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葉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荷葉散

【處方】 干荷葉60克 鬼箭羽30克 桃仁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蒲黃30克 劉寄奴30克

【製法】 上藥搗篩為散。

【功效與作用】 破血逐瘀。治產後惡露不下,腹中疼痛,心神煩悶。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童便300毫升,生薑4克 生地黃7.5克,拍碎,同煎至180毫升,不計時候,稍熱服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

方出《證類本草》卷二十三引《經驗後方》,名見《醫方考》卷三:荷葉散

【處方】 荷葉(焙乾)。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吐血咯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米湯下。

【各家論述】 《醫方考》:荷葉有仰盂之形,得震卦之象;有清香之氣,得清和之體,故能和陽定咯而運血。

【摘錄】 方出《證類本草》卷二十三引《經驗後方》,名見《醫方考》卷三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荷葉散

【處方】 干荷葉(大者)1片,砒霜(研)1分,綠豆半兩,甘草1分(炙)。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山嵐瘴氣,痰滯嘔逆,時發寒熱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匕,冷水調下。吐出痰效。

【摘錄】 《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聖惠》卷八十:荷葉散

【處方】 干荷葉2兩,鬼箭羽1兩,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蒲黃1兩,劉寄奴1兩。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產後惡露不下,腹中疼痛,心神煩悶。

【用法用量】 《醫略六書》無生地黃,有大黃三分。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產後瘀血凝結挾熱,而心神煩悶,惡露不行,故脅腹陣痛不已。荷葉昇陽散瘀以除脅痛,鬼羽破血辟邪以止腹疼;劉寄奴通經破血,生蒲黃破瘀通經,桃仁泥破血潤燥以開瘀結也。為散,大黃以滌之,生薑以溫之;童便以降之,使瘀熱消化,則結悶自開,而惡露無不下,何脅腹煩痛之不止哉。

【摘錄】 《聖惠》卷八十

《聖惠》卷八十:荷葉散

【處方】 荷葉3分,延胡索3分。

【製法】 上為散。

【功效與作用】 產後7日內,惡血不散,時時衝心,悶絕不識人。產後煩心脈澀數者。

【用法用量】 水1大盞,煎至6分,去滓,入地黃汁2合,更煎2-3沸,分2次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肉食1日。

【各家論述】 《醫略六書》:產後血滯夾熱,心包陽氣不舒,故不能滋養心主而發煩不安焉。延胡化血滯以通心;生地滋心血以退熱,荷葉昇陽散瘀以和中也。為散,米飲煎,使血滯化而熱自解,則心包之陽氣發舒而心氣清和,心神得養,何發煩之不痊哉。

【摘錄】 《聖惠》卷八十

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廣濟方》,名見《聖惠》卷八十:荷葉散

【別名】 地黃湯

【處方】 荷葉2枚(炙),蒲黃1兩,甘草2兩(炙),白蜜1匙,地黃汁半升。

【製法】 上切。

【功效與作用】 產後血暈,心悶不識人,或神言鬼語,氣欲絕者。

【用法用量】 地黃湯(《普濟方》卷三四八)。

【摘錄】 方出《外台》卷三十四引《廣濟方》,名見《聖惠》卷八十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荷葉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