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七:巴戟散

【處方】 巴戟 柏子仁 石龍芮 天麻 牛膝(去苗)牡蠣(燒為粉)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別搗)天雄(炮裂,去皮、臍)肉蓯蓉(酒浸一宿,颳去皺皮,炙干)各30克 萆薢(銼)防風(去蘆頭)當歸 羌活 桑螵蛸(微炙)各22.5克 肉桂60克(去皺皮)

【製法】 上藥搗細羅為散。

【功效與作用】 風勞氣血不足臟腑虛傷,肢節煩疼,腰腳無力,形體羸瘦,面色萎黃小便數多,臥即盜汗

【用法用量】 每於空腹時以溫酒調下6克。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二十七

《聖惠》卷三十:巴戟散

【處方】 巴戟3分,五加皮1兩,萆薢1兩(銼),牛膝1兩(去苗),石斛1兩(去根,銼),防風1兩(去蘆頭),白茯苓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當歸3分,羌活3分。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虛勞,腰腳疼痛,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三十

《聖惠》卷二十三:巴戟散

【處方】 巴戟1兩,五加皮1兩,萆薢1兩(銼),牛膝1兩(去苗),石斛1兩半(去根節),天麻1兩,白茯苓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虎脛骨1兩(塗酥,炙令黃),木香1兩,磁石1兩(炒,醋淬7遍,研,水飛過)。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風冷,臟腑虛弱,及腰腳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下。

【注意】 忌食生冷、油膩。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三

《聖惠》卷四十四:巴戟散

【處方】 巴戟3分,五加皮半兩,萆薢3分(銼),牛膝3分(去苗),石斛3分(去根,銼),防風半兩(去蘆頭),白茯苓3分,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桂心3分。

【製法】 上為粗散。

【功效與作用】 腎臟風濕腰痛,行立不得。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巴戟湯」。

【摘錄】 《聖惠》卷四十四

聖濟總錄》卷九十四:巴戟散

【處方】 巴戟天(去心)1兩,楝實(取肉,麩炒)1兩,木香1兩,茴香子(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小腸疝氣。

【用法用量】 每服1錢匕,空心溫酒調下。

【摘錄】 《聖濟總錄》卷九十四

《博濟》卷五:巴戟散

【處方】 紫巴戟1兩(穿心者,以陳粟米同炒令黃色),香白芷半兩(銼碎,微炒),蠻薑末(炒)1錢。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元臟虛冷上攻,致生口瘡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用豬石子1對,去筋膜,每石子1個,入末1錢,用濕紙裹,煨熟,趁熱去紙,先以口承石子熱氣,口中有涎即吐出,候冷,即可細細嚼服之。

【摘錄】 《博濟》卷五

《聖惠》卷二十七:巴戟散

【處方】 巴戟1兩,柏子仁1兩,石龍芮1兩,天麻1兩,牛膝(去苗)1兩,牡蠣(燒為粉)1兩,菟絲子(酒浸1宿,焙乾,別搗)1兩,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肉蓯蓉(酒浸1宿,颳去皴皮,炙干)1兩,萆薢(銼)3分,防風(去蘆頭)3分,當歸3分,羌活3分,桑螵蛸(微炙)3分,肉桂2兩(去皴皮)。

【製法】 上為細散。

【功效與作用】 風勞,氣血不足,臟腑虛傷,肢節煩疼,腰膝無力,形體羸瘦,面色萎黃,小便數多,臥即盜汗。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下。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巴戟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