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眼科學/聚星障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醫學電子書 >> 《中醫眼科學》 >> 黑睛疾病 >> 聚星障
中醫眼科學

中醫眼科學目錄

聚星障黑睛上生多個細小星翳,伴澀痛、畏光流淚的眼病。病名見於《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常在熱病後,或慢性疾病,或月經不調陰陽氣血失調的情況下發病,多單眼為患,也可雙眼同時或先後發生。本病病程較長,易反覆發作。治不及時,可發生花翳白陷凝脂翳等症,愈後遺留瘢痕翳障,影響視力。本病與西醫學之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相類似。

[病因病機

一、風熱風寒之邪外侵,上犯於目。

二、外邪人里化熱,或因肝經伏火,復受風邪,風火相搏,上攻黑睛。

三、過食煎炒五辛,致脾胃蘊積濕熱,熏蒸黑睛。

四、肝腎陰虛,或熱病後陰津虧耗,虛火上炎

臨床表現

病情初起,沙澀疼痛,畏光流淚,抱輪紅赤或紅赤不顯;黑睛驟起翳障,如針尖或稱星大小,色灰白或微黃,少則數顆,或齊起,或先後漸次而生,其排列形式不一,可散漫排列如雲霧狀,可聯綴呈樹枝狀(圖11—1),一般不化膿,但病程較長。若星翳傍風輪邊際而起,擴大連接,中間潰陷者,變為花翳白陷;若復感邪毒,團聚密集,融成一片,潰人黑睛深層者,變為凝脂翳。

[診斷依據]

一、自覺沙澀疼痛,怕光流淚,視力減退

二、黑睛病變早期有多個針尖或稱星大小之星翳,繼之相互融合如樹枝狀或地圖狀。熒光素鈉染色陽性。伴有不同程度抱輪紅赤。

三、病變區知覺減退。

四、多有感冒、發熱、勞累或精神刺激等誘因。

五、一般為單眼發病,少數可雙眼同時或先後發病,有複發傾向。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花翳白陷、凝脂翳等相鑒別(詳見「花翳白陷」、「凝脂翳」節)。

辨證論治

本病之辨證要結合全身症状與局部症状綜合分析。首當辨病因,審臟腑。若為外邪者,治當疏散外邪;為肝火者,治當清瀉肝火;為濕熱者,治當清熱化濕。對於病情纏綿反覆發作者,常為虛實夾雜,治須分辨虛實之孰輕孰重,採用扶正祛邪法,耐心調治,方能取效。

外治以清熱解毒退翳明日為主,並可結合針刺、熱敷等方法治療。

一、內治

(一)風熱上犯

主證]黑睛驟生星翳,抱輪紅赤,羞明隱澀,發熱惡寒,熱重寒輕,咽痛舌苔薄黃,脈浮數。

[證候分析]風性輕揚,熱性炎上,風熱上犯於目,故症見黑睛驟生星翳,抱輪發紅等;風邪人侵,衛氣失宣,故發熱惡寒;熱為陽邪,故發熱重,惡寒輕;風熱上犯於咽,故咽痛。舌苔薄黃,脈浮數,為風熱在表之徵。

[治法]疏風散熱

[方藥]銀翹散加減。原方辛涼解表,清熱解毒。若加板藍根大青葉紫草可增強解毒之功。

(二)風寒犯目

[主證]黑睛星翳,抱輪微紅,流淚羞明,惡寒發熱,寒重熱輕,舌苔薄白,脈浮緊。

[證候分析]風寒外襲,上侵於目,故症見黑睛星翳,抱輪微紅等。風寒束表,衛陽受遏,故見惡寒發熱;寒為陰邪,故惡寒重,發熱輕;舌苔薄白,脈浮緊,為風寒在表之徵。

[治法]發散風寒。

[方藥]荊防敗毒散枳殼。方中羌活獨活荊芥.、防風川芎辛溫發散風寒;前胡柴胡桔梗辛散風邪,還可載藥上行,以利頭目。諸藥配合,以治風寒翳障。

(三)肝火熾盛

[主證]星翳漸次擴大加深,白睛混赤,胞瞼紅腫,羞明流淚,頭痛溲赤,口苦苔黃,脈弦數。

[證候分析]黑睛屬風輪,內應於肝,今肝經素有伏熱,又夾外邪,內外相搏,以致肝火熾盛,火性上炎,黑睛受灼,故病變擴大加深,症状劇烈。頭痛溲赤,口苦苔黃,脈數為肝火熾盛之候。

[治法]清肝瀉火

[方藥]龍膽瀉肝湯加減。方中膽草梔子黃芩、柴胡清瀉肝膽實熱澤瀉木通車前子清利小便;肝火熾盛易傷肝陰,又慮方中多苦寒之品,苦能化燥傷陰,故配生地當歸滋陰養血,使邪去而正不傷。若大便秘結者加大黃、芒硝;便通去大黃、芒硝,加金銀花蒲公英千里光等清熱解毒之品。

(四)濕熱蘊蒸

[主證]黑睛星翳,反覆發作,纏綿不愈,頭重胸悶,溲黃便溏,口粘,舌紅苔黃膩,脈濡。

[證候分析]過食炙賻五辛,肥甘厚味,以致釀成脾胃濕熱,濕性重濁粘膩,與熱邪膠結,留戀不去,故病情纏綿,反覆發作。清陽被阻,氣機不利,故頭重胸悶。脾為濕困,運化失職,故便溏。口粘,舌紅苔黃膩,脈濡是濕熱之徵。

[治法]化濕清熱

[方藥]三仁湯加減。方中杏仁苡仁、蔻仁開上宣中利下,芳香化濕濁半夏厚朴苦溫燥濕通草竹葉滑石清利濕熱,諸藥合為化濕清熱之劑,服至舌苔退淨,濕化熱清,則轉為退翳明目之劑。

(五)陰虛邪戀

[主證]病情日久,遷延不愈,星翳疏散,抱輪微紅,羞明較輕,眼內乾澀不適,舌紅少津,脈細或數。

[證候分析]素體陰虛或熱病傷陰,以致陰虛無力抗邪,邪氣久留不解,黑睛星翳,遷延不愈。陰虧虛火上炎,故抱輪微紅,羞明較輕。眼內乾澀不適為陰津不足,目失濡養。舌紅少津,脈細為陰虛津乏之徵。

[治法]滋陰散邪。

[方藥]加減地黃丸去枳殼、杏仁。方中重用生地、熟地滋養腎水,當歸柔潤養血;牛膝性善下行,與二地合用,以降上炎虛火;羌活、防風祛風散邪退翳。諸藥配合,則能滋陰散邪,退翳明目。若氣陰不足者,可加党參麥冬益氣生津;虛火甚者,可加知母黃柏滋陰降火。此外,還可加菊花蟬蛻等以增退翳明目之功。

病至後期,遺留瘢痕翳障者,參照宿翳治療。

二、外治

(一)銀黃注射液稀釋一倍後滴眼,或用熊膽眼藥水滴眼,每日6次以上。病情重者,可用銀黃注射液0.5毫升作球結膜下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

(二)1%無環鳥苷或0.1%碘苷滴眼液滴眼。在急性期1—2小時滴眼1次。眼多者加用抗生素眼液或眼膏

(三)病變影響瞳神縮小者,必須滴用擴瞳劑,如1%阿托晶滴眼液,次數視病情而定,防止瞳神幹缺

(四)用秦皮銀花、黃芩、板藍根、大青葉、紫草、竹葉、防風等煎水,作濕熱敷。

(五)病至後期,遺留瘢痕翳障者,點用犀黃散以清熱解毒,退翳明目。

三、針刺治療

可選用睛明四白絲竹空攢竹合谷足三里、光明、肝俞等穴,每次取局部1—2穴,遠端l~2穴,每日1次,視病情選用補瀉手法

[預防調攝]

本病常在機體抵抗力下降的情況下發生,故增強體質、保持正氣存內是防止本病的根本措施。平素要注意鍛煉身體,保持七情和暢,飲食調理適宜,以使體內陰陽氣血相對協調。

如有感冒等熱性病發生,在發熱期或發熱後,須注意眼部病情,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已病後,古人提出要善於保養,並要注意眼部清潔,切不可亂加揉擦。在強光下可戴防護眼鏡。護理上勸病人思想開闊,及時服藥點藥,飲食注意清淡,保持大便通暢,以利早日康復

[轉歸預後]

本病如能早期治療,效果尚好;若治不及時,常易反覆發作,不僅難以速愈,且易變生花翳白陷、凝脂翳等,愈後常留瘢痕,影響視力。

[文獻摘要]

《證治準繩.雜病.七竅門》:「聚星障證,烏珠上有細顆,或白色,或微黃,微黃者,急而變重。或聯綴,或團聚,或散漫,或一同生起,或先後逐漸一而二,二而三,三而四,四而六七八十數余。如此生起者,初起者易治,生定者退遲,能大者有變,團聚生大而作一塊者,有凝脂之變,聯綴四散,傍風輪白際而起,變大而接連者,花翳白陷也。若兼赤脈爬絆者退遲,若星翳生於絲盡頭者亦退遲,進速且有變,蓋接得脈絡生氣之故。此證大抵多有痰火之患,能保養者庶幾,斫喪犯戒者變證生焉。」

參看

32 黑睛疾病 | 花翳白陷 32
關於「中醫眼科學/聚星障」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