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龍膽散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草龍膽散

【處方】 川芎(不見火)、香附(炒.去毛),各四兩;龍膽草(洗.去蘆)、草決明子(微炒)、甘草(炙)、木賊(洗淨.去節)、菊花(去梗),各二兩。

炮製】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治上焦受於風熱,氣毒攻沖,眼目暴赤,磣澀羞明腫痛,迎風有淚,翳膜攀睛,僜肉隱痛,並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用麥門冬熟水入砂糖少許同調,食後服,或米泔調服亦得,食後或臨睡服之。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草龍膽散

【處方】 蒺藜子(炒.去刺)、草龍膽,各六兩;赤芍藥半斤,甘草(炙)、羌活防風(去叉枝),各三兩;菊花(去枝)半兩,茯苓(去皮)四兩。

【炮製】 上搗為末。

【功效與作用】 治眼暴赤腫痛,風氣熱上沖,睛疼連眶,瞼眥赤爛,瘀肉侵睛,時多熱淚,及因叫怒,逆損肝氣,久勞瞻視,役損眼力,風砂塵土入眼澀痛,致成內外障翳,及一切眼患,悉皆治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錢,食後臨臥,溫酒調下。

【摘錄】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草龍膽散

【別名】 龍膽草散(《普濟方》卷七十四)。

【處方】 蒺藜子(炒,去刺)草龍膽各180克 赤芍藥250克 甘草(炙)羌活 防風(去叉枝)各30克 菊花(去枝)15克 茯苓(去皮)120克

【製法】 上藥研末。

【功效與作用】 主風熱上沖,眼暴赤腫痛,睛疼連眶,瞼眥赤爛,瘀肉侵睛,時多熱淚;及因叫怒,逆損肝氣,久視損傷眼力,或風砂塵入眼澀痛,致成內外障翳。

【用法用量】 每服6克,食後及臨臥時用溫酒調下。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

活幼心書》卷下:草龍膽散

【處方】 草龍膽 木賊(去節)荊芥 菊花 防風(去蘆)草決明(半生半炒)甘草各15克

【製法】 上藥哎咀。

【功效與作用】 主暴赤火眼,晝夜澀痛,作腫淚多。

痛甚者,加羌活,乳香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活幼心書》卷下

《普濟方》卷三六六:草龍膽散

【處方】 草龍膽、鉤藤枳殼升麻等分

【功效與作用】 牙根宣露

【用法用量】 水煎,日日灌漱之。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六六

《局方》卷七(續添諸局經驗秘方):草龍膽散

【處方】 蒺藜子(炒,去刺)6兩,草龍膽6兩,赤芍藥半斤,甘草(炙)3兩,羌活3兩,防風(去叉枝)3兩,菊花(去枝)半兩,茯苓(去皮)4兩。

【製法】 上為末。

【功效與作用】 眼暴赤腫痛,風氣熱上沖,睛疼連眶,臉眥赤爛,瘀肉侵睛,時多熱淚;及因叫怒,逆損肝氣,久勞瞻視,役損眼力,風砂塵土,入眼澀痛,致成內外障翳,及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龍膽草散」。

【摘錄】 《局方》卷七(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袖珍》卷三引《聖惠》:草龍膽散

【處方】 龍膽草(洗,去頭)2兩,菊花(去梗)2兩,木賊(洗淨,去節)2兩,草決明(微炒)2兩,甘草(炙)2兩,香附子(炒,去毛)4兩,川芎(不見火)4兩。

【製法】 上為細末。

【功效與作用】 上焦受於風熱,氣毒攻沖眼目暴赤,磣澀羞明,腫痛多眵,迎風有淚,翳膜攀睛,胬肉隱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用麥門冬熟水,入砂糖少許同調,食後服;或米泔調下亦得。

【摘錄】 《袖珍》卷三引《聖惠》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草龍膽散」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