:一是陰損及陽陰陽俱虛。消渴雖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但由於陰陽互根陽生陰長,若病程日久,陰損及陽,則致陰陽俱虛。其中以腎陽虛脾陽虛較為多見。二是病久人絡,血脈瘀滯。消渴病是一種病及多個臟腑的疾病,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且陰虛內熱,耗傷津液,亦使血行不暢而致血脈瘀滯。血瘀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機之一,且消渴病多種併發症的發生也與血瘀密切有關。

【臨床表現】

消渴病起病緩慢,病程漫長。本病以多尿、多飲、多食、倦怠乏力,形體消瘦,或尿有甜味為其證候特徵。但患者「三多」症状的顯著程度有較大的差別。消渴病的多尿,表現為排尿次數增多,尿量增加。有的患者是因夜尿增多而發現本病。與多尿同時出現的是多飲,喝水量及次數明顯增多。多食易飢,食量超出常人,但患者常感疲乏無力,日久則形體消瘦。但現代的消渴病患者,有的則在較長時間內表現為形體肥胖

【診斷】

1.凡以口渴多飲、多食易飢、尿頻量多、形體消瘦或尿有甜味為臨床特徵者,即可診斷為消渴病。本病多發於中年以後,以及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之人。若有青少年期即罹患本病者,一般病情較重。

2.初起可「三多」症状不著,病久常並發眩暈肺癆胸痹心痛中風、雀目、瘡癰等。嚴重者可見煩渴、頭痛嘔吐腹痛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脫危象。由於本病的發生與稟賦不足有較為密切的關係,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診斷參考。

3.查空腹、餐後2小時血糖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試驗等,有助於確定診斷。必要時查尿酮體,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結合力及血鉀、鈉、鈣、氯化物等。

【鑒別診斷】

1.口渴症口渴症是指口渴飲水的一個臨床症状,可出現於多種疾病過程中,尤以外感熱病為多見。但這類口渴各隨其所患病證的不同而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状,不伴多食、多尿、尿甜、瘦削等消渴的特點。

2.癭病癭病中氣鬱化火、陰虛火旺的類型,以情緒激動,多食易飢,形體日漸消瘦,心悸,眼突,頸部一側或兩側腫大為特徵。其中的多食易飢、消瘦,類似消渴病的中消,但眼球突出,頸前生長癭腫則與消渴病有別,且無消渴病的多飲、多尿、尿甜等症。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病位消渴病的三多症状,往往同時存在,但根據其表現程度的輕重不同,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及肺燥、胃熱、腎虛之別。通常把以肺燥為主,多飲症状較突出者,稱為上消;以胃熱為主,多食症状較為突出者,稱為中消;以腎虛為主,多尿症狀較為突出者,稱為下消。

2.辨標本本病以陰虛為主,燥熱為標,兩者互為因果,常因病程長短及病情輕重的不同,而陰虛和燥熱之表現各有側重。一般初病多以燥熱為主,病程較長者則陰虛與燥熱互見,日久則以陰虛為主。進而由於陰損及陽,可見氣陰兩虛,並可導致陰陽俱虛之證。

3.辨本證與併發症多飲、多食、多尿和乏力、消瘦為消渴病本證的基本臨床表現,而易發生諸多併發症為本病的另一特點。本證與併發症的關係,一般以本證為主,併發症為次。多數患者,先見本證,隨病情的發展而出現併發症。但亦有少數患者與此相反,如少數中老年患者,「三多」及消瘦的本證不明顯,常因癰疽、眼疾、心腦病症等為線索,最後確診為本病。

治療原則

本病的基本病機是陰虛為本,燥熱為標,故清熱潤燥養陰生津為本病的治療大法。

醫學心悟,三消》說:「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可謂深得治療消渴之要旨。

由於本病常發生血脈瘀滯及陰損及陽的病變,以及易並發癰疽、眼疾、勞嗽等症,故還應針對具體病情,及時合理地選用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益氣滋補腎陰溫補腎陽等治法。

分證論治

『上消』

.肺熱津傷

症状:煩渴多飲,口乾舌燥,尿頻量多,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洪數。

治法:清熱潤肺,生津止渴。

方藥:消渴方。

方中重用天花粉以生津清熱,佐黃連清熱降火生地黃、藕汁等養陰增液,尚可酌加葛根麥冬以加強生津止渴的作用。若煩渴不止,小便頻數,而脈數乏力者,為肺熱津虧,氣陰兩傷,可選用玉泉丸二冬湯。玉泉丸中,以人蔘黃芪茯苓益氣,天花粉、葛根、麥冬、烏梅甘草清熱生津止渴。二冬湯中,重用人蔘益氣生津天冬、麥冬、天花粉、黃芩知母清熱生津止渴。二方同中有異,前者益氣作用較強,而後者清熱作用較強,可根據臨床需要加以選用。

中消

.胃熱熾盛

症状:多食易飢,口渴,尿多,形體消瘦,大便乾燥,苔黃,脈滑實有力。

治法:清胃瀉火,養陰增液。;

方藥:玉女煎

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肺胃之熱,生地黃、麥冬滋肺胃之陰,川牛膝活血化瘀,引熱下行。可加黃連、梔子清熱瀉火大便秘結不行,可用增液承氣湯潤燥通腑、「增水行舟」,待大便通後,再轉上方治療。本證亦可選用白虎加人蔘湯。方中以生石膏、知母清肺胃、除煩熱,人蔘益氣扶正,甘草、梗米益胃護津,共奏益氣養胃、清熱生津之效。

對於病程較久,以及過用寒涼而致脾胃氣虛,表現口渴引飲,能食與便溏並見,或飲食減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而於,脈弱者,治宜健脾益氣、生津止渴,可用七味白朮散。方中用四君子湯健脾益氣,木香藿香醒脾行氣散津,葛根升清生津止渴。《醫宗金鑒》等書將本方列為治消渴病的常用方之一。

『下消』

.腎陰虧虛

症状: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軟,乏力,頭暈耳鳴口乾唇燥皮膚乾燥瘙癢舌紅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補腎,潤燥止渴。.

方藥:六味地黃丸

方中以熟地滋腎填精為主藥;山萸肉固腎益精,山藥滋補脾陰、固攝精微,該二藥在治療時用量可稍大;茯苓健脾滲濕澤瀉丹皮清泄肝腎火熱,共奏滋陰補腎,補而不膩之效。

陰虛火旺而煩躁五心煩熱盜汗失眠者,可加知母、黃柏滋陰瀉火。尿量多而混濁者,加益智仁桑螵蛸五味子益腎縮泉。氣陰兩虛而伴睏倦,氣短乏力舌質淡紅者,可加党參、黃芪、黃精補益正氣

.陰陽兩虛

症状:小便頻數,混濁如膏,甚至飲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輪乾枯,腰膝酸軟,四肢欠溫,畏寒肢冷,陽痿月經不調舌苔淡白而干,脈沉細無力。

治法:溫陽滋陰補腎固攝。

方藥:金匱腎氣丸

方中以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並用附子肉桂以溫補腎陽。本方以溫陽藥和滋陰藥並用,正如《景岳全書.新方八略》所說:「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長,而泉源不竭。」而《醫貫.消渴論》更對本方在消渴病中的應用作了較詳細的闡述:「蓋因命門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氣,不能熏蒸上潤乎肺,如釜底無薪,鍋蓋乾燥,故渴。至於肺亦無所稟,不能四布水津,並行五經,其所飲之水,未經火化,直人膀胱,正謂飲一升溲一升,飲一斗溲一斗,試嘗其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故用附子、肉桂之辛熱,壯其少火,灶底加薪,枯籠蒸溽,稿禾得雨,生意維新。」

對消渴而症見陽虛畏寒的患者,可酌加鹿茸粉0.5g,以啟動元陽,助全身陽氣之氣化。本證見陰陽氣血俱虛者,則可選用鹿茸丸以溫腎滋陰,補益氣血。上述兩方均可酌加覆盆子、桑螵蛸、金櫻子等以補腎固攝。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變,故對於上述各種證型,尤其是對於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脈澀或結或代,及兼見其他瘀血證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方藥。如丹參川芎鬱金、紅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方中用丹參、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當歸赤白芍養血活血,木香行氣導滯,葛根生津止渴。

消渴容易發生多種併發症,應在治療本病的同時,積極治療併發症。白內障雀盲耳聾,主要病機為肝腎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補肝腎,益精補血,可用杞菊地黃,丸或明目地黃丸。對於並發瘡毒癰疽者,則治宜清熱解毒,消散癰腫,用五味消毒飲。在癰疽的恢復階段,則治療上要重視托毒生肌。並發肺癆、水腫、中風者,則可參考有關章節辨證論治。

【轉歸預後】

消渴病常病及多個臟腑,病變影響廣泛,未及時醫治以及病情嚴重的患者,常可並發多種病證,如肺失滋養,日久可並發肺癆;腎陰虧損,肝失濡養,肝腎精血不能上承於耳目,則可並發白內障、雀目、耳聾;燥熱內結,營陰被灼,脈絡瘀阻,蘊毒成膿,則發為瘡癰疽;陰虛燥熱,煉液成痰,以及血脈瘀滯,痰瘀阻絡,蒙蔽心竅,則發為中風偏癱;陰損及陽,脾腎衰敗,水濕瀦留,泛濫肌膚,則發為水腫。綜觀消渴病的自然發病過程,常以陰虛燥熱為始,病程日久,可導致陰損及陽,血行瘀滯,而形成陰陽兩虛,或以陽虛為主,並伴血脈瘀阻的重證,且常出現各種嚴重的併發症。

消渴病是現代社會中發病率甚高的一種疾病,尤以中老年發病較多。「三多」和消瘦的程度,是判斷病情輕重的重要標誌。早期發現、堅持長期治療、生活規律、飲食控制的患者,其預後較好。兒童患本病者,大多病情較重。併發症是影響病情、損傷患者勞動力和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故應十分注意及早防治各種併發症。

【預防與調攝】

本病除藥物治療外,注意生活調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正如《儒門事親,三消之說當從火斷》說:「不減滋味,不戒嗜欲,不節喜怒,病已而復作。能從此三者,消渴亦不足憂矣。」其中,尤其是節制飲食,具有基礎治療的重要作用。在保證機體合理需要的情況下,應限制糧食、油脂的攝人,忌食糖類,飲食宜以適量米、麥、雜糧,配以蔬菜、豆類、瘦肉、雞蛋等,定時定量進餐。戒煙酒、濃茶及咖啡等。保持情志平和,制訂並實施有規律的生活起居制度。

【結語】

消渴病是以多飲、多食、多尿及消瘦為臨床特徵的一種慢性內傷疾病。前三個症状,也是作為上消、中消、下消臨床分類的側重症状。其病位主要與肺、胃(脾)、腎有關,尤與腎的關係最為密切。在治療上,以清熱潤燥、養陰生津為基本治則,對上、中、下消有側重潤肺、;養胃(脾)、益腎之別。但上中下三消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內在聯繫,其病機性質是—致的,正如《聖濟總錄,消渴門》所說:「原其本貝卜,推其標有三。」由於消渴易發生血脈瘀滯、陰損及陽的病變,及發生多種併發症,故應注意及時發現、診斷和治療。

【文獻摘要】

《素問.通評虛實論》:「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

《靈樞.五變》:「五臟皆柔弱者,善病消癉。」

《景岳全書.三消乾渴》:「凡治消之法,最當先辨虛實,若察其脈證,果為實火致耗津液者,但去其火則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若由真水不足,則悉屬陰虛,無論上、中、下,急宜治腎,必使陰氣漸充,精血漸復,則病必自愈。若但知清火,則陰無以生,而日漸清敗,益以困矣。」

《醫學心悟.三消》:「三消之症,皆燥熱結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湯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生地八物湯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地黃湯、生脈散並主之。夫上消清胃者,使胃火不得傷肺也;中消滋腎者,使相火不得攻胃也;下消清肺者,滋上源以生水也。三消之法,不必專執本經,而滋其化源,則病易痊矣。」

《臨證指南醫案.三消》:「如病在中上者,膈膜之地,而成燎原之場,即用景岳之玉女煎,六味之加二冬、龜甲旱蓮,一以清陽明之熱,以滋少陰;一以救心肺之陰,而下顧真液。如元陽變動而為消爍者,即用河間之甘露飲,生津清熱,潤燥養陰,甘緩和胃是也。至於壯水以制陽光,則有六味補三陰,而加車前、牛膝導引肝腎。斟酌變通,斯誠善矣。」

【現代研究】

.糖尿病的病因病機及辨證分型研究;

1.病因病機的研究近年來,對糖尿病發病原因的看法較為一致,認為主要有過食肥甘、五志過極、房室不節、熱病火燥及先天稟賦不足幾個方面。對病機的認識,主要有以下幾種:①陰虛燥熱學說:認為其本在陰虛,燥熱為標;②氣虛學說:認為關鍵在於肺脾氣虛,重點在於脾氣虛;③氣陰兩虛學說:目前最具有代表性,認為本病發病機理為燥熱傷陰,陰損氣耗,致氣陰兩虛;④瘀血學說:此說經祝氏提出,引起了廣泛的注意,許多人通過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後認為,瘀血為貫穿糖尿病發病始終的重要病機;⑤肝鬱肝火學說。以卜幾種學說,在糖尿病發病中均可存在,分各有局限,合之則較為完善。西苑醫院程氏等認為,糖尿病患者常因情緒緊張而加重病情,患者發生酸中毒和昏迷常與情緒障礙有關。

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凋暢,水津輸布正常;如肝失疏泄,則氣機不暢、水津輸布失常,如在此基礎上,或五志過極,或肝鬱化火,則上損肺津,中傷胃液,下耗腎水,可發為消渴。故認為,肝氣鬱結是消渴的主要病機之一,治當重視疏肝解郁、調暢氣機[江蘇中醫1997;(9):35L黃氏等認為,腎主蒸騰腎陽在人體水津代謝中起主導作用,腎陽虛可見於消渴病的任何階段,腎陽虛在消渴病發病過程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臨床治療時應隨時注意保護腎陽,即使陰虛熱盛明顯,在滋陰清熱時,也應稍佐以溫補腎陽之晶[中醫研究1997;(5):8]。雷氏認為,消渴病的病機不是以腎虛為本,而是以胃熱為本;不是燥熱為標,而是以氣虛和陰傷為標。胃熱是因,氣虛和陰傷是果,不論任何原因引起的消渴病,必經過胃熱這個關鍵環節,胃熱是消渴病的根本所在,治療消渴病,不外清胃熱益脾氣、養陰津三者,其中清胃熱是關鍵環節Ij匕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7;(6):10]。

2.辨證分型的研究有根據氣血陰陽辨證分型者,有根據寒熱虛實分型者,也有根據臟腑及三焦辨證分型者。對糖尿病的辨證分型雖然種類較多,但目前採用最多的是衛生部制定發布的《中藥新藥治療消渴病(糖尿病)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所制定的分型標準,即分為陰虛熱盛證、氣陰兩虛證陰陽兩虛證血瘀氣滯證四型。

3.糖尿病證候客觀化的研究在研究糖尿病的辨證分型時,不少單位研究了「證」與客觀指標間的相互關係,認為糖尿病不同證型與病程、血糖、胰島素、胰升血糖素環核苷酸血漿皮質醇、性激素水平、血脂血小板糖化血紅蛋白、尿17羥、尿17酮、尿3-甲羥基苦杏仁酸(VMA)、血液流變學、甲皺微循環凝血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並著重研究了糖尿病血瘀證的證候實質。對血瘀證實質的研究,大致可以歸納為四個面:①某些器官的大體觀察;②有關凝血機制指標的觀察;③血液流變學變化;④微循環改變。以上研究初步顯示,糖尿病的中醫辨證分型與客觀指標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中醫對糖尿病的不同辨證分型是有一定物質基礎的。

.糖尿病的中醫藥治療

1.辨證治療糖尿病祝氏等通過上千例病人的觀察,將糖尿病總結為七型進行治療:①陰虛型:滋陰生津兼活血,用沙參、麥冬、梔子、當歸、生熟地、丹參等;②陰虛火旺型:滋陰降火兼活血,上方酌加知母、黃柏、黃芩等;③氣陰兩虛型:益氣養陰活血,用黃芪、玄參、丹參、山藥、党參、麥冬、生熟地、五味子、茯苓等;④氣陰兩虛火旺型:益氣養陰降火,兼以活血,上方酌加知母、黃柏、黃芩、龍膽草等;⑤陰陽兩虛型:溫陽育陰,配以活血,用桂枝、山藥、山萸肉、丹皮、澤瀉、生熟地、制附片、茯苓、葛根等;⑥陰陽兩虛火旺型:溫陽育陰降火,兼以活血,用上方加知母、黃柏;⑦瘀血型:活血行氣為主,兼以治本。用木香、當歸、川芎、益母草、丹參、赤芍、葛根、生熟地等[上海中醫藥雜誌1982;(6):5L藍氏主張以脾虛為主根據不同情況辨證分型,治療亦以健脾為主,用治消六味東加減進行治療[陝西中醫1987;(10):454)。程氏將本病分為:①脾虛肺胃蘊熱型,治以清熱瀉火,健脾運津;②脾虛氣虛型,治以健脾培本,益氣生津;③脾腎兩虛型,治以健脾補腎;④脾虛瘀滯型,治以活血化瘀,健脾除滯[江蘇中醫1981;(2):5L潘氏將糖尿病分為胃熱傷陰、腎氣虛損兩大類型,分別用麥門冬湯八味腎氣丸加減治療[中醫雜誌1986;(6):10]。蔣氏將本病分為7個證型進行治療:氣陰兩虛型用黃芪湯,濕熱氣阻型用甘露消毒丹,陽虛不固型用腎氣丸,陰虛失斂型用六味地黃丸合五子衍宗丸,肝鬱陰虛型用丹梔逍遙散,燥熱陰虛型用六味地黃湯合白虎承氣湯,陰虧三消用甘露飲合白虎湯加減[中西醫結合研究資料1981;(20):28L李氏認為本病以陰虧熱灼為主,故用六味地黃東加減[新中醫1981;(11):24)。高氏以生津潤燥清熱為治則,均獲較滿意的近期療效[天津醫藥1978;(5):233L師氏等運用自擬基本方(黃芪、丹參、葛根、山藥、天花粉、知母、麥冬、北沙參石韋牡蠣玉竹)加味治療糖尿病170例,按辨證分型為陰虛燥熱,肝腎陰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陰虛燥熱加生石膏、.生熟地、元參;肝腎陰虛加山萸肉、熟地炒白芍;陰陽兩虛加紅參、生熟地、肉蓯蓉。治療後有90例(53%)近期治癒,有效72例(42%),無效8例(4.5%)[甘肅中醫1996~(2):15]。鄒氏等以參麗降糖口服液(党參、麥冬、五味子、生地)治療糖尿病64例,顯效36例(56.25%),有效18例,總有效率為94%[四川中醫1999;(9):2q)。楊氏等以益氣養陰活血法(黃芪、五味子、知母、黃連、玉竹、白朮、麥冬、枸杞、山藥、丹參、葛根)辨證加味治療Ⅱ型糖尿病35例,顯效11例(31.4%),有效19例,總有效率為85.7%[四川中醫1999;(8):40L陳氏以疏肝滋陰煎(柴胡白芍、山藥、熟地、生地、玄參、丹皮、山萸肉、葛根、黃芪、龍骨、牡蠣、蒼朮)加味,治療Ⅱ型糖尿病64例,結果臨床緩解18例(28.13%),顯效27例(42.19%),有效9例(14.06%),無效10例,總有效率84.38%[四川中醫1999;(3):16)信姬氏以降糖丹(生地、熟地、麥冬、石斛、天花粉、鬼箭羽、丹參、黃芪、山藥、蒼朮、知母、黃柏)加味治療Ⅱ型糖尿病50例,總有效率為94%[四川中醫1999;(3):25)。游氏等以疏肝活血方(柴胡、白芍、川棟子蒺藜淮山、茯苓、玄參、葛根、麥芽、丹參、益母草、地龍)治療Ⅱ型糖尿病72例,顯效46例(63.89%),有效20例(27,78%),總有效率為91。67%[湖南中醫藥導報1999;(4):16L丁氏以花芪參湯(天花粉、紅花、銀花、黃芪、丹參、太子參、沙參、玄參、知母、石斛、仙靈脾玉米須、益母草)加味治療Ⅱ型糖尿病36例,總有效率為97.2%[湖南中醫藥導報1999;(4):28)。李氏等以降糖康復方(黃芪、黃精、丹參、山藥、玄參、生山楂、花粉雞內金、黃連、大黃)辨證加味治療糖尿病51例,總有效率為94.1%[實用中醫藥雜誌1999;(10):8]

2.專方治療糖尿病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在尋求既符合中醫理論,又具有較好降糖作用的專方專藥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熊氏等以加味桃核承氣湯(片)治療糖尿病,用藥後血糖、血脂均明顯下降,血液流變學指標明顯改善[新中醫1988;(4):53;(7):51L田氏等用抑糖湯治療215例糖尿病患者,總有效率為70%[吉林中醫藥1983;(5):X]。程氏等用消渴平片(黃芪、人蔘、葛根、花粉、知母、天冬、丹參、五味子等)治療333例糖尿病患者,有效率達81.08%[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5;(3):7L李氏等用降糖丸(紅參、茯苓、白朮、黃芪、葛根、黃精、大黃、黃連、五味子等)治療20例糖尿病患者,對血糖、尿糖有明顯降低作用[中醫雜誌1983;(10):30L王氏用甘芍降糖片治療214例,總有效率為了8。8%[中西醫結合雜誌1986;(10):503)信吳氏等用滋腎蓉精丸(黃精、肉蓯蓉、何首烏、山藥、金櫻子、五味子等)治療130例,總有效率為87.6%[湖南中醫雜誌1987;(6):8)信另外,應用古方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八仙長壽丸玉液湯等方,以及一些研究者新擬訂的降糖方進行觀察,亦有較好的效果。近年來,有許多單位用專方專藥治療消渴病,療效較好。如:竇氏等以固本消渴方(薏苡仁、山藥、人蔘、黑大豆小麥麩皮、木耳胡桃仁、麥冬、:五味子、綠豆)並配合糖尿病飲食,治療Ⅱ型糖尿病332例,取得較好療效[中國鄉村醫生1998;(7):43L張氏等採用金鱔沖劑鱔魚、鬱金、紫菀等組成)並加服優降糖結果發現,治療後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均明顯降低,兩組血糖值下降無顯著性差異(P>0,05)。然而,治療組患者餐後2h血糖由治療前的19.20土6.10mmol/L降至10.10±3.90mmol/L,對照組患者的餐後2h血糖則由21,30±7.60mmol/L降為14.80±6.50mmol/L。治療組的餐後2h血糖顯著低於對照組(P<0,05)。且治療組患者多數症状明顯改善,也無肝腎功能損害或其它不良反應貴陽醫學院學報1997;(1):53)。

3.單味藥治療糖尿病國外文獻報導苦瓜能提高糖耐量,降低血糖,國內張氏用苦瓜粗提取物對61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有效率為70,5%[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2;(2):56)。北京醫學院附屬醫院用亞腰葫蘆治療26例[中華內科雜誌1977;(3):136)。廣西醫學院用番石榴片治療166例[新醫藥學雜誌1978;(4):34):倪氏等用黃連素治療60例糖尿病患者,均獲較好療效[中西醫結合雜誌1988;(12):711L.

4.對糖尿病併發症的治療黃氏等應用自擬消渴痹痛湯(黃芪、雞血藤、生地黃、牛膝、川芎、赤芍、地龍、山萸肉、當歸、桃仁三七、桂枝)加減治療糖尿病並周圍神經病變26例,並與西藥對照組10例進行對比觀察。結果:消渴痹痛湯治療總有效率為92.3%,效果顯著優於對照組,提示益氣養陰、活血通絡法對本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新中醫1996;(12):21]。郭氏等以補陽還五湯化裁(黃芪、當歸、赤芍、桃仁、紅花、地龍、山萸肉、雞血藤、丹參、玄參、葛根)加味治療糖尿病多發性神經炎13例,四肢麻木、身體疼痛等症状消失者7例,減輕者3例,無效者3例[四川中醫1998;(8):19]。畢氏等以中藥為主,治療組加益氣化瘀湯(黃芪、丹參、生地、龜板、牛膝、赤芍、當歸、山萸肉、川芎、甘草、三七)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24例,網膜水腫加茯苓;口渴難解加薩參、麥冬;滲出多加昆布、山楂;神疲乏力氣短多汗加白朮、山藥,結果顯效17例(70.8%),有效6例,總有效率95.8%,效果優於對照組[四川中醫1997;(11):51]。

參看

32 汗證 | 內傷發熱 32
關於「中醫內科學/消渴」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