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學/輪狀病毒胃腸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傳染病學》 >> 病毒感染 >> 病毒性胃腸炎 >> 輪狀病毒胃腸炎
傳染病學

傳染病學目錄

輪狀病毒胃腸炎病毒性胃腸炎中最常見的一種。普通輪狀病毒主要侵犯嬰幼兒,而成人腹瀉輪狀病毒則可引起青壯年胃腸炎的暴發流行

目錄

病原學

輪狀病毒屬呼腸孤病毒科,為球型,有寬殼蓋、短幅和薄邊的雙股RNA病毒。平均直徑70nm左右,病毒體中心為直徑36~45nm的緻密核心,含病毒核酸。外有雙層多肽衣殼,呈輪緣狀,圍繞內層。內層衣殼子粒在邊緣部呈放射狀排列,形似車輪幅條,故稱為輪狀病毒。中央部子粒排列不規則,呈蜂窩狀。電鏡下輪狀病毒有兩種形態,即雙殼顆粒與單殼顆粒。前者為一種成熟的或完整的病毒顆粒,具有外層多肽衣殼,又稱L毒粒(light Virion),具有傳染性;後者因在自然條件下失去其外殼,形成粗糙單殼顆粒,又稱D毒粒(dense virion),無傳染性。人輪狀病毒的內衣殼可與小牛、小鼠、小豬、羔羊、兔及猴的輪狀病毒發生交叉反應,但外殼抗原有型的特異性。人輪狀病毒至少有4個血清型,各型之間無交叉免疫保護作用。

輪狀病毒基因含有11個節段的雙股線型RNA。根據RNA電泳圖型,目前將人和動物狀病毒分為A~D4個群。A群為普通輪狀病毒(主要引起嬰幼兒腹瀉);B群為豬輪狀病毒和成人腹瀉輪狀病毒(adult diarrhea rotavirus),後者為我國學者從1984年流行於我國各地的成人流行性腹瀉患者分離出的一種新輪狀病毒,目前將此種病毒與世界其它地區發現的副輪狀病毒、類輪狀病毒統稱為抗原特異性輪狀病毒;C群為人和豬輪狀病毒;D群為雞和鳥類輪狀病毒。成人腹瀉輪狀病毒與普通人輪狀病毒在病毒抗原性、核酸圖型及臨床表現等方面均有差異。

輪狀病毒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較強,耐乙醚弱酸,在-20℃可以長期保存,56℃ 1小時可被滅活。此病毒可在猴腎原代細胞中傳代和繁殖。

流行病學

(一)傳染源 患者與無症状帶毒者是主要的傳染源。患者急性期糞便中有大量病毒顆粒,病後可持續排毒4~8天,極少數可長達18~42天。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人傳人,經糞-口或口—口傳播,亦可能通過水源污染或呼吸道傳播。成人輪狀病毒胃腸炎(流行性腹瀉)常呈水型暴發流行,也可通過生活接觸傳播

(三)易感人群 普通輪狀病毒主要侵犯嬰幼兒,以9~12月齡發病率最高,6月齡以下少見,但近來人工餵養新生兒發病也較多,成人感染後多無症状或呈輕症表現。成人腹瀉輪狀病毒則人群普遍易感,但主要在青壯年中造成流行。

(四)流行特徵 人輪狀病毒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發病率甚高,幾乎每個人都感染過輪狀病毒。發病有明顯的季節性,發病高峰在秋冬寒冷季節(12月~2月),但熱帶地區季節性不明顯。輪狀病毒成人腹瀉可在一年四季發生,但流行和暴發在我國多發生於4~7月。

發病機理與病理變化

輪狀病毒主要侵犯小腸絨毛上皮細胞,使上皮細胞脫落,代之以缺乏消化酶的鱗形或方形上皮細胞。因此正常腸粘膜上存在的絨毛酶如麥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均減少,導致吸收功能障礙。由於乳糖及其它雙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滯留在腸內,造成腸粘膜與腸腔滲透壓的改變,使液體進入腸腔而造成滲透性腹瀉。

病變部位主要位於十二指腸空腸,上皮細胞可變為方形或不整形,但多數腸粘膜細胞尚正常。腸絨毛上皮細胞內空泡變性,內質網中有多量輪狀病毒顆粒。

臨床表現

(一)普通輪狀病毒胃腸炎 潛伏期1~3天。病情差別較大,6~24月齡小兒症状重,而較大兒童或成年人多為輕型或亞臨床感染。起病急,多先吐後瀉,伴輕、中度發熱。腹瀉每日到數十次不等,大便多為水樣,或呈黃綠色稀便,常伴輕或中度脫水代謝中毒。部分病例在出現消化道症状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本病為自限性疾病,病程約1周左右。但少數患兒短期內仍有雙糖尤其是乳糖吸收不良,腹瀉可持續數周,個別可長達數月。

(二)成人腹瀉輪狀病毒胃腸炎潛伏期2~3天,起病急,多無發熱或僅有低熱,以腹瀉、腹痛腹脹為主要症状。腹瀉每日~10次不等,為黃水樣或米湯樣便,無膿血。部分病例伴噁心嘔吐等症状。病程3~6天,偶可長達10天以上。

少數患者可並發腸套疊直腸出血溶血尿毒症候群腦炎及Reye症候群等。

診斷

(一)流行病學 在秋冬季發生的水樣腹瀉,尤其有較多病例同時發生,應考慮有本病可能;

(二)臨床表現 急性水樣腹瀉,中毒症状較輕,病程自限;

(三)實驗室檢查

1.血常規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分類大多正常,少數偏高,分類淋巴細胞增加;

2.大便常規及培養 大便鏡檢大多無特殊發現,少數可見少量白細胞,培養無致病菌生長;

3.特異性診斷實驗 (1)取糞便作直接或免疫電鏡檢查,可發現輪狀病毒顆粒;(2)用酶聯免疫附試驗或免疫酶斑試驗(Immnnoenzyme dot test)檢測糞便上清液中的病毒抗原,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3)從糞便中提取病毒RNA,進行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銀染色,檢查有無輪狀病毒的RNA電泳圖譜,既有診斷價值,又可區別不同型病毒感染;(4)血清學檢測,感染後5天,血中可檢測出特異性IgM抗體,亦有助於本病診斷。

鑒別診斷

本病與細胞菌、寄生蟲性腹瀉的鑒別不難,與其它病毒性胃腸炎的鑒別有賴於特異性診斷檢查。

治療

無特效療法,以對症治療為主。暫停乳類及雙糖類食物。吐瀉較重時用止吐劑及鎮靜劑。口服或靜脈補液以糾正和電解質紊亂

預防

及早發現和隔離病人;對病人糞便應消毒處理;重視水源及食物衛生,餐具中進行消毒;嬰兒室應有嚴格的消毒隔離制度;應提倡母乳餵養嬰兒;對6--24月齡幼兒口服含各型輪狀病毒的減毒疫苗,可刺激局部產生IgA抗體,為目前最為有效的預防措施。

32 病毒性胃腸炎 | 諾沃克類病毒胃腸炎 32
關於「傳染病學/輪狀病毒胃腸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