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源性急性胰腺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 |
膽道結石、炎症等可引起胰管梗阻,胰黏膜屏障損害,胰液外溢,胰腺組織自我消化,形成急性膽源性胰腺炎。
目錄 |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膽道的各種疾病,包括結石、蛔蟲、感染、瘢痕狹窄、腫瘤、炎性水腫等均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發生。「共同通路」是其發生的解剖基礎,其中結石和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
1.結石 膽道系統的結石在體內發生移動,不僅結石本身可造成壺腹部的狹窄,而且結石可引起黏膜的損傷,造成繼發性水腫或感染,加重狹窄。壺腹部狹窄,膽道內壓力增加,膽汁逆流入胰腺,胰酶被激活,引起胰腺自身消化。
2.感染 膽道系統的細菌感染時,膽汁內含有大量細菌及其代謝產物,其中的某些成分如細菌醯胺酶等可激活胰酶,造成胰腺的自身消化和急性炎症;膽總管的炎症可直接累及胰管,胰管引流不暢而向胰組織內逆流而發病。
3.其他 膽道寄生蟲、瘢痕狹窄、腫瘤及奧狄括約肌功能不全等均可造成胰管梗阻,胰液排泄不暢,膽汁逆流等而發生本病。
(二)發病機制
①結石嵌頓於壺腹部,膽汁通過共同管道逆流入胰管內,感染即帶入胰管。②膽石排泄過程中,使Oddi括約肌發生麻痹性鬆弛,腸內容物反流入胰管,導致胰腺炎。③毒性物質對胰腺組織的損傷。它們包括:游離膽汁酸、細菌、非結合膽紅素及溶血卵磷脂。游離膽汁酸具有毒性,可損害胰管黏膜屏障;細菌能分泌葡萄糖醛酸酶(β-glucuronidase),後者能分解結合膽紅素為非結合膽紅素,而非結合膽紅素對胰腺有毒性;急性膽囊炎病人膽汁內有溶血卵磷脂,它能直接損害胰組織。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症状
1.症状
(1)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起始於上腹部,出現早。典型者常突然感臍上偏左疼痛,持續性並有陣發性加重,呈刀割樣。常放射至肩部、脅部和腰背部。隨著炎症的擴散,腹痛範圍可呈帶狀,或向全腹擴散。
(2)噁心和嘔吐:是本病的早期症状,幾乎在腹痛的同時出現,初期發作較為頻繁,常常為噴射狀,內容有食物和膽汁,晚期出現腸麻痹,可嘔吐出糞樣物。
(3)腹脹:是本病的常見症状。腹脹的程度與胰腺炎的病變程度有一定關係,輕者持續2~3天,重者可持續7天以上,常伴有排氣、排便中止。
(4)黃疸:一般較輕,多為阻塞性,但少數出血壞死型病人,黃疸是嚴重腹腔內感染引起的肝功能損害的表現。
2.體征
(1)腹部壓痛和腹肌緊張:多數患者腹部壓痛,以上腹部為主,腹肌多緊張,但其程度不如胃腸穿孔或膽囊穿孔,部分病人有瀰漫性腹膜炎表現。
(2)休克:部分病人脈搏加快,血壓降低,呼吸加快,面色蒼白,肢端厥冷,表情淡漠或煩躁不安。
(3)出血徵象:外溢的胰液沿組織間隙達到皮下脂肪,使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因而局部皮膚呈青紫色,可見於腰部、前下腹壁或臍周。
(4)腸梗阻及移動性濁音:腸梗阻常為麻痹性。腹腔內出血、滲出較多時,可叩出移動性濁音。
急性胰腺炎的診斷目前仍缺乏統一標準,常要結合臨床、生化指標和影像學檢查結果作出綜合判斷。1988年日本制定的標準如下:
3.影像學檢查、手術及活檢發現胰腺有異常。具有含第1項在內的2項以上標準並排除其他急腹症者即可診斷為急性胰腺炎。臨床可供參考。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診斷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檢查化驗
1.本病常有低血容量休克及合併感染 白細胞計數大多增高,血紅蛋白和血細胞比容增加,二氧化碳結合力降低。血糖在發作早期增高,持續數小時至數天。急性壞死型者血鈣在2~5天開始下降,如果在1.75mmol以下,說明病情重篤。血尿澱粉酶增高是診斷胰腺炎的重要依據之一。急性胰腺炎病人70%~95%表現有血清澱粉酶增高。24h到達高峰,5天以內恢復正常,持續增高12天以上者,表示已有併發症存在。尿澱粉酶增高稍遲出現而持續時間較長。血清脂肪酶在發病後24h增高至1.5康氏單位以上。
2.腹腔穿刺 急性壞死型胰腺炎時,腹腔穿刺常可抽到混濁液,且可能見脂肪小滴,並發感染時可呈膿性。腹腔液澱粉酶常增高,往往高於血清澱粉酶,且持續時間也比血清澱粉酶長2~4天。
1.腹部平片 急性胰腺炎病人中有2/3可顯示異常。具體表現有:胰腺陰影增大,邊緣不清,密度增高,局限性腸麻痹,橫結腸截斷征(仰臥位時可見結腸的肝曲、脾曲充氣,而橫結腸中段無氣)。
2.胸部透視 可見左側膈肌升高,中等量左胸腔積液,或左下肺不張。
3.B型超聲檢查 可發現胰腺瀰漫性腫脹、增大,輪廓線略呈弧狀膨出。陽性率可達45%~90%,並可發現膽道疾患。
4.CT檢查 是現代靈敏的非侵襲性診斷方法,70%~90%的病人有不正常表現:局灶性或瀰漫性胰腺增大,密度不均,外形不規則,胰腺或胰腺周圍液體積聚等。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鑒別診斷
早期或水腫型胰腺炎應與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膽道疾病、腸梗阻及闌尾炎等相鑒別。出血壞死型胰腺炎需與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絞窄性腸梗阻、腸系膜血管栓塞、心肌梗死等相鑒別。通過一些特殊檢查仍不能鑒別時,應作剖腹探查。本病同非膽源性胰腺炎的鑒別有時很困難,但是由於兩者治療基本相同。因此,不是鑒別的重點。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併發症
1.黃疸 少數出血壞死型病人,黃疸是嚴重腹腔內感染引起的肝功能損害的表現。
2.休克 部分病人脈搏加快,血壓降低,呼吸加快,面色蒼白,肢端厥冷,表情淡漠或煩躁不安。
3.出血徵象 局部皮膚呈青紫色,可見於腰部、前下腹壁或臍周。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預防: 本病系由膽道疾病引起,因此,積極治療膽道疾病,可有效防止本病的發生。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中醫治療
中藥治療
中醫辨證論治 對於本病的辨證分型,目前臨床尚缺乏統一標準,文獻報導頗不一致。臨床大體可分為肝膽郁結、肝膽濕熱、熱毒內結等3型。
(1)肝膽鬱結:膽腑不利,氣機阻滯,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而發病。常見於急性水腫型胰腺炎早期。證見腹痛時作,痛連胸脅,腹脹嘔惡,口苦納呆,苔薄脈弦。治則:疏肝利膽解郁。方選柴胡疏肝散,常用藥物有:柴胡、芍藥、香附、黃芩、虎杖、青皮、鬱金等。
(2)肝膽濕熱:肝膽疏泄不利,濕熱內生,蘊結不散,熏蒸肝膽而發病。證見腹痛發熱、黃疸、口苦、尿黃、便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則:清熱化濕,疏肝利膽。方選大柴胡湯,常用藥物有:柴胡、大黃、黃芩、山梔、半夏、蒲公英、川朴等。
(3)熱毒內結:肝膽濕熱不散,熱從火化,火毒內生,即可腐肉成膿,又可耗氣動血、甚至陰陽離決。
證見高熱不退,腹痛拒按,持續不解,腹肌強直,口乾唇燥,面目紅赤,或全身深黃,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燥黃或灰黑,脈細數。熱入營血者可見皮膚瘀斑,齒齦出血等。熱陷心包者可見神志昏迷,或譫妄狂躁。傷陰損陽,陰陽離決者,可見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等。治則:清熱瀉火解毒。方用黃連解毒湯加味,常用藥物有:黃連、黃芩、生地、丹皮、山梔等。大便秘結、腹痛拒按者,可加大承氣湯。熱入營血者可加清營湯。熱陷心包者,可加安宮牛黃丸。亡陰亡陽者,可用參附湯、參脈散、獨參湯等。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西醫治療
本病常需中西醫結合治療,尤其是對於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更應當配合抗休克、抗感染、對症、支持、手術等措施。
一、藥物治療:
(1)控制飲食和胃腸減壓:症状輕者進食少量清淡流質,噁心、嘔吐、腹脹明顯時,需胃腸減壓,中藥可自胃管注入。
(2)支持療法:靜脈補充電解質,維護足夠的循環血容量,補充足夠、全面的營養,對於提高本病療效十分重要。
(3)抗生素的應用:主要是抑制腸道細菌生長,預防和控制繼發感染。常選用廣譜抗生素。
二、手術治療:對於本病手術時期及手術方式問題目前爭論較多。目前的趨勢是,在積極對症、支持療法的基礎上,待病人的急性症状已緩解之後再採取延期手術,多在急性發作後7天左右進行。但是對於診斷不肯定和經使用各種支持療法病情仍進行性惡化者,應及時手術治療。手術方式應根據膽道病變的不同而選擇。對於胰腺本身的處理可採用胰腺引流、胰腺切除等術式。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護理
預後:急性水腫型預後良好,但如果膽道病變治療不徹底,一次發作後常有頻繁發作相隨。出血性壞死型預後仍較嚴重,並可出現多種併發症。
膽源性急性胰腺炎吃什麼好?
一、膽源性急性胰腺炎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諮詢醫生)
原 料:蓮子,梨,紅糖
做 法:
1、將干蓮子泡發後放在煲里用慢火煮。
2、待蓮子快軟爛時,放入去皮的梨肉,待梨炖爛後,加入適量的紅糖煮2分鐘即可!
益 處:
紅糖:是甘蔗汁經提煉後的結晶體,含較多雜質,但營養成分保留較好,除含蔗糖外,還含有少量的鐵、鈣、胡蘿卜素等物質。它釋放能量快,營養吸收利用率高。中醫認為紅糖有益氣緩中、健脾暖胃、化食止疼、活血化瘀、驅寒的功效。
二、膽源性急性胰腺炎吃哪些食物好?
(1)宜吃清淡有營養,流質的食物,如米湯,菜湯,藕粉,蛋花湯,面片等;
(2)除流食外還包括米粥、素麵生、素挂面、素餛飩、麵包、餅乾(少油)及少量碎軟菜、水果等。
(3)待腹痛、嘔吐基本消失,白細胞澱粉酶減至正常後可給以不含脂肪的純碳水化合物流食,內容包括:米湯、稀藕粉、杏仁茶、果汁、果凍等糖類食物。對胰腺外分泌無刺激作用,故可作為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熱能補充。
(4)宜適當增加過籮粥、蒸蛋清,少量南豆腐湯食品。 (5)選用植物性油脂,多採用水煮、清蒸、涼拌、燒、烤、鹵、炖等方式烹調。
三、膽源性急性胰腺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絕對禁酒:一般痊癒需2--3個月,預防複發,仍須相當長的時間內避免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
2、忌食油膩性食物。油膩食物不易消化,並能促進膽汁分泌,而膽汁又能激活胰腺中的消化酶,可使病情加重。因此,含脂肪較多的食物,如肥肉、花生、芝麻、油酥點心、油炸食品等均應禁止食用。
3、禁用肉湯、魚湯、雞湯、奶類、蛋黃等含脂肪的食物。
參看
|
關於「膽源性急性胰腺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