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防己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漢防己丸

【處方】 漢防己30克 商陸30克 麻黃30克(去根、節)赤茯苓30克 桑根白皮45克(銼)甜葶藶30克(隔紙炒令紫色)蛤蚧1對(頭、尾全者,塗酥,炙微黃)杏仁30克(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

【製法】 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宜肺化痰利水退腫。治肺臟氣壅,面目四肢浮腫喘促咳嗽胸膈滿悶煩熱

【用法用量】 每服不計時候,以生薑湯下20~30丸,粥飲下亦得。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六

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漢防己丸

【別名】 防己丸

【處方】 漢防己1兩,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瓤,焙),甜葶藶3分(微炒),豬牙皂莢1兩(去黑皮,塗酥炙黃)。

【製法】 上為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肺氣咳嗽喘促,坐臥不得。

【用法用量】 防已丸(《聖濟總靈》卷四十八)。

【摘錄】 《醫方類聚》卷十引《簡要濟眾方》

《聖惠》卷六:漢防己丸

【處方】 漢防己1兩,乾薑半兩(炮裂,銼),甜葶藶3分(隔紙炒令紫色),豬牙皂莢1兩(去黑皮,塗酥炙令焦黃,去子)。

【製法】 上為末。以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肺氣喘急,坐臥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煎桑根白皮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

《聖惠》卷五十三:漢防己丸

【別名】 防己丸

【處方】 漢防己3分,豬苓3分(去黑皮),栝樓根1兩,赤茯苓1兩,桑根白皮1兩半(銼),白朮半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郁李仁1兩半(湯浸,去皮,微炒),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消渴。已覺津液耗竭,身體浮氣如水病者。

【用法用量】 防已丸(《聖濟總錄》卷五十九)。

【摘錄】 《聖惠》卷五十三

《聖惠》卷四十六:漢防己丸

【處方】 漢防己1兩,苦葫蘆子半兩(微炒),澤瀉3分,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咳嗽不愈,面目浮腫

【用法用量】 本方原名漢防己散,與劑型不符,據《醫方類聚》改。《普濟方》引作「防已丸」。

【摘錄】 《聖惠》卷四十六

《聖惠》卷六:漢防己丸

【處方】 漢防己1兩,商陸1兩,麻黃1兩(去根節),赤芍藥1兩,桑根白皮1兩半(銼),甜葶藶1兩(隔紙炒令紫色),蛤蚧1對(頭尾全者,塗酥炙微黃),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製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肺臟氣壅,面目四肢浮腫,喘促咳嗽,胸膈滿悶煩熱。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生薑湯送下,粥飲下亦得,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漢防己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