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醫心方》卷十三引《效驗方》:麻黃丸

【處方】 麻黃根2分,石膏1分。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效與作用】 人汗勞不止。

【用法用量】 大人服如小豆3丸,每日3次,小兒以意增損。

【摘錄】 《醫心方》卷十三引《效驗方》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嬰孺》:麻黃丸

【處方】 麻黃(去節)2分,細辛2分,甘草2分(炙),款冬花3分,柴胡3分,紫菀3分,茯苓3分,百部3分,枳實(炙)3分,貝母5分,大黃5分,黃芩4分,杏仁6分(炒)。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烏豆大。

【功效與作用】 小兒咳嗽,經年不愈,喉鳴喘。

【用法用量】 4-5歲兒每服20丸,每日2次,稍加之。

【摘錄】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嬰孺》

《聖惠》卷八十九:麻黃丸

【處方】 麻黃3分(去根節),桂心半兩,獨活半兩,防風(去蘆頭)半兩,赤芍藥半兩,川大黃(銼,微炒)半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半兩,松花半兩。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效與作用】 小兒龜背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粥飲送下,每日3次。

【摘錄】 《聖惠》卷八十九

聖濟總錄》卷十四:麻黃丸

【處方】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1兩,甘草(炙,銼)1兩,半夏(湯浸,生布挼選7遍,焙)1兩,生薑(去皮)1兩半(先與半夏同搗,炒干)。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

【功效與作用】 中風邪狂走,或自高自賢,或悲泣呻吟,及卒得驚悸,邪魅恍惚,心下虛悸。

【用法用量】 以生薑湯送下3丸,漸加至5-10丸,空心、午時各1服。

【摘錄】 《聖濟總錄》卷十四

《聖濟總錄》卷二十四:麻黃丸

【處方】 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乾)4兩,烏頭(水浸3日,日1易,晒乾,炮裂,去皮臍)4兩,天南星(炮,搗末)4兩,半夏(湯洗去滑7遍)4兩,石膏(泥裹,火煅通赤,研)4兩,白芷3兩,甘草(炙,銼)1兩,龍腦(研)半兩,麝香(研)1分。

【製法】 上將八味為末,水煮天南星為丸,如小彈子大。

【功效與作用】 解表,止頭痛。主傷寒頭痛破傷風,及一切諸風。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蔥條或蔥酒嚼下,薄荷茶亦得,連服2-3次。

【摘錄】 《聖濟總錄》卷二十四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嬰孺》:麻黃丸

【處方】 麻黃3分,茯苓3分,紫菀4分,五味子2分,杏仁(去皮尖)2分,細辛2分,桂心2分,乾薑2分。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效與作用】 逐水。主少小胸中痰實嗽,及傷寒水氣。

【用法用量】 3-4歲兒每服2-3丸,不知稍增之。

【摘錄】 《幼幼新書》卷十六引《嬰孺》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麻黃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