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性眼炎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Bk94i.jpg

  

目錄

概述

交感性眼炎(sympathetic ophthalmia)是指一眼穿通傷或內眼手術後的雙側肉芽腫葡萄膜炎。受傷眼稱為誘發眼,未受傷眼稱為交感眼,交感性眼炎為其總稱。  

病因學

病因不明,現認為其發病與免疫因素有關。即有感染和自本免疫兩種學說。

感染學說:包括細菌感染說和病毒感染說。

穿孔性外傷後,細菌感染經血行或視交叉腦脊液而從一眼轉至另一眼,但未能找到確切的病原體。

病毒激惹免疫反應方面可能起佐劑作用。

免疫學說:眼球穿通傷提供眼內抗原到達局部淋巴結的機會,使眼內組織抗原能接觸淋巴系統而引起自體免疫反應。  

臨床表現

交感性眼炎在外傷後的潛伏時間,短者幾小時,長者可達40年以上,90%發生在1年以內,最危險的時間最受傷後4~8周。特別是傷及睫狀體傷口內有葡萄膜嵌頓,或眼內有異物更容易發生。

1.刺激眼:眼球受傷後傷口癒合不良,或癒合後炎症持續不退,頑固性睫狀充血,同時出現急性刺激症状,眼底後極部水腫,視盤充血角膜後有羊脂狀KP,房水混濁虹膜變厚發暗。

2.交感眼:起初有輕微的自覺症状,眼痛畏光、流淚、視力模糊,刺激症状逐漸明顯,輕度睫狀充血,房水混濁,細小KP,隨著病情發展出現成形性炎症反應虹膜紋理不清瞳孔縮小虹膜後粘連瞳孔緣結節瞳孔閉鎖玻璃體混濁視乳頭充血、水腫。周邊部脈絡膜可見細小黃白色類似玻璃膜疣樣病灶,逐漸融合擴大,並散布到整個脈絡膜,恢復期後眼底遺留色素沉著,色素脫色和色素紊亂,眼底可能出現晚霞樣「夕陽紅」。  

鑒別診斷

1.對一眼有外傷史、另眼有刺激症状者,要儘力排除原發病灶。

2.排除晶體性葡萄膜炎、葡萄膜大腦炎(VKH):它們有難以鑒別的共同點,也各有特點。

3.與白塞氏症候群(Behcet病)相鑒別。  

診斷

1.有眼球穿通傷史,及雙眼炎症反應。

2.當交感眼出現KP前房和前部玻璃體浮游物和閃輝時,即可考慮交感性眼炎的發生。

3.把已經失明的刺激眼摘除後可作病理學檢查進一步確診。  

治療措施

1.治療原則:一經診斷,及時散瞳,控制炎症,進行綜合治療。

2.首先藥物以大量皮質類固醇,每日晨口服沷尼松60~80mg,以後根據病情的情減為隔日給藥一次,待炎症消退後仍應持續用維持量數月,切不可隨便停用,或提前減少其藥量。

3.激素治療或不能繼續應用者,可用免疫抑制劑如福可寧或環磷醯胺等。

4.局部和全身應用抗生素及輔助治療。

5.刺激眼經過早期積極治療,視力已完全喪失者應早期摘除。若有恢復視力的可能者,仍應積極搭救雙眼。

6.一般應隨診3年以。其間要每年隨訪一次。  

檢查

主要有:全面的眼科檢查 包括散瞳查眼底;全血細胞計數,RPR,FTA-ABS;如考慮類肉瘤,測ACE水平;胸部X線檢查以排除肺結核或類肉瘤病;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或B超檢查等。

組織病理學檢查:刺激眼與交感眼的病理組織檢查,除刺激眼有外傷性改變外,其餘完全相同,均具有肉芽腫性葡萄膜炎的特徵。整個葡萄膜組織因炎症細胞浸潤而增厚,尤以脈絡膜為顯著,厚度可達正常的2~3倍乃至5~6倍。全葡萄膜有淋巴細胞上皮樣細胞及Langerhans巨細胞浸潤。脈絡膜病變始於大血管層,在血管周圍出現淋巴細胞浸潤,逐漸形成典型結節。結節中心為上皮樣細胞及巨細胞,周圍為淋巴細胞,有些還能見到漿細胞,很像結核結節。但本病結節中巨細胞吞噬色素現象明顯,而且不存在或極少酪樣壞死。脈絡膜毛細血管層因缺乏色素,所以較少受到侵犯,而在病變發展至一定程度時也難免波及,覆蓋其上的視網膜色素上皮層有局限性增生,呈扁平疣狀或結節狀隆起,色素細胞增大成梭形,雜有上皮樣細胞和巨細胞,稱為Dalen-Fuchs結節。此種結節並非本病所特有,在Vogt-小柳-原田症候群中也存在。視網膜靜脈周圍亦有淋巴細胞、上皮樣細胞浸潤,即交感性血管周圍炎。炎症早期,虹膜病變以後層為主,因此容易發生後粘連。以後細胞浸潤加劇,組織結節狀肥厚,才使表面凹凸不平。睫狀體炎症先起於血管層,有時也能見到Dalen-Fuchs結節。結節是由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轉化、增生而成。

眼底檢查在受傷眼或非手術眼出現Dalen-Fuchs結節及晚霞狀眼底改變最有意義。

1.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 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此病的急性期最常見和最典型的表現為靜脈期在視網膜色素上皮水平出現多發性強熒光點狀滲漏,在後期這些強熒光點可融合成片狀強熒光(圖1),在炎症嚴重的患者可形成類湖狀改變。在疾病的慢性期或反覆發作的葡萄膜炎患者,最常見的改變為造影早期出現多發性弱熒光區,後期染色,此種熒光改變的部位與臨床上所見的Dalen-Fuchs結節的分布相一致。另外一個常見的表現是視盤在早期可表現為熒光滲漏。在一些患者尚可發現視網膜血管熒光素滲漏、血管壁染色等改變。吲哚青綠血管造影檢查對診斷也有一定幫助。在疾病的活動期,可發現多發性弱熒光暗區,但分布不像Vogt-小柳原田病的弱熒光暗區那麼規則。在複發性或慢性炎症的患者,可看到與檢眼鏡下所見Dalen-Fuchs結節相對應的弱熒光暗區。

2.B型超聲波檢查 可發現脈絡膜增厚,此種改變支持交感性眼炎的診斷。

健康問答網關於交感性眼炎的相關提問

關於「交感性眼炎」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功能菜單
工具箱