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中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安中散

【處方】 玄胡索(去皮)、良姜(炒)、乾薑(炮)、茴香(炒)、肉桂,各五兩。牡蠣(煅)四兩,甘草(炒)十兩。

炮製】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遠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氣留滯於內,停積不消,胸膈脹滿,攻刺腹脅,噁心嘔逆,面黃肌瘦,四肢倦怠。

又治婦人血氣刺痛,小腹連腰攻注重痛,並能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熱酒調下,婦人淡醋湯調服

如不飲酒者,用鹽湯點下。並不拘時。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三因》卷八:安中散

【別名】 安中湯

【處方】 熟地黃2兩半,巴戟天2兩半(去心),龍骨2兩半,遠志3兩(去心,炒),茯苓3兩,天雄3兩(炮,去皮臍),五味子3兩,山藥3兩半,蓯蓉4兩(酒浸),續斷4兩,蛇床子4兩半(略炒),菟絲子(酒浸)4兩半。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醉飽心虛合陰陽,累於心脾腎三經,而致三焦虛寒短氣不續,腹不安食,隨即洞下,小便赤濁,精泄不禁,腳脛酸疼,小腹脹滿。

【用法用量】 安中湯(《奇效良方》卷三十四)。

【摘錄】 《三因》卷八

聖濟總錄》卷六十三:安中散

【處方】 小麥(炒黃)4兩,乾薑(銼,炒)1兩,甘草半兩(炙),陳曲(炒)半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除邪熱,和胃進食。主幹嘔。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以大棗煎湯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六十三

《局方》卷三(寶慶新增方):安中散

【處方】 玄胡索5兩(去皮),良姜5兩(炒),乾薑5兩(炮),茴香5兩(炒),肉桂5兩,牡蠣(煅)4兩,甘草(炒)10兩。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散寒止痛。主遠年近日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氣留滯於內,停積不消,胸膈脹滿,攻刺腹脅,噁心嘔逆,面黃肌瘦,四肢倦怠;及婦人血氣刺痛,小腹連腰攻重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熱酒調下;婦人淡醋湯調服;如不飲酒,用鹽湯點下;並不拘時候。

【注意】 實熱者忌服。

【摘錄】 《局方》卷三(寶慶新增方)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安中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