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蘆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藜蘆丸

【處方】 藜蘆 皂莢 恆山 牛膝各30克 巴豆20枚

【製法】 上五味藥,先熬藜蘆、皂莢色黃,合搗為末,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效與作用】 治胃瘧善飢不能食,食則腹脹

【用法用量】 晨起服1丸,發作時服1丸。一日勿飽食。

【注意】 服藥期間,忌野豬肉蘆筍、生蔥、生菜、狸肉;勿飽食。

【摘錄】 《備急千金要方》卷十

《千金》卷十五:藜蘆丸

【處方】 藜蘆2分,黃連2分,附子1分。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麻子大。

【功效與作用】 小兒泄清痢。

【用法用量】 每服2丸,以粥飲送下。

【摘錄】 《千金》卷十五

《聖惠》卷十三:藜蘆丸

【處方】 藜蘆半兩(去藜頭),桂心1兩,巴豆1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

【製法】 上為末,入巴豆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傷寒下部生(匿蟲)瘡,時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摘錄】 《聖惠》卷十三

《外台》卷五引《刪繁方》:藜蘆丸

【處方】 藜蘆1兩,皂莢1兩(去皮子),常山1兩,巴豆30枚(去皮,熬),牛膝1兩。

【製法】 上熬藜蘆、皂莢色令黃,合搗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效與作用】 五臟瘧並胃腑瘧。

【用法用量】 旦服1丸,未發前服1丸,正發1丸,1日勿食飲。

【注意】 忌野豬肉、蘆筍、生蔥、生菜、狸肉。

【摘錄】 《外台》卷五引《刪繁方》

《聖惠》卷三十四:藜蘆丸

【處方】 藜蘆1分,川椒半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麝香1分(細研),附子半兩(去皮,生用)。

【製法】 上為末,消黃蠟為丸,如粟米大。

【功效與作用】 牙齒蚛痛,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 每用1丸,納蟲孔中,有津即吐卻。

【摘錄】 《聖惠》卷三十四

聖濟總錄》卷四十:藜蘆丸

【處方】 藜蘆(炙,去苗)1兩,皂莢(酥炙,去皮子)1兩,巴豆1兩(去心皮膜,炒出油)。

【製法】 上為末,與巴豆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效與作用】 霍亂、赤白冷熱等利及暴瀉,病勢初發,吐瀉不止,食入不得。

【用法用量】 每旦服1丸,米飲送下。取利為度,赤利稍加之。

【摘錄】 《聖濟總錄》卷四十

《千金》卷九:藜蘆丸

【處方】 藜蘆1兩,附子1兩。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扁豆大。

【功效與作用】 傷寒得病1日已上,4日已來,不得吐。

【用法用量】 傷寒不食服2丸,不知增之。服藥後日移三丈不吐,進熱粥汁發之。

【摘錄】 《千金》卷九

《聖惠》卷五十六:藜蘆丸

【處方】 藜蘆1兩(去蘆頭,微炙),皂莢3分(去黑皮,塗酥,炙焦黃,去子),桔梗3分(去蘆頭),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巴豆1分(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效與作用】 諸,及冷痰痰飲、宿酒癖疰。

【用法用量】 每服2丸,空心以溫酒送下。利下惡物即住服。

【摘錄】 《聖惠》卷五十六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藜蘆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