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盤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概述】

視盤炎(papillitis)系指視盤局部的炎症,多發生在兒童或青壯年,以雙眼多見,預後較好。

【診斷】

根據視力、眼底及視野等一般不難診斷,但應和視盤水腫等鑒別(表1)。色覺檢查有一定輔助診斷意義,對於觀察病情判斷治療效果等,亦有價值,色覺障礙可隨病情好轉而好轉。對比敏感度測定,視透發電位等均有一定診斷價值。為了排除壓迫性視神經病變的可能性,必要時應行砂顱X線或CT等檢查。視力正常的視神經炎,應注意檢查玻璃體有無細胞神經纖維視野缺損及Marcus-Gunn瞳孔現象。如發現視網膜靜脈加鞘,又有玻璃體內細胞,結節病多發性硬化等全身系統疾病必須懷疑。

【治療措施】

尋找病因,清除病灶。既往對扁桃體炎齲齒鼻竇炎等較為重視,近年來有疏忽現象,仍應常規檢查。及時應用促皮質素皮質類固醇,開始以大劑量靜脈點滴為主,有效後可逐漸減量,然後再改用口服。近年來提倡用球旁及球後注射水溶液的皮質類固醇,認為既有效又可防止或減輕副作用。早年應用異性蛋白發熱療法,現已不用,有人認為應用皮質類固醇無效時可試用。抗生素的應用依其有無感染性炎症而決定,不必常規應用,重症者仍應給予,以防視神經不可逆的改變。其他神經營養類藥物如維生素B1、B12、ATP、輔酶A等均可應用。血管擴張藥及活血化瘀藥如復方丹參維腦路通等,可口服或靜脈點滴。此外,細胞色素C、胸二磷膽鹼等均有一定效果。

病因學

常見於全身性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如腦膜炎流行性感冒麻疹傷寒腮腺炎結核梅毒等。也可繼發於眼眶、鼻竇、牙齒等炎症。國內特發性者佔1/2左右,認為與過敏變態反應有關。兒童常見由於上呼吸道感染

臨床表現

視力急劇下降,短期(2~5日)可至黑蒙,亦有視力減退不明顯者。早期(1~2日)有前額疼痛,眼球及眼眶深部痛,眼球運動時有牽引痛。很少超過10~14日,否則診斷應重新考慮。1~4周內視力常開始恢復,可持續至7個月,48%可改善。瞳孔常散大,直接對光反應遲鈍或消失,間接對光反應存在。用紅外瞳孔儀檢查更可客觀且有定量價值。瞳孔周期時間潛伏期明顯延長。眼底檢查視盤充血,輕度隆起,邊緣不清,篩板模糊及生理凹陷消失,視盤周圍網膜水腫呈放射狀條紋,視盤表面及邊緣有小出血,視網膜靜脈怒張彎曲及加鞘。視網膜水腫波及黃斑時,同時有出血及滲出物發生,則稱視神經視網膜炎。4~6周後視盤可發生繼發性萎縮

健康問答網關於視盤炎的相關提問

關於「視盤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