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氣丹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處方】 禹餘糧石(火煉七次醋淬七次為末)、紫石英(火煅一次)、赤石脂(火煅一次),各半斤;代赭石(火煅七次醋淬七次為末)一斤,磁石(火煅十次醋淬十次)半斤。

已上五石各貯之,各研為細末,又以水研之。挹其清者,置之紙上,紙用筲箕盛,欲使細末在紙上,而水滴在下,挹盡而止。既干,各用藏瓶盛貯,以鹽水紙筋和泥固濟,陰乾。

以好硬炭五十斤分為五處,每一處用炭十斤,燒紅作一爐子,煅此五藥,以紙灰蓋之。兩日後,火盡灰冷,則再煅,如此三次,埋地坑內兩日,出火毒,再研,入後藥。

附子(炮.去皮.臍)二兩,肉蓯蓉(淨洗.酒浸一宿.焙乾.一兩半.當歸酒浸一宿.焙乾),茴香(炒)、破故紙(酒炒香熟)、木香(不見火)、肉桂(去粗皮)、巴戟鹽湯浸.打.去心)、肉豆蔻(面裹.煨)、丁香、山藥、鹿茸(酥炙)、白茯苓(去皮)、沉香遠志(去心),各一兩。

已上各如法修制,同研為末,卻入:

乳香(別研)、五靈脂(去砂.別研)、沒藥(去砂石.研),各一兩。

已上三味,入眾藥同研,卻入:硃砂(或煅或蒸)、陽起石(略煅.或只用酒煮)、鍾乳粉,各一兩。

已上三味別研,臨時入。

上同入研,過羅為細末,用糯米粉煮糊為圓,每兩作五十圓,陰乾,入布袋內,擦令光瑩。

【功效與作用】 治諸虛百損,脾元耗憊,真陽不固,三焦不和,上實下虛,中痰飲上攻,頭目昏眩,八風五痹,或卒暴中風,痰潮上膈,言語蹇澀,神昏氣亂,狀若癱瘓;及奔豚腎氣,上沖胸腹連兩脅,膨脹刺痛不可忍者。陰陽上下,氣不升降,飲食不進,面無精光,肢體浮腫,五種水氣,腳氣上沖,腰背倦痛,夜夢鬼交,覺來盜汗,胃冷心疼,小便滑數,牽引小腹,足膝緩弱,步履艱難。

婦人血海久冷,赤白帶下,歲久無子,及陰毒傷寒面青舌卷陰縮難言,四肢厥冷,不省人事者,急服百圓,用生薑大棗煎湯灌之,即便回陽,命無不活。或觸冒寒邪,霍亂吐瀉,手足逆冷六脈沉伏,唇口青黑,腹脅攻刺,及男子陽事痿怯,腳膝酸疼,腹臍虛鳴,大便自滑,兼療膈胃煩壅,痰飲虛鳴,百藥不愈者。常服助養真氣,生陽逐陰,溫平不僭,消磨冷滯,克化飲食,使五臟安寧,六腑調暢,百病不侵。出入道途,宜將此藥隨行,緩急服餌,大有功效。

【用法用量】 每服五圓至十圓,空心,用溫酒吞下,或姜鹽湯,或棗湯下亦可,婦人用艾醋湯吞下。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目錄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養氣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