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角膜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9tr.jpg


目錄

疾病名稱

細菌性角膜炎  

疾病概述

細菌性角膜炎是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角膜炎症,發病前多有角膜外傷史。臨床分為單純性角膜潰瘍和匐行性角膜潰瘍及綠膿性角膜潰瘍三類。匐行性角膜潰瘍起病急,主要表現為患眼疼痛、流淚、畏光異物感及視力下降;綠膿性角膜潰瘍則以起病急驟、開始即劇烈眼痛視力減退紅腫、畏光、流淚為特點。應注意眼部衛生,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醫療單位和其他服務性行業要加強消毒管理,防止醫源性和其他途徑的交叉感染。加強勞動保護,防止角膜外傷;處理眼部異物時應嚴格注意無菌操作,洗眼時動作要輕。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疾病分類

眼科  

疾病描述

細菌性角膜炎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損及缺損區下角膜基質壞死化膿性角膜炎,又稱為細菌性角膜潰瘍。  

症状體征

臨床表現起病急驟。

1、淋球菌感染 多為經產道分娩新生兒。患眼有畏光、流淚、疼痛、視力障礙、眼瞼痙攣等症状。眼瞼高度水腫球結膜水腫和大量膿性分泌物,睫狀或混合性充血伴有角膜上皮缺損、角膜基質侵潤及潰瘍前房可有不同程度極膿。常致角膜穿孔

2、革蘭陽性球菌感染 角膜出現圓形或橢圓性局灶性膿腫病灶,伴有邊界明顯的灰白色基質侵潤。葡萄球菌無論是凝血酶陰性、還是陽性的菌屬,均可導致嚴重的基質膿腫和角膜穿孔。肺炎球菌引起的角膜炎(匍行性角膜潰瘍)表現為橢圓形、帶匍行性邊緣、較深的中央基質潰瘍,常伴前房積膿

3、革蘭陰性細菌感染 表現為快速發展的角膜液化性壞死。其中銅綠假單孢菌引起的感染具有特徵。該型潰瘍多發於角膜異物剔除術後,或戴接觸鏡引起,也見於使用了被污染的熒光素鈉或其它滴眼液。患者眼痛明顯,有嚴重的睫狀充血或混合性充血,甚至球結膜水腫。由於銅綠假單孢菌產生蛋白分解酶,使角膜呈現迅速擴展的侵潤及粘液性壞死,潰瘍侵潤灶及分泌物略帶黃綠色,前房積膿嚴重。感染如未能控制,可致角膜壞死穿孔、眼內容脫出或全眼球炎。  

疾病病因

致病的細菌種類繁多:

(1)主要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銅綠假單孢軍、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他還有肺炎鏈球菌、腸道桿菌等。

(2)條件致病菌:由於抗生素糖皮質激素的濫用,一些條件致病菌如草綠色鏈球菌、克類白桿菌類白喉桿菌、沙雷氏菌等,引起的感染日漸增多。

(3)外傷多為誘發因素。

(4)一些眼病及全身病,如乾眼症、慢性淚囊炎、配戴角膜接觸鏡、糖尿病免疫缺陷、酗酒,也可造成角膜對細菌易感性增加。  

病理生理

由細菌感染引起的、角膜上皮缺損及缺損區下角膜基質壞死的化膿性角膜炎。  

診斷檢查

由於病原菌毒力侵襲力、角膜的健康狀況不同,藥物治療後臨床表現的不典型性,都可使診斷變得困難,需要仔細分析判斷。藥物治療前,從侵潤灶刮取壞死組織,塗片染色找到細菌,結合臨床大體能作出初步診斷。正確的病原學診斷需要作細菌培養,同時進行藥物敏感試驗。  

治療方案

1、抗生素 局部使用是最有效的途徑。

(1)高濃度的抗生素眼液:急性期頻繁滴眼,每15-30min一次;嚴重病例,在開始的30min,每5min滴藥一次。

(2)浸泡抗生素的膠原盾或藥液中添加賦形劑,可延長藥物接觸時間。

(3)結膜下注射:可提高角膜和前房的藥物濃度,但強化的抗生素滴眼液頻繁滴眼,具有同樣效果。

(4)抗生素眼膏:夜間使用。治療過程中可根據藥物敏感實驗,調整使用有效抗生素。病情控制後,需維持用藥一段時間,防止複發。

(5)如果有鞏膜化膿、潰瘍穿孔、瞼內或全身播散的可能,或繼發於角膜或鞏膜穿通傷,或無法給予理想的局部用藥,應同時全身應用抗生素。

2、1%阿托品眼液或眼膏 並發虹膜睫狀體炎奕給予散瞳。

3、其他藥物 局部使用膠原酶抑制劑,如依地酸鈉、半胱胺酸等,可減輕角膜潰瘍發展。口服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B有助於潰瘍癒合。

4、治療性角膜移植 藥物治療無效、病情急劇發展,可能或已經穿孔,眼內容物脫出可考慮施行。住院患者應該採取隔離措施。

關於「細菌性角膜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