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毒排膿內補十宣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化毒排膿內補十宣散

【別名】 折裹十補散

【處方】 黃蓍(以綿上來者為勝,半如箭竿,長二、三尺,頭不叉者,洗淨,寸截,槌破絲擘,以鹽湯潤透,用盞盛,蓋湯上一炊久,焙燥,隨眾藥入碾成細末)一兩,人蔘(以新羅者為上,擇團結重實滋潤者,洗淨,去蘆,薄切,焙乾,搗用)、當歸(取川中來者,擇大片如馬尾狀,滋潤甜辣芬香者,溫水洗,薄切,焙乾),各二兩;厚朴(用梓間者,肉厚而色紫,掐之油出,去粗皮,切,薑汁罨一宿,熟,焙燥,勿用桂朴)、桔梗(以有心味苦者為真,無心味甘者,也,主解藥毒,切勿誤用。洗淨,去頭尾,薄切,焙燥)、桂心(用卷薄者,古法帶皮桂每兩隻取二錢半,合用一兩者,當買四兩,候眾藥罷,別研方入,不得見火)、川芎(以川中來者為上,今多用撫芎大塊者,淨洗,切,焙)、防風(擇新香者淨洗,切,焙)、甘草(生用),白芷各一兩。

炮製】 上十味,選藥貴精,皆取淨、曬、焙、極燥方秤,除桂心外,一處搗,羅為細末,入桂令勻。

【功效與作用】 治一切癰疽。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潰,敗膿自出,無用手擠,惡肉自去,不犯刀杖,服藥後疼痛頓減,其效如神。

發散風毒,流行經絡,排膿止痛,生肌長肉,藥性平和,老人、小兒、婦人、室女,皆可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自三錢加至五、六錢,熱酒調下,日夜各數服,以多為妙。服至瘡口合,更服尤佳,所以補前損,杜後患也。

不飲酒人,濃煎木香湯下,然不若酒力之勝也。或飲酒不多,能勉強間用酒調,並以木香湯解酒,功效當不減於酒也。

大抵癰疽之作,皆血氣凝滯,風毒壅結所致,治之不早,則外壞肌肉,內攻臟腑,其害甚大,才覺便服,倍加服數,服之醉,則其效尤速。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局方》卷八(紹興續添方):化毒排膿內補十宣散

【別名】 托里十補散、內補散、化毒排膿內補散、化毒排膿內補十味散、內托散十奇散十宣散、十宣內補散、排膿內補十宣散、十全內托散、托里散、內補十宣散、十味托里散、托里十宣散

【處方】 黃耆(洗淨,寸截,捶破,絲擘,以鹽湯潤透,用盞盛,薑湯瓶上1炊久焙燥,隨眾藥入碾成細末)1兩,人蔘(洗淨,去蘆,薄切,焙乾,搗用)2兩,當歸(溫水洗,薄切,焙乾)2兩,厚朴(去粗皮,切,薑汁淹1宿,爁熟,焙燥,勿用桂朴)1兩,桔梗(洗淨,去頭尾,薄切,焙燥)1兩,桂心(別研,不見火)1兩,芎藭(淨洗,切,焙)1兩,防風(淨洗,切,焙)1兩,甘草(生用),白芷1兩。

【製法】 上10味,選藥貴精,皆取淨,曬、焙極燥方稱。除桂心外,一處搗羅為細末,入桂令勻。

【功效與作用】 發散風毒,流行經絡,排膿止痛,生肌長肉,活血勻氣,調胃補虛,內托瘡毒。主一切癰疽瘡癤。小兒痘瘡毒根在里,或氣血虛弱,或風邪穢毒沖觸,使瘡毒內陷,伏而不出,出不勻快者。

【用法用量】 托里十補散(原書同卷)、內補散(《秘傳外科方》引《李防禦五痔方》)、化毒排膿內補散(《集驗方">洪氏集驗方》卷二)、化毒排膿內補十味散(《傳信適用方》卷三)、內托散(《醫說》卷六)、十奇散、十宣散(《濟生》卷六)、十宣內補散(《醫方類聚》卷一七三引《簡易方》)、排膿內補十宣散(《外科精要》卷下)、十全內托散(《醫方類聚》卷一七六引《瑞竹堂方》)、托里散(《普濟方》卷四○三)、內補十宣散(《袖珍》卷三)、十味托里散(《外科啟玄》卷十一)、托里十宣散(《簡明醫彀》卷八)。《普濟方》本方用法:為末,拌勻,木香紫草湯調下。

【摘錄】 《局方》卷八(紹興續添方)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化毒排膿內補十宣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