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砂五苓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辰砂五苓散

【處方】 辰砂(研)、白朮(去蘆)、豬苓(去黑皮)、澤瀉(洗)、赤茯苓(去皮),各十二兩。肉桂(去粗皮)八兩。

炮製】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傷寒表裡末解,頭痛發熱,心胸鬱悶,唇口乾焦,神思昏沉,狂言譫語,如見神鬼,及治瘴瘧煩悶未省者。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沸湯點服,不拘時。

中暑發渴,小便赤澀,用新汲水調下。

小兒五心煩熱,焦躁多哭,咬牙上攛,欲為驚狀,每服半錢,溫熟水調下。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局方》卷二(寶慶新增方):辰砂五苓散

【別名】 苓砂散

【處方】 辰砂(研)12兩,白朮(去蘆)12兩,木豬苓(去黑皮)12兩,澤瀉(洗,銼)12兩,赤茯苓(去皮)12兩,肉桂(去粗皮)8兩。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清導小便。主傷寒表裡未解,頭痛發熱,心胸鬱悶,唇口乾焦,神思昏沉,狂言譫語,如見鬼神,及瘴瘧煩悶未省者;中暑發渴,小便赤澀,五心煩熱,焦躁多哭,咬牙上竄,欲為驚狀。小兒邪熱在心之夜啼證。

【用法用量】 苓砂散(《衛生總微》卷七)。本方方名,《永類鈐方》引作「硃砂五苓散」。

【摘錄】 《局方》卷二(寶慶新增方)

種痘新書》卷十一:辰砂五苓散

【處方】 辰砂(另乳)、白朮、茯苓、豬苓、澤瀉、肉桂、炒芩、黃連(炒)。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退心經火邪,利小便。主麻退之後,餘熱未盡,熱乘於心,日夜煩躁,狂言妄語,人事不清。

【用法用量】 燈心湯下。

【摘錄】 《種痘新書》卷十一

《種痘新書》卷十二:辰砂五苓散

【處方】 五冬散加辰砂、滑石木通

【功效與作用】 分陰陽利水道。主熱瀉煩譫。

【用法用量】 燈心湯為引。

【摘錄】 《種痘新書》卷十二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辰砂五苓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