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目診病
A+醫學百科 >> 視目診病 |
視目診病也有很長的歷史。漢代的《內經》就對眼診作了精闢的論述,如《靈樞.大惑論》記載:「目者,心之使也。」「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所以,中醫學認為眼睛的特定部位與人體的臟腑有著密切關係,這對人體內一般疾病的診斷有著重要價值。該書還將眼的不同部位分屬於五臟,也就是後代醫家沿用的五輪學說,即二兩眥血絡屬心(血輪),白珠屬肺(氣輪);黑珠屬肝(風輪);瞳仁屬腎(水輪);眼泡屬脾(肉輪)。因此根據眼睛不同部位的顏色和形態的變化,可以診察不同的疾病。
目錄 |
眼部顏色改變
眼之五輪分屬五臟,肝、心、脾、肺、腎之病,皆可上注於目,引起目的色澤變化。有經驗的醫生可以根據眼的顏色變化規律來辨別不同臟器的疾病。
白眼球的顏色變化
正常人的白眼球無其他顏色,一般白而有光彩。如果內臟有病,在白眼部出現顏色改變。
①紅色。主要是眼球充血、發炎的原因。有時單眼發紅、有時雙眼同時發紅。除了眼紅以外,還會有分泌物。視物時疼痛,尤其晨起時明顯。
②白色。白眼球正常時也呈白色,但有光彩。如果過於白,近於藍白色,說明分布在白眼球部分的血液減少,證明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如果突然發現眼球變白,可能有急性大量失血,如消化道出血、宮外孕等。
③ 黃色。白眼球發黃,似有黃色素附在白眼球上,屬於膽汁代謝障礙或膽汁外溢。白眼球發黃多見於急性黃疸性傳染性肝炎、膽囊、膽道炎症、結石、蛔蟲、腫瘤等。再則,不要把白眼球的脂肪沉著誤診為黃疸。脂肪沉著多見於中年以後,目有黃色隆起的斑塊,在眼裂部最明顯。而白眼球的黃疸的黃色均勻,在眼球周圍明顯,應注意辨別。
④白眼球部有散在性小出血點,或有小塊瘀血斑,即有出血傾向,可考慮再生不良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有時也是腦血管栓塞或出血的先兆。
⑤斑點。在農村幼兒的白眼球上,經常見有藍色、灰色、或暗灰色的斑點,單個或散在多發,境界清楚,斑點周圍均正常,多證實患有蛔蟲症。如發現有此種斑點,到醫院查一下大便中有無蛔蟲卵便能確診。
黑眼球的顏色變化
黑眼球即角膜部分,一般呈暗黑色,有光澤,其顏色變化多出現在黑眼球的周圍,隨疾病種類不同而有不同的色澤變化。
①黑眼球周圍充血。呈紅色,初起時雙眼球出現針尖大小的小瘡,排列成行,若已破潰呈樹枝狀,或可見到點狀或地圖狀,同時伴有怕光、流淚、疼痛等症状,應當及時去眼科診治。一般是患病毒性角膜炎或虹膜炎所致。
②黑眼球呈灰暗色。黑眼球表面呈灰暗色,並有水腫、增厚等改變,識物不清,出現疼痛、怕光、流淚等自覺症状。這種全黑眼球的灰暗性變性,最多見於梅毒,尤其是先天性梅毒侵犯到黑眼球所致;也可見於結核病、風濕病和病毒性感染。
③黑眼球周圍出現金綠色環、黃棕色或黃棕色帶,寬約1~3mm,在角膜上行端較寬,這是兒童的一種少見病症——肝豆狀核變性。這種病主要是銅代謝障礙,預後較差。發現異常,應及時治療。
④黑眼球周圍出現白色環。是衰老的表現,也稱老化環。
其實質是血中膽固醇增高所致。可以預測卒中,即腦溢血或腦梗塞等。
瞳孔的顏色變化
我國為黃種人,瞳孔呈黑色,清靜明亮。如果瞳孔色澤出現異常,預示著已患疾病。
①白色。瞳孔區域由黑變白,最常見的原因是老年性白內障,表現為視物不清或根本看不見物體。除此之外,還有虹膜睫狀體炎、青光眼、糖尿病,眼外傷等原因。
②紅色。瞳孔內呈現紅色,是眼內有出血性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眼外傷等疾病。
③青色。青色為一異常徵象,是由於眼內壓力過高,正常眼的血液循環和代謝發生障礙,致使角膜呈霧狀水腫及眼內組織病理性改變,使瞳孔發出青綠色反光,中醫學稱為綠內障。
虹膜顏色變化
虹膜呈環形薄膜,位於瞳孔周圍,其主要功能是調節瞳孔的大小。黃種人的虹膜大部分是棕黃色,白種人呈灰色、淺棕色,有的呈黃色。在國內不同民族區域稍有不同,但在同一地區對常人都有比較客觀的認識,在正常區域里出現異常情況,便認為是疾病。
①褐色斑。在虹膜上出現褐色斑點,與白眼球上的褐色斑相似,可認為是腸蛔蟲症的徵象。
②散在性斑點。在虹膜上出現許多分散性小點,並有不同顏色,多見於風濕症病人。
③凹陷區域。在虹膜下方或瞳孔周圍的虹膜有許多凹點,可能患有潰瘍病。
④虹膜斑點。虹膜區域出現斑點,多見於胃潰瘍、急性膽囊炎、冠心病等。
⑤ 眼瞼灰暗。正常人眼瞼呈淡黃色,與面部皮膚相近,有光澤。如果眼瞼色變灰暗,在眼球周圍形成一圈灰暗色,即眼眶發暗,多半是由於勞傷過度所致腎虛,如重度神經衰弱、性生活過頻、過度疲勞、癌症晚期、肝硬化、腎功能衰竭等病症;也有些是屬於功能性紊亂造成的;有些則是消耗性疾病所致。所以,出現類似眼瞼灰暗時,應及時改善生活條件,注意休息和調節飲食,如經過自行調理仍不能改善,應進一步檢查,以免誤診。
眼部形態改變
眼睛是人體內髒的窗口,肌體內的某些疾病可以引起眼部的形態變化。不同類疾病又有其特殊的表現形態,仔細觀察眼的形態改變也可以自測疾病。
眼球形態變化
正常人的眼球在眶窩內深淺適中,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雖略有不同,但在當地人群中眼球位置是適中的。有些疾病就會出現眼球的淺、深位置改變,最常見的是眼球突出和凹陷。
① 眼球突出。即眼球自眶窩內向前鼓起,眼球外露部分增大。單眼突出,說明單側眼窩內有新生物生長向外擠壓。如呈進行性突出,可能是由於腦腫瘤的壓迫症状。如發現雙側眼球均有不同程度的突出,可以考慮高度近視眼、先天性青光眼、繼發性青光眼、帕金森氏病、白血病等疾病,臨床上最多見的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隨著症状的減輕加重,出現眼球突出的加重和好轉。如發現雙眼球突出,又有多吃、心悸、多汗、甲狀腺腫大症状,可能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症。
②眼球凹陷。即眼球下沉,眼眶增深。最常見的原因是脫水傷津,也有見於身體過度消瘦的人。其次是疾病晚期,消耗過重的病人,兩眼球深陷無神,表情呆板,是為危候。
眼瞼變化
眼瞼位於眼眶前方,分為上下兩部分。正常人上下眼瞼活動自如,開閉如常,上下瞼緣對稱。當閉合時瞼緣緊密不留空隙。眼瞼自然睜開時,能使整個黑眼球外露。當全身和眼部發生疾病時,眼瞼會出現形態改變,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①眼瞼浮腫。主要見於水腫病,因眼瞼部組織鬆弛,易引起浮腫,故水腫病首先見於眼瞼部。輕微的浮腫,可見眼瞼細小皺紋消失,隨著水腫加重,眼瞼水腫也加重。水腫病最常見的是急慢性腎炎、腎盂腎炎、妊娠中毒等病。
②眼瞼下垂。眼瞼開閉運動出現障礙,黑眼球不能完全顯露出來。眼瞼下垂既有先天性原因,又有後天的因素,對症治療,會有所改善。若為先天性因素的治療,應首選手術療法,即作眼瞼的整形。
②露睛。即眼瞼閉合不全,黑眼球在眼瞼閉合時仍有外露,多見於小兒,中醫學認為是由脾虛、氣血不足所致。小兒睡眠時露睛,多有慢性消化不良、飲食欠佳、營養不良,即所謂脾虛的病兒,最易發生慢驚風,應及時去兒科調治。
瞳孔的變化
正常的瞳孔為圓形,兩側等大,直徑約為2.5mm。當瞳孔括約肌收縮時,瞳孔縮小;擴大肌收縮,則瞳孔散大。瞳孔隨著光線的強弱而縮小或擴大的變化是正常生理現象,當有疾病時瞳孔的大小、形狀出現異常,可根據其變化特徵自測疾病。
①瞳孔縮小。瞳孔較前明顯縮小,多見於中毒症,如農藥中毒,川烏、草烏、毒蕈中毒,嗎啡中毒,酒精中毒和安眠藥中毒等。
②瞳孔散大。多是危重病人,不祥之兆,如腦出血、腦梗塞、腦挫裂傷等,也可見中藥中毒,如曼陀羅中毒等。
|
關於「視目診病」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