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黏膜出血
A+醫學百科 >> 皮膚黏膜出血 |
皮膚黏膜出血:因機體止血或凝血功障礙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膚粘膜自發性出血或損傷後難以止血為臨床特徵。
目錄 |
皮膚黏膜出血的原因
1 .血管壁功能異常正常情況下在血管破損時,局部小血管即發生反射性收縮,使血流變慢,以利於初期止血,繼之,在血小板釋放的血管收縮素等血清素作用下,使毛細血管較持久收縮,發揮止血作用。當毛細血管壁存在先天性缺陷或受損傷時則不能正常地收縮發揮止血作用,而致皮膚粘膜出血。
2 .血小板異常血小板在止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在血管損傷處血小板相互黏附、聚集成白色血栓阻塞傷口。血小板膜磷脂在磷脂酶作用下釋放花生四烯酸,隨後轉化為血栓烷( TXA2 ),進一步促進血小板聚集,並有強烈的血管收縮作用,促進局部止血。當血小板數量或功能異常時,均可引起皮膚粘膜出血。
3 .凝血功能障礙 凝血過程較複雜,有許多凝血因子參與,任何一個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足均可引起凝血障礙,導致皮膚粘膜出現。
皮膚黏膜出血的診斷
1.四肢對稱性紫癜伴有關節痛,腹痛、血尿者,見於過敏性紫癜。
2.皮膚黏膜廣泛性紫癜,伴牙齦出血、鼻衄,甚或便血、血尿者,多見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血管內凝血。
3.黃疽:肝臟疾病。
4.自幼即輕傷後出血不止,常有關節腔內出血及家族史者,應考慮血友病,先天性血小板功能異常。
皮膚黏膜出血的鑒別診斷
皮膚粘膜出血表現為血液淤積於皮膚或粘膜下,形成紅色或暗紅色斑,壓之不褪色,視出血面積大小可分為瘀點、紫癜和瘀斑。血小板減少出血的特點為同時有出血點、紫癜和瘀斑、鼻出血、齒齦出血、月經過多、血尿及黑便等,嚴重者可導致腦出血。血小板病患者血小板計數正常,出血輕微,以皮下、鼻出血及月經過多為主,但手術時可出現出血不止。
因血管壁功能異常引起的出血特點為皮膚粘膜的瘀點、瘀斑,如過敏性紫癜表現為四肢或臂部有對稱性、高出皮膚(蕁麻疹或丘疹樣)紫癜,可伴有癢感、關節痛及腹痛,累及腎臟時可有血尿。老年性紫癜常為手、足的伸側瘀斑;單純性紫癜為慢性四肢偶發瘀斑,常見於女性病人月經期等。因凝血功能障礙引起的出血常表現有內臟,肌肉出血或軟組織血腫,亦常有關節腔出血,且常有家族史或肝臟病史。
1.四肢對稱性紫癜伴有關節痛,腹痛、血尿者,見於過敏性紫癜。
2.皮膚黏膜廣泛性紫癜,伴牙齦出血、鼻衄,甚或便血、血尿者,多見於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播散性血管內凝血。
3.黃疽:肝臟疾病。
4.自幼即輕傷後出血不止,常有關節腔內出血及家族史者,應考慮血友病,先天性血小板功能異常。
皮膚黏膜出血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血小板低於50×109/L的預防及護理 增加臥床休息時間,防止身體受傷,如跌倒、碰撞,保證充足睡眠,避免情緒激動。在病人發熱、寒顫、神志不清和虛弱時更應注意防護。保持大便通暢,大便時不可用力過大,必要時用開塞露等幫助排便,避免腹內壓增高引起出血。
皮膚出血的預防及護理 保持床單平整,被褥衣服輕軟。避免皮膚摩擦及肢體受壓,勤剪指甲,以免抓傷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定期洗澡,輕擦不可用力。盡量避免人為的創傷,如進行各種穿刺時必須快速、準確、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局部加壓時間延長,並觀察有無滲血情況。注射或穿刺部位應交替更換,以防局部血腫形成。發生出血時,應定時檢查出血部位,注意出血點、瘀斑的消長情況。
參看
- 小兒血管瘤血小板減少症候群
- 小兒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真性紅細胞增多症
- 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 小兒血小板無力症
- 小兒巨大血小板症候群
- 小兒急性髓樣白血病
- 小兒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
- 皮膚病
- 赤游丹
- 輸血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感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 小兒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
- 皮膚症状
|
關於「皮膚黏膜出血」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