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礬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目錄

《重訂廣溫熱淪》卷二:絳礬丸

【處方】 皂礬15克(面裹燒紅)杜蒼朮15克 真川朴24克 廣皮18克 炒焦甘草9克

【製法】 煮紅棗肉為小丸,姜半夏粉30克為衣。

【功效與作用】 治濕遏熱伏,發為陰黃,黃而昏暗,如熏黃色,而無煩渴熱象者。

【用法用量】 每服5克或6克,一日二次,淡薑湯送下。

【摘錄】 《重訂廣溫熱淪》卷二

《中國內科醫鑒》後篇:絳礬丸

【處方】 絳礬、厚朴橘皮三棱莪術黃連、苦辛、術、甘草、水莎。

【製法】 用醋糊為丸。

【功效與作用】 黃疸

【摘錄】 《中國內科醫鑒》後篇

《重訂廣溫熱論》卷二:絳礬丸

【別名】 黃病絳礬丸

【處方】 皂礬5錢(面裹燒紅),杜蒼朮5錢,真川朴8錢,廣皮6錢,炒焦甘草3錢。

【製法】 煮紅棗肉為小丸,姜半夏粉1兩為衣。

【功效與作用】 濕遏熱伏,發為陰黃,黃而昏暗,如熏黃色,而無煩渴熱象者。濕熱黃胖,脫力勞傷,腹脹腸紅食積痞塊,腿足浮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黃病絳礬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杭州方)。

【注意】 忌食面,孕婦忌服。

【摘錄】 《重訂廣溫熱論》卷二

《中國醫學大辭典》:絳礬丸

【處方】 絳礬6兩,厚朴3兩,白朮(炒焦)3兩,茯苓3兩,枳殼(炒焦)2兩,茅術(炒焦)2兩,廣皮2兩。

【製法】 上為細末,米湯泛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濕熱腸紅,脫力勞傷,黃病腹脹,腿足浮腫,食積痞塊,瘧痢。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熟湯送下。

【摘錄】 《中國醫學大辭典》

中藥方專題

參看中藥方劑主頁面。

按功效分類的常用方劑

解表劑清熱劑瀉下劑祛風濕劑祛濕利水劑溫里劑理氣劑消導劑驅蟲劑止血劑活血劑化痰止咳平喘劑安神劑熄風劑開竅劑補益劑固澀劑

中藥方大全 按拼音查詢

點擊字母查看完整藥方列表:

附:中藥材大全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相關頁面

本草圖書


中藥相關電子書

關於「絳礬丸」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