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蜂窩織炎
A+醫學百科 >> 疾病百科 >> 炎症 >> 眼眶蜂窩織炎 |
眼眶炎症(orbital inflammation)是人體對內、外界刺激因子發生的防禦反應,也是眶內最常見的病理過程。根據其發病及發展情況分為眼眶感染性炎症、非感染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感染性炎症是指生物感染引起的眼眶炎症;非感染性炎症是指特發性眼眶炎症,也稱炎性假瘤;慢性炎症包括一組發病機制不清的慢性炎症。由於抗生素和皮質激素的廣泛應用,真菌感染在臨床並不罕見。
目錄 |
眼眶蜂窩織炎的病因
(一)發病原因
此病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化膿性炎症;流感桿菌引起非化膿性炎症;厭氧鏈球菌是常見的產氣桿菌;變形桿菌和大腸埃希桿菌為全身衰弱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蜂窩織炎常見致病菌。其感染途徑有:
1.最常見為眶周圍結構炎症蔓延 佔全部病例60%~84%。主要為鼻竇炎症侵及眶前部組織,篩骨板很薄,為0.2~0.4mm,並且有血管、神經穿過,因此篩竇炎症容易擴散入眶,其次為額竇、上頜竇及蝶竇炎症;牙周炎及根尖炎引起上頜竇前壁膿腫,向上波及眼眶;栓塞性靜脈炎經翼靜脈叢進入眼眶;面部及眼瞼癤腫、丹毒治療不及時炎症蔓延至 眶隔前軟組織;急性淚囊炎向眼眶的蔓延。
2.外傷直接 感染 眼瞼穿通傷後,傷口處理不當,化膿性細菌直接 感染,形成蜂窩織炎。眼眶異物未及時取出,尤其是植物性異物,攜帶細菌多,易引起感染,並可伴有瘺管形成。瘺管閉塞時,蜂窩織炎發作,瘺管引流時又可暫時好轉。
3.血行感染 身體其他部位化膿灶經血行遷徙至眼眶,或膿毒血症時眼眶同時發生炎症。
4.其他 眼肌手術;視網膜脫離環扎或外加壓手術;筋膜炎向眶內脂肪蔓延;細菌性眼內炎眶內蔓延;眼內腫瘤壞死及廣泛的Coat』s病繼發球周炎;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的病人伴有眼眶蜂窩織炎等。
(二)發病機制
病原體被帶入眼眶內,不斷繁殖,產生有害物質,引起小血管和毛細血管擴張,管壁滲透性增加,血管內液體和細胞成分滲出,使組織水腫,嗜中性粒細胞浸潤,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炎症症状。病灶內可見病原菌繁殖。白細胞最終崩解,釋放蛋白溶解酶,使局部組織壞死、溶解、形成膿腫,其周圍由新生毛細血管及成纖維細胞形成的肉芽組織構成膿腫壁,壁內不斷形成肉芽組織,最後形成瘢痕組織。
眼眶蜂窩織炎的症状
眶深部蜂窩織炎全身症状較眶前部嚴重,尤其在膿毒血症、海綿竇栓塞時,高熱,畏寒,腦膜刺激症状存在。眼部表現有:
2.水腫 眼瞼充血水腫,結膜水腫突出於瞼裂之外,並可見結膜乾燥、糜爛、壞死。
3.角膜 因眼瞼結膜高度水腫,瞼裂不能閉合,角膜暴露而引起角膜炎,佔21%~25%。
4.眼球突出 軸性眼球突出。當對側眼球也突出時,應注意是否有海綿竇栓塞存在。
5.視力下降 組織水腫壓迫視神經或視神經受累伴視神經炎,約佔2%。
6.眼肌 眼球運動障礙,多為各方向運動不足,嚴重者眼球固定。
7.眼底 視盤水腫,視網膜靜脈擴張,視網膜出血。視網膜動脈、靜脈阻塞,視網膜脫離。
眼眶蜂窩織炎的臨床表現除眼部症状外,發病急,進展快,全身不適,發熱。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增高。兒童時期惡性腫瘤可有類似臨床表現,需進行鑒別。
眼眶蜂窩織炎的診斷
眼眶蜂窩織炎的檢查化驗
1.血常規檢查 外周血白細胞計數增多,中性粒細胞分類比例升高。
2.組織病理學 眶內組織標本常顯示大量多形核白細胞浸潤,有或無眶脂肪的局灶性壞死。若有膿腫形成,則有極明顯的壞死。革蘭染色可能揭示致病的細菌。直接從切除組織或膿性物質做細菌培養,更易找見致病細菌。
1.X線 診斷價值有限,患側眼眶內密度較對側高。可顯示相鄰鼻竇炎,如果合併眶骨骨髓炎,則可出現相應的骨質改變。
2.超聲波(US)檢查 BUS可顯示球後脂肪墊擴大,脂體回聲不勻,光斑稀疏,眼球壁與球後眶脂體之間出現裂隙。如果炎症累及眼球筋膜,則可顯示眼球筋膜炎的聲像改變。
3.CT 眶內蜂窩織炎因發展程度的不同,可有不同的CT表現。炎症早期,常局限於肌錐外,常見眼眶內直肌增厚和邊緣模糊,球後脂肪內可見斑點狀、條紋狀高密度影。隨病變進展,眶內結構正常界面消失,眶內密度瀰漫增高,眼球突出。如有鄰近鼻竇炎或異物,則可顯示炎症的來源。病變累及顱內,可出現腦膜炎、硬膜下膿腫。增強CT掃描,增厚的腦膜及強化的膿腫壁則可清楚顯示。
4.核磁共振(MRI)檢查 MRI橫軸位掃描可詳細顯示眶內外情況。局限性蜂窩織炎可在肌錐外間隙內,多在眶內側與鼻竇相鄰處顯示軟組織信號影,呈等T1、長T2信號,邊緣不規則,常可同時顯示相鄰鼻竇炎的存在。瀰漫性蜂窩織炎造成眶內結構不清,眼球突出,增強T1加權脂肪抑制像可顯示眶內炎性組織瀰漫強化,其內存在大小不等的不強化小膿腔,相鄰鼻竇同時有炎症增強信號。蜂窩織炎還可造成眼上靜脈血栓性靜脈炎,患側眶內脂肪信號較對側呈長T1、長T2改變。眼眶內蜂窩織炎還可導致顱內腦膜炎、腦膜炎、硬膜外膿腫等併發症。
眼眶蜂窩織炎的鑒別診斷
蜂窩織炎應與兒童時期眼眶惡性腫瘤進行鑒別,如橫紋肌肉瘤、綠色瘤等。
1.橫紋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 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原發於眶內的惡性腫瘤。惡性程度高,發展快,死亡率高。部分病例有外傷史。臨床多見於10歲以下兒童,表現似急性,亞急性炎症。患兒全身情況差,眼部疼痛,眼瞼充血水腫,眼球突出發展迅速,多向前下方突出。由於腫瘤出血,壞死,眼球突出可以突然加重。多數病例在眶緣可捫及腫物。眼球運動障礙,視力下降。眼底可見視盤及視網膜水腫。超聲顯示眶內有佔位病變,邊界清,前緣不規則,腫瘤內回聲低而少,眼球筋膜囊加寬。視盤水腫,眼球受壓變形。CT顯示眶內有軟組織密度影,形狀不規則,邊界不清。外周血檢查正常。
2.綠色瘤(chloroma) 即粒細胞性白血病直接浸潤眶骨或眶內軟組織形成腫塊。綠色瘤也是兒童時期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惡性腫瘤。多見10歲以下兒童。發病急,發展快。伴低熱或鼻出血。眼球突出。眼瞼結膜充血水腫,瞼裂不能閉合,暴露性角膜炎。眼球運動障礙。全身檢查發現肝、脾大,可發現身體其他部位腫物。超聲及CT均可發現眶內佔位病變。外周血檢查見幼稚白細胞。骨髓穿刺見大量不成熟的粒細胞可以確診。
3.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 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臨床分為眼內期、青光眼期、眼外期和轉移期4期。其青光眼期和眼外期,患兒常有哭鬧,全身不適。眼畏光流淚,眼瞼充血水腫,瞼裂不能閉合,角膜潰瘍,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等。注意患兒瞳孔呈黃白色。X線顯示眶腔擴大,可見視神經管擴大。超聲探查顯示玻璃體腔內有實性腫物,內回聲強弱不等,分布不均,常見鈣斑反射及聲影,視神經增粗。眼外期可見眶內有形狀不規則的低回聲區,與眼內實性腫物連續。CT對眼外期有特徵性發現。常見腫瘤內有不規則鈣斑。
4.黃色瘤病(xanthomatosis,Hand-Schüller-Christian syndrome) 是一種多灶性病變。多見於5歲以下兒童。臨床表現以顱骨破壞、眼球突出、尿崩症三聯征為特點。全身表現有發熱、不適、營養不良、肝脾淋巴結腫大。眼球向前下方突出,視力下降,眼球固定,上瞼下垂。X線檢查發現扁平骨多灶性溶骨性改變,呈地圖樣。CT常見眶壁骨破壞,軟組織佔位病變。
眼眶惡性腫瘤病程短,眼瞼結膜充血水腫,眼球突出,眼球運動障礙及視力下降。超聲顯示眶內有佔位病變,缺乏眶內脂肪水腫征。CT顯示眶內佔位病變外,同時顯示骨破壞。
炎性假瘤發病急者需與眶蜂窩織炎鑒別,其鑒別點為眼部症状不伴有發熱不適。超聲探查顯示球筋膜水腫及T型征。同時可顯示不規則佔位病變或眼外肌、淚腺腫大,視神經增粗等。CT掃描優於超聲,顯示脂肪內高密度腫塊,形狀不規則,密度不均勻,邊界不清楚。伴有眼球壁增厚,眼外肌肥大,淚腺腫大。眶蜂窩織炎有膿腫形成時也可有不規則的高密度區,兩者需結合臨床進行鑒別。與眼眶寄生蟲鑒別,如果蟲體死亡,裂解層引起炎症反應和眼眶膿腫,應在手術中仔細尋找有無寄生蟲。
眼眶蜂窩織炎的併發症
膿毒性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septic cavernous sinusthrombophlebitis)是蜂窩織炎中的化膿性病菌或毒素沿眼靜脈進入海綿竇引起的炎症,患者體溫升高,眼眶深部劇烈疼痛,額部疼痛及偏頭痛,噁心、嘔吐,重者神志不清。患眼眶水腫,眼球前突,並可引起對側突眼,雙眼活動受限,眼球固定,視力下降,甚至失明。腦脊液中細胞增多。其他併發症如眼眶膿腫、腦膜炎、腦膿腫、硬膜外膿腫、眶骨骨髓炎、暴露性角膜炎、視神經炎、視網膜和脈絡膜壞死等。
眼眶蜂窩織炎的預防和治療方法
眼眶蜂窩織炎的西醫治療
(一)治療
應作病變區組織細菌培養,應用敏感抗生素治療。在未明確病原體時,應用廣譜抗生素。宜使用大劑量,靜脈給藥。同時應處理鼻竇炎症。病情好轉後,應持續用藥1周或改用口服給藥。
(二)預後
治療及時,處理正確,炎症得以消退,不留後遺症。否則,炎症可向深部蔓延,引起眶深部蜂窩織炎、海綿竇栓塞性靜脈炎、敗血症而危及生命,其死亡率19%。失明也有報導。
參看
|
|
關於「眼眶蜂窩織炎」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