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黏液性腫瘤
A+醫學百科 >> 腫瘤 >> 卵巢黏液性腫瘤 |
卵巢黏液性腫瘤在卵巢上皮性腫瘤中僅次於漿液性腫瘤,良性佔77%~87%,交界性約10%,其餘為惡性。
約5%的黏液性腫瘤中混合有畸胎瘤,良性及交界性幾乎都是囊性,典型病變為多房性。
黏液性癌可能以囊性為主,也可能以實性為主。
病變特點常有良性、交界性及惡性同時存在一個腫瘤內。
組織學上良性及交界性又分為囊腺瘤、腺纖維瘤和囊腺纖維瘤,惡性又分為腺癌、囊腺癌、腺癌纖維瘤和囊腺纖維瘤。
目錄 |
卵巢黏液性腫瘤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組織發生來源於生髮上皮,分為宮頸內膜樣型和腸型黏液上皮。
發病原因尚不明了。
二、流行病學
1、良性黏液性囊腺瘤
好發年齡在30~50歲。
2、黏液性囊腺癌
好發年齡在40~60歲。
3、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約8%的患者為雙側病變。
卵巢黏液性腫瘤的症状
1、良性黏液性囊腺瘤
雙側很少多,數為多房。一般較大,容易發生壓迫症状。
(1)體征:
①出現PeutzJeghers syndrome症候群(Chen KT86),即皮膚黏膜色素黑斑。
③常同時有其他卵巢上皮性腫瘤,如漿液性、宮內膜樣或性索間質腫瘤等。
(2)腫瘤特徵:
灰色有光澤,囊壁略厚,有彈性,有時外壁可見數個囊性突起,表面略發淡黃色。
囊內容物為黏液性,不透明,黏稠液似膠凍樣,白色略淡藍,為黏蛋白或糖蛋白。
(3)檢查
實性部位是多數蜂窩狀小房集聚,房大小相差極大,分布可疏可密,常在一個房內套有一個或數個子房。
上皮為單層高柱狀,核位於基底部,排列規則,和宮頸管型黏液上皮相同。有時也能找到腸型上皮,包括杯狀細胞(goblet cell)、帕內特細胞及嗜銀細胞。
2、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為多房性。
(1)體征:
(2)腫瘤特徵:
囊壁增厚區或出現乳頭,而大多數乳頭細小,也可呈息肉樣。
(3)鏡下特點:
①腫瘤細胞不侵及間質。
③上皮復層化達2~3層,伴有乳頭和上皮簇形成。
④細胞輕度、中度非典型形,黏液分泌減少,可見杯狀細胞。
3、黏液性囊腺癌
症状與漿液性癌相似,單側者較漿液性癌多。多房性、良性較多。
(1)體征:
出現腹部腫物、腹脹、腹痛或壓迫症状。
(2)腫瘤特徵:
外觀光滑、圓形或分葉狀,切面囊性、多房,伴有實性區域。
囊內壁乳頭較漿液性癌少,乳頭及實性區域較良性或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多。
(3)鏡下特點:
①上皮復層超過3層,出現重度非典型增生,伴有黏液分泌異常。
②核分裂活躍。
③腺體有背靠背現象。
④間質浸潤。
(4)組織分級:
①高分化(Ⅰ級):上皮高柱形,上皮增生超過3層。乳頭分支細長,形態不規則,間質極少。乳頭表面細胞失去極性,排列無章,核大小不等,分裂象多。可有黏液分泌過多逸出細胞外,使胞質界限消失。
②中分化(Ⅱ級):上皮柱狀或低柱狀,形成共壁,細胞內有少量黏液,間質內有大量細胞巢浸潤,核分裂象較多。
③低分化(Ⅲ級):腺樣結構不明顯,上皮細胞呈簇狀或瀰漫狀,細胞核異型性明顯,核分裂象更多。細胞內黏液極少。
4、腹膜假黏液瘤
腹腔內存在黏液引起腹膜種植的反應。
目前認為來源於卵巢和闌尾的黏液性腫瘤。
卵巢黏液性腫瘤的診斷
卵巢黏液性腫瘤的檢查化驗
1、腫瘤標誌物檢測
2、組織病理學檢查。
3、電鏡檢查:
被覆上皮大多似宮頸內膜上皮,細胞頂端可見小而粗短的微絨毛,以不規則的方式突向腔面。微絨毛之間的頂端胞膜光滑,缺乏胞飲現象。
細胞側壁上部光滑,與鄰近細胞緊密相連,偶見橋粒。胞膜基底部有複雜的絨毛狀突起,與相鄰細胞呈指狀交叉,此處常不含橋粒。
基底部胞膜多呈平滑狀或有輕度折曲。核位於基底部,常含一個核仁。核內充滿圓或橢圓形的粘液滴。粒線體小,位於細胞體部。高爾基器發育良好,無光面內質網,有數量不等的粗面內質網和游離核糖體,缺乏糖原,未見溶酶體樣結構。
4、光鏡檢查:
(1)被覆高分化單層高柱狀上皮,胞漿豐富,含有粘蛋白,核位於基底。
在粘液型上皮細胞間,可見杯狀細胞。約20%腫瘤含有嗜銀細胞,偶有帕內特氏細胞。若出現明顯上皮增生呈復層化(交界性腫瘤細胞不超過三層)、出芽和搭橋、核異型性及分裂相,則提示交界性腫瘤或侵蝕癌。
(2)高分化型:被覆高柱狀粘液型上皮,輕度異型,癌細胞侵入間質,腺管較規則;中度分化型,瘤細胞明顯異型,侵入間質,腺管不規則,有上皮突起結構;低分化型,癌細胞分泌粘液,呈多形性,細胞明顯異形,可見腺管樣結構。
卵巢黏液性腫瘤的鑒別診斷
2、與粘液性囊腺瘤鑒別:
粘液性囊腺瘤彩超聲像圖特點:
(1)多為單側、多房。
(2)比漿液性囊腺瘤大。
(3)可見散在光點及光團,大多有較粗的網狀分隔。
(4)血流信號一般較漿液性囊腺瘤血流信號豐富。
患者年齡偏大,特別是絕經後的婦女,或絕經後有陰道不規則出血。
囊實性腫塊,實性部分形態多樣、不規則。
囊壁厚度一致或厚薄不均,厚度大多超過3mm,囊內可見乳頭狀壁結節。
與周圍組織分界不清。
卵巢黏液性腫瘤的併發症
3.良性黏液性囊腺瘤:可合併交界性或惡性黏液癌、合併妊娠
卵巢黏液性腫瘤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預防:
1、定期對高發群體進行篩選檢查。
2、早期發現、治療。
3、術後應注意隨訪。
二、術前準備:
2、一般性術前檢查:
血尿常規、出凝血時間、血小板、心、肝、肺、腎等臟器功能的檢查。
3、了解其他器官是否有病變
(1)鋇餐、鋇劑灌腸檢查等胃腸檢查,以除外原發於消化道的卵巢轉移瘤。
(2).靜脈腎盂造影等泌尿系統檢查,了解輸尿管、膀胱是否遭到腫瘤侵犯。
陰道擦洗3天。
術前飲食為半流質2天,流質1天,術前3天口服滅滴靈。
5、充分配血。
卵巢黏液性腫瘤的中醫治療
偏方:
1、小茴香、延胡索、當歸、川芎、蒲黃(另包)各9g,薏苡仁15g,白芥子10g,肉桂3g,生牡蠣30g(先煎),乾薑、赤芍、五靈脂各6g。
(1)加減:
(2)制用法: 每日劑,水煎後分~3次內服,15日為1個療程。經期停服。
2、桂枝12~30g,茯苓30~60g,桃仁,丹皮、赤芍各10g,香附15g,澤蘭30~45g。
(1)加減:
寒甚者,重用桂枝,加附。
氣虛者,加黃芪。
(2)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分~3次內服,每日劑,15日為1個療程 。
3、.柴胡、法半夏各l0g,枳實、水蛭各10~45g,杭芍30g,潞党參、三七各15~30g,炒白朮、土鱉蟲、制穿山甲、當歸各10~15g,茯苓15g,薏苡仁40g。
(1)加減:
月經前小腹脹痛、月經色暗紅(或夾瘀塊)、舌邊紅(或有瘀斑)者,酌加桃仁、紅花、川芎、益母草。
白帶色黃、月經量多且色鮮(或紫)紅、舌偏紅、脈細弦者,酌加紅藤、蒲公英、敗醬草、龍膽草、黃芩。
月經前小腹痛、乳房脹痛、舌淡紅、脈細者,酌加香附、鬱金、川楝子、延胡索。
小腹冷痛,舌淡胖,脈沉細者,酌加乾薑、桂枝、小茴香、炒艾葉。
(2)制用法:將上藥水煎後,分~3次內服。20日為1個療程,月經期停用。
卵巢黏液性腫瘤的西醫治療
手術治療:
1.良性黏液性囊腺瘤
過大的腫瘤不易完整取出時,可先抽取囊內液體,同時防止內容物溢出。
2.腹膜假黏液瘤
術時應切除闌尾及大網膜並探查結腸部位,檢查黏液中有無腫瘤細胞。
3.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應盡量切除一切肉眼所見的腫瘤。
注意有無合併腹膜黏液瘤或假黏液瘤,最好同時切除闌尾。
4.黏液性囊腺癌與漿液性癌相似。
卵巢黏液性腫瘤的護理
影響腹膜假黏液瘤預後因素:
(1)黏液中是否有腫瘤細胞。
(2)初次手術時病變累及範圍,以及初次手術後複發時間。
(3)如有腺性結構鑲嵌於組織內,對局部結構是否形成破壞。
卵巢黏液性腫瘤吃什麼好?
一、食療方
1、滋潤雙耳湯
黑木耳、白木耳各200克。黑木耳、白木耳用水發,煸炒,加入鮮湯、調料,燒濃入味後再勾芡。
2、平菇蛋卷
把平菇切絲,以素油炒熟後盛出,加入少許精鹽;雞蛋攪勻,烙成蛋皮,蛋皮內放入炒好的平菇絲,捲成捲兒,裝盤即成。
3、胡蘿卜馬蹄煲竹蔗
胡蘿卜250克,馬蹄250克,竹蔗1條。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沸後,文火煮1小時。
苦瓜500克,綠豆120克,鹽少許。將新鮮的苦瓜切開洗淨,去瓤,切成大件。綠豆用清水浸泡,洗淨瀝干水。瓦煲內加適量清水,猛火煲至水滾,放入苦瓜和綠豆,煮至綠豆開花,以少量鹽調味即可飲用。
適應症:口腔癌、口唇潰瘍經久不愈,或舌痛腫大且繼發感染、潰瘍味臭者食療。
禁忌症:身體虛弱、脾胃虛寒者。
5、牛肉炒苦瓜
苦瓜1條,牛肉50克,蒜5克,蔥2克,辣椒10克,白糖、醬油、醋、澱粉適量。將苦瓜洗淨,對切兩半,掏去內瓤,切成薄片,把鍋燒熱,倒入苦瓜,清炒2分鐘,盛入盤中;將蒜、蔥、辣椒洗淨,切碎,放在鍋內加油燒熱後爆炒至香,再倒入炒過的苦瓜,加少許鹽、白糖、醬油、醋,用大火猛炒1~2分鐘後盛出;將牛肉洗淨切絲,以澱粉、醬油浸泡5分鐘後,在炒鍋內加油燒熱後快速炒熟,倒入苦瓜,翻炒幾下即可。
二、飲食禁忌
1、出血宜吃魚翅、海參、鮫魚、黑木耳、香菇、蘑菇、淡菜、蠶豆。
2、水腫宜吃鱘魚、石蓴、玉蜀黍胰魚、、鯉魚、鯪魚、泥鰍、蛤、鴨肉、赤豆、萵苣、椰子漿。
3、腰痛宜吃蓮子、核桃肉、薏米、梅子、栗子、韭菜、芋艿、海蜇、甲魚、蜂乳、鱟、梭子蟹。
4、宜多吃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薊菜、菱、薏米、薜荔果、烏梅、牛蒡菜、甜瓜、牡蠣、甲魚、海馬。
5、白帶多宜吃烏賊、淡菜、文蛤、龜、海蜇、羊胰、雀、豇豆、蟶子、牡蠣、白果、胡桃、蓮子、芡實、芹菜。
6、防治化療、放療副作用的食物:豆腐、牛肉、豬肝、青魚、鯽魚、烏梅、墨魚、鴨、田雞、山楂、綠豆、無花果。
7、忌發物,如公雞等。
8、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9、忌肥膩、油煎、霉變、腌制食物。
參看
|
關於「卵巢黏液性腫瘤」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