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樓根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聖惠》卷五十三:栝樓根丸

【處方】 栝樓根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甘草3分(炙微赤,銼),黃連3分(去須),赤石脂半兩,澤瀉半兩,石膏1兩。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消渴,心神虛煩躁悶。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清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三

《聖惠》卷五十三:栝樓根丸

【處方】 栝樓根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連1兩(去須),澤瀉1兩,赤石脂半兩,熟乾地黃1兩,石膏半兩(細研),黃耆3分(銼),黃丹3分,桑螵蛸2-7枚(微炒),子芩1兩,龍骨3分,牡蠣1兩(燒為粉),菟絲子1兩(酒浸3日,晒乾,別搗為末)。

【製法】 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腎消小便數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清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三

《聖惠》卷五十三:栝樓根丸

【別名】 鉛黃丸

【處方】 栝樓根3分,黃丹半兩,葛根半兩,黃連1兩(去須)。

【製法】 上為末,入黃丹,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消渴。飲水過多,不知足限。

【用法用量】 鉛黃丸(《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摘錄】 《聖惠》卷五十三

《聖濟總錄》卷五十四:栝樓根丸

【處方】 栝樓根5兩,王瓜根3兩,鐵粉(研)2兩,苦參2兩,黃連(去須)2兩,朴消(研)2兩,芒消(研)2兩,白石英(研)1兩,澤瀉(銼)1兩,龍膽1兩,白英1兩,水萍(焙)1兩,菰根1兩。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中焦熱結腸胃不通,引飲無度。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早、晚食前用溫米飲送下。稍增至20丸,以知為度。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四

《聖濟總錄》卷五十八:栝樓根丸

【處方】 栝樓根(銼)5兩,黃連(去須)5兩,知母(焙)5兩,麥門冬(去心)5兩。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消渴,飲水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飲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栝樓根丸

【處方】 栝樓根1兩1分,鉛丹(研)1兩,干葛粉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製法】 上4味,以2味搗羅為細末,與粉干葛、鉛丹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消渴後,虛熱留滯,結成癰疽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溫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普濟方》卷一七八:栝樓根丸

【處方】 栝樓根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黃連1兩(去須),澤瀉1兩,赤石脂半兩,熟乾地黃1兩,牡蠣1兩(燒為灰),菟絲子1兩(酒浸3日,晒乾,別杵為末)。

【製法】 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腎消,小便數。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清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一七八

方出《證類本草》卷八引《肘後方》,名見《普濟方》卷五十四:栝樓根丸

【處方】 栝樓根30斤。

【功效與作用】 二三年聾耳。

【用法用量】 上細切,以水煮,用釀酒如常法。久久服之。甚良。

【摘錄】 方出《證類本草》卷八引《肘後方》,名見《普濟方》卷五十四

《聖惠》卷二十七:栝樓根丸

【處方】 栝樓根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1兩,烏梅肉(微炒)1兩。

【製法】 上為末,煮棗肉,入少許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效與作用】 虛勞煩熱口乾舌燥,煩渴。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綿裹,含咽津,1日-5次。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栝樓根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