匐行性脈絡膜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匐行性脈絡膜視網膜炎(serpiginous choroidoretinitis)是一種少見的雙側慢性進行性複發性的炎症疾病,主要累及視網膜色素上皮、脈絡膜毛細血管和脈絡膜,視網膜常繼發受累。

目錄

匐行性脈絡膜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病因不清,可能與炎症反應有關。

(二)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涉及到以下3種學說:

1.感染學說 多種感染如結核桿菌感染、鏈球菌感染流感病毒感染等在其發病中起著一定的作用,但這些報導均是散在的,沒有更多的研究證據支持這一觀點。

2.炎症學說 炎症造成Bruch膜的破壞,並引起視網膜下新生血管形成。

3.免疫性血管炎學說 一些因素造成視網膜或脈絡膜隱蔽抗原的暴露,通過Ⅲ型、Ⅳ型(也有人認為可能還有Ⅱ型)過敏反應引起局部的免疫性血管炎,並造成脈絡膜毛細血管閉塞,由此導致脈絡膜和視網膜色素上皮的炎症性疾病。最近有人發現匐行性脈絡膜視網膜炎與炎症性腸道疾病相伴存在,此種現象或許說明它們有相似或相同的免疫學發病機制。

匐行性脈絡膜炎的症状

急性期1/3患者玻璃體內有炎性細胞。通常在視盤周圍,可見灰白色地圖狀犬牙交錯的病變。病變深在,侵及脈絡膜內層和視網膜色素上皮。病變由視盤周圍向黃斑區甚至周邊部慢性匐行性進展,邊緣連續。多數病變起自視盤外圍,但也可首先出現於黃斑部而稱為「黃斑部匐行性脈絡膜炎」,偶爾也有首先表現在黃斑以外的區域,甚至周邊部視網膜。急性病變經曆數月或數周后開始癒合,遺留瘢痕色素脫失增生、色素上皮萎縮纖維化。此病可複發,在已癒合的病灶邊緣又出現新的炎性病變。但很少發生漿液性視網膜脫離。雖然病變趨向於相互融合,但不相連的孤立病灶也相當常見。後極部多個孤立病變的出現,需和AMPPPE病鑒別。雖然兩者都常是雙眼患病,但兩眼在得病時間,病變形成瘢痕的程度以及合併症上存在極大的差異;後者視盤和視網膜血管通常都是正常的。

本病還可伴有玻璃體炎視盤炎視網膜血管炎靜脈炎、視網膜分支靜脈阻塞、視盤新生血管和視網膜新生血管。25%患者可發生脈絡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常發生在脈絡膜視網膜萎縮灶的邊緣,也是導致晚期患者視力喪失的重要原因。多數患者均不伴有全身性疾病

此病的診斷主要依據其典型的臨床表現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和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對診斷有較大的幫助,視野和電生理檢查對診斷可提供有用的資料。

匐行性脈絡膜炎的診斷

匐行性脈絡膜炎的檢查化驗

血常規檢查明確有無感染及感染的性質。

1.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 活動性病變於造影早期顯示弱熒光,此可能是由於視網膜色素上皮腫脹和(或)脈絡膜毛細血管無灌注所致;隨後出現病變邊緣的強熒光,此可能是由周圍的脈絡膜毛細血管熒光素滲漏造成的;造影后期顯示熒光染色,在病灶內可見斑點狀強熒光。

非活動性病變於造影早期顯示弱熒光,此是由於脈絡膜毛細血管閉塞所致;隨後在萎縮病灶的邊緣處出現強熒光,此是由於來自鄰近正常脈絡膜毛細血管的熒光素彌散所致;後期出現纖維瘢痕鞏膜的染色。由於患者的陳舊性病灶和新鮮病灶往往同時存在,所以造影通常顯示同時存在有新鮮病灶的熒光素滲漏和陳舊性病灶的熒光素染色。

2.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 急性期病變於造影早期顯示弱熒光,後期顯示染色。此種檢查發現的病變範圍大於在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或檢眼鏡下觀察到的病變範圍,提示此病有廣泛的缺血炎症改變;非活動性病變顯示瘢痕和纖維組織染色。

3.視野檢查疾病活動期,出現與病變位置相一致的緻密暗點。在非活動期,此種暗點則變得較為疏鬆。此外尚可出現中心視野缺損。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視野可逐漸縮小。

4.電生理檢查 早期視網膜電流圖眼電圖可無異常改變,隨著疾病的進展和病變範圍的擴大,可出現視網膜電流圖波幅降低和眼電圖光升到暗谷的比值異常。

匐行性脈絡膜炎的鑒別診斷

匐行性脈絡膜炎的後極部散在孤立形病變需和AMPPPE相鑒別。AMPPPE病變限於後極部,呈圓形或卵圓形,分布無規律,1~2周後病變開始吸收,不呈慢性匐行性進展,對脈絡膜損傷輕微,視力預後好。環視盤型需和特發性脈絡膜新生血管老年性黃斑變性等鑒別,造影檢查發現新生血管有助於診斷。黃斑型也應和黃斑部新生血管相鑒別。

匐行性脈絡膜炎的併發症

匐行性脈絡膜視網膜炎併發症主要為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膜(脈絡膜新生血管膜),發生率達10%~25%,極少數患者的視網膜下新生血管膜可以自發消退,一些患者可伴有出血滲出,少數患者於炎症急性期可出現淺的漿液性視網膜脫離。隨著病變的消退,視網膜脫離可完全恢復,極個別患者可發生視網膜色素上皮脫離和黃斑囊樣水腫

匐行性脈絡膜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病因不清,可能與炎症反應有關,尚無有效預防措施。

匐行性脈絡膜炎的西醫治療

1.藥物治療

匐行性脈絡膜視網膜炎是一種慢性複發性炎症,呈進行性進展,目前尚未發現對所有患者均有效的理想藥物。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糖皮質激素環孢素苯丁酸氮芥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等。

有關糖皮質激素對此病的作用目前仍有爭議。一些學者認為此藥對炎症的複發和患者的視力預後無明顯的效果,即使患者有黃斑中心凹的受累,也未能發現糖皮質激素有迅速的效果;但另外一些學者認為,在疾病早期口服或後筋膜囊下注射糖皮質激素,患者的活動性病變似乎獲得較快的消退,視力得以提高。糖皮質激素口服劑量一般為1.0mg/(kg.d),在疾病活動性得以控制後,逐漸減量,並用維持劑量15~20mg/d,治療應持續1年或1年以上。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此藥的副作用。最近有人將糖皮質激素注射至患者玻璃體內治療匐行性脈絡膜視網膜炎伴發的脈絡膜新生血管,獲得一定效果。但有關此種治療的適應證、注射頻度及治療時間等尚需更多研究始能確定。

2.藥物治療方案 目前用於治療匐行性脈絡膜視網膜炎的藥物治療方案主要有以下3種:①糖皮質激素治療方案;②三聯免疫抑製藥治療方案,即選用糖皮質激素聯合環孢素和硫唑嘌呤(或苯丁酸氮芥、環磷醯胺);③免疫抑制劑聯合中藥治療方案,即苯丁酸氮芥(或環磷醯胺)聯合中藥治療。

(1)糖皮質激素治療方案:單獨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在大多數患者效果不佳。對於一些發病時間不長,病情較輕的患者可以考慮試用此治療方案。

(2)三聯免疫抑製藥治療方案:最常用的治療方案是潑尼松1mg/(kg.g)聯合環孢素5mg/(kg.d)和硫唑嘌呤1~1.5mg/(k.d)。其適應證為:①視力降至0.1以下;②雙眼活動性病變威脅至黃斑區;③對其他藥物治療無反應,病變呈進行性進展者。用此種方案治療的時間一般較長。據Rodriguez-Garcia的報導,對6例(12眼)患者治療時間最短者為12個月,最長為87個月,平均43個月,隨訪19~111個月(平均62個月),發現10眼視力改善,有黃斑瘢痕的2眼視力雖然無改善,但一直維持穩定。

(3)免疫抑製藥聯合中藥治療:此病與免疫反應所致的脈絡膜血管炎有關,此為使用免疫抑製藥治療提供了根據,目前的報導也證明此類藥物是有效的。由於匐行性脈絡膜視網膜炎所致的病理改變是脈絡膜毛細血管的閉塞和脈絡膜、視網膜色素上皮的萎縮,免疫抑制劑對此種病理生理改變則難以發揮作用,而補氣益血活血祛瘀之類的中藥可能會阻止此種病理過程的進展。用此方案雖然治療患者的例數尚少,也缺乏對照,但根據治療前後眼底病變的活動性、視力的改善以及長期隨訪觀察未發現炎症複發,似可斷定這一治療方案是有效的。用我們的治療方案治療時間較國外報導的三聯免疫抑製藥的治療時間要短得多。所用中藥具有扶助正氣、減少免疫抑製藥副作用的功效,因此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治療方案。當然,還需通過更多病例的治療觀察,始能確定出免疫抑制劑的合理用量及治療時間等問題。

匐行性脈絡膜炎的護理

預後

伴有嚴重併發症患者視力預後不良。

匐行性脈絡膜炎吃什麼好?

一、匐行性脈絡膜炎食療方(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諮詢醫生)

(1)銀花菊花茶:銀花50g,菊花50g,綠茶20g。上藥混合共為粗末,用紗布分裝成袋,每袋15g。每次包,代茶飲用。可清涼解熱疏風明目,用於頭眼脹痛、目睛紅赤者。

(2)蔓荊子粥:蔓荊子15g,粳米50g。將蔓荊子搗碎,加水500ml,浸泡後煎取汁,人粳米煮粥,空腹食用。每日劑。可辛涼解熱。用於目赤頭痛者。

(3)青葙子茶:青葙子15g,綠茶5g。將青葙子和綠茶置於紗布袋中,沸水泡10分鐘飲用。每日劑。可祛風熱,清肝火。適用於目赤腫痛者。

(4)石膏粥生石膏50g,粳米100g。先將石膏水煎半小時,去渣後放入粳米熬粥。每日劑。可辛涼清熱,除煩止渴。適用於眼紅痛、口乾重的患者。

(5)綠豆藕羹:藕1節,綠豆30g。將藕洗淨切成小塊,與綠豆同煮至熟爛後食用。每日劑。可清熱涼血,去赤止痛。適用於眼熱赤痛者。

二、匐行性脈絡膜炎吃哪些對身體好?

1、可多吃維生素A最好的食物來源是各種動物肝臟魚肝油魚卵、禽蛋等;胡蘿卜菠菜、莧菜、苜蓿、紅心甜薯、南瓜、青辣椒蔬菜中所含的維生素A原能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

2、可多吃含有決明子、菊花、山楂珍珠粉等的保健茶

三、匐行性脈絡膜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少吃含澱粉內的食物如:土豆 芋頭 粉絲 粉條 紅薯等涼粉。

2、盡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例如:洋蔥、胡椒、辣椒、花椒芥菜茴香

3、戒煙戒酒、咖啡興奮性飲料。

4、不要吃過於堅硬和不消化的食物。

參看

關於「匐行性脈絡膜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