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層鞏膜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鞏膜表層炎(episcleritis)位於赤道前,特別多見於角膜緣至直肌附著處之間的區域。病程短,易複發、預後亦佳,約2/3患者為單眼,常見於成年人。臨床上常是兩種類型。

目錄

臨床表現

結節性鞏膜表層炎

結節性鞏膜表層炎(nodubal epirscleritis)是以局限性結節為特徵的一種鞏膜表層炎,最為常見。病因尚不明,一般可與類風性關節炎結節性紅斑膠原疾病並發,病程較慢,常有複發傾向。

多為急性發病,有眼紅、疼痛、羞明、觸疼、淚溢症状。在近角膜緣尤其在顳側,出現粉紅色或紫紅色,系虹膜表層的深部血管極度擴張所致。紅色則系病灶表層球結膜血管擴張的結果。結節可為圓形或橢圓形,其結節表面的球結膜自如推動。痛風性結節,色鮮紅,結核性結節,其頂端呈黃色,而病毒感染時,結節常不明顯,在化膿性轉移性鞏膜表層炎,結節包藏膿液,觸之可有波動感;觸及結節時,常可引起痛感。這是由於刺激睫狀神經節所致。結節表面的球結膜充血水腫,而結節區以外的球結膜顏色一般正常。病程兩周左右即自限。結節病為灰白色,漸較扁平,繼則完全吸收。留下表面限入,呈灰黑色,與結膜發生粘連,且可在他處續起,多次複發,可延至數月,甚至數年之久。也有雙眼同時受累者。由於一般眼內組織不受侵害,而無視力影響。部分累及深層形成深層鞏膜炎

組織學上,結節表現為所有類纖維蛋白壞死區的肉芽組織。結節的四周被作柵欄狀排列的纖維母細胞多核巨細胞包圍。  

單純性表層鞏膜炎

單純性表層鞏膜炎(simple episclertis)多為突發性眼脹和眼疼。病變部位的鞏膜表層與球結膜呈瀰漫性充血與水腫。周期性複發、發作時間短暫、數小時或數天即愈;複發不限於一眼或同一部位,但常在鞏膜前部,無局限性結節。偶爾可有眼痛、怕光,並因虹膜托約肌與睫狀肌痙攣而造成瞳孔縮小與暫時性近視。發作時眼瞼可見神經血管反應性水腫,嚴重的病例且可伴有周期性偏頭痛。  

治療措施

1.結節性鞏膜表層炎:病程兩周左右即自限

2.單純性表層鞏膜炎:除去病因,預防複發。目前治療局部以應用激素為主,必要時全身應用。口服水楊酸鈉消炎痛、滴用狄奧寧止痛。可應用自血療法。對於特殊頑固的病例,可用90鍶或X線放射治療

參看

關於「表層鞏膜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