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子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外台》卷十五引《延年秘錄》:蒺藜子丸

【別名】 白蒺藜丸

【處方】 蒺藜子6分,黃耆3分,獨活3分,白芷3分,防風3分,薯蕷3分,枳實(炙)4分,人蔘4分,黃連4分,葳蕤2分,地骨白皮2分,桂心1分。

【製法】 上為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除風熱,消疹,兼補益,堅筋骨,倍氣力。主熱風沖頭面,癢如蟲行身上,時有風疹出。

【用法用量】 白蒺藜丸(《聖惠》卷二十四)。

【注意】 忌豬肉、生蔥。

【摘錄】 《外台》卷十五引《延年秘錄》

聖濟總錄》卷十一:蒺藜子丸

【處方】 蒺藜子(沙苑者,酒浸令軟,研作膏)1兩半,枳實(去瓤,麩炒)1兩半,獨活(去蘆頭)3分,天門冬(去心,焙)3分,桂(去粗皮)3分,白朮1兩,人蔘1兩。

【製法】 上為極細末,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風熱相併,體生(疒咅)(疒畾),發即攻沖,頭面赤熱,皮膚瘙癢,盛則成瘡,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用薄荷酒送下,空心、日午、臨臥各1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一

《聖濟總錄》卷一一○:蒺藜子丸

【處方】 蒺藜子(炒,去角)1兩,兔糞(喂黑豆後收者)2兩(焙),蟬蛻(去土、炒)1兩,蛇蛻(炙)1兩,木賊(以盒盛之,略燒存性,為末)1兩,決明子(微炒)1兩。

【製法】 上為末,用淡豆豉1兩,白面1匙,先爛研豉,入水和面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眼內有瘡,但睛不損者。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加至20丸,早、晚食後用淡竹葉湯送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一一○

方出《肘後方》卷一,名見《聖濟總錄》卷一○○:蒺藜子丸

【別名】 蒺藜丸

【處方】 蒺藜子。

【製法】 蜜為丸,如胡豆大。

【功效與作用】 延年益壽。主卒中五屍,腹痛脹急、不得氣息,上衝心胸,旁攻兩脅,或(石累)塊踴起,或攣引腰脊耳聾

【用法用量】 蒺藜丸(《仙拈集》卷二)。

【摘錄】 方出《肘後方》卷一,名見《聖濟總錄》卷一○○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蒺藜子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